用好新教材,落实低年级数学建模教学番禺区化龙镇中心小学许秀云[研究背景]新教材的实施使用已经开始了两年,怎样使用好新教材?是我们一线老师共同关注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2011版)将原来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基本数学思想,也开始被受关注。而作为三个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的模型思想也成为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新增加的一个核心概念,可见模型思想的重要性。经过两年新教材的实施使用,我认为用好新教材就应该深入了解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调整教材,并在些基础上真正落实低年级数学建模教学。下面以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为案例,谈谈自己的做法。[研究案例]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它是在学生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平面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因此我设计以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模型:一、换醒知识,导入新知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积木,同学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师: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许多“面”来组成的。你认识这些面的形状吗?能介绍一下吗?(请举手的学生自由的说一说)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面”——(板书)二、活动感知,建立模型活动一:摸一摸,说一说师:你想摸一摸这些面吗?请摸一摸:桌子的面、笔盒的面、书本、作业本的面,看看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自己的感觉:平平的、滑滑的)活动二:画一画,说一说出示圆柱,师:想要得到圆柱的这个面,有什么办法呢?学生示范拓画(印画)。师:你们想画吗?学生活动:把积木的每一个面画一画。要求:画完后,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你画的这个面是从哪个物体上的面得到的?学生小组内交流。活动三:说一说,分一分师:把小组内刚才画的“面”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小组内交流。请一个小组把分好的图形贴在黑板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展示)让学生介绍其名称和样子。(适时板书特征)活动四:想一想,找一找师:我们的身边有那些物体的表面有刚才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学生举例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有什么图形。活动五:认识平面四边形引画出平行四边形。师:这个面,是长方形吗?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猜猜看。师:这个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它是什么样的?师:你见过什么物体的面是这样的形状吗?出示一些表面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或者图案。……[案例分析]小学一二年级是数学学习的起步和基础阶段,对整个数学学习和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以直观、形象为主。在进行建模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做到低起点、慢渗透、强体验。使用好新教材,不能简简单单地就照着课本讲课本,而是深入教材,了解教材的内涵,如《认识平面图形(二)》这个案例,不可以单纯的让学生进行简单一个或两个活动,而应该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多个活动(活动一:摸一摸,说一说;活动二:画一画,说一说;活动三:说一说,分一分;活动四:想一想,找一找;活动五:认识平面四边形),让学生在活动串中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平面图形的模型:在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平平的、滑滑的,并初步体会到平面与立体是有区别的,同时初步建立表面图形的表象。在动手画、动口说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面从体来”,加深表象的形成。在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在介绍名称和样子时进一步完整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这四种平面图形的表象。在找一找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的道理,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们通过知识迁移、思考观察,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平面图形在生活中寻找具体的平面图形,深化平面图形的模型。由于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所以让学生认识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后,再由老师带出平行四边形,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猜一猜等活动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静下心来想想:要用好新教材并不困难,只要我们用心去钻研课标、钻研教材,多了解学生,多用心思考、反思,多用心去总结经验,我们的教改之路将会是越走越开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