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描述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其方法是将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和其他常规资料按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发现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第一节率和比的基本概念一、率率(rate)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故也称频率指标,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或十万分率等为比例基数(k),其计算公式为:率=K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二、比比(ratio)亦称相对比,表示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其公式为:)(或乙指标甲指标相对比%100例如,某皮毛厂职工癌肿粗死亡率为475.65/10万,而当地面粉厂为65.56/10万。其相对比为:相对危险度(RR)=26.710/56.6510/65.475万万结果说明接触皮毛工人患癌肿的相对危险度比不接触者高7.26倍。三、构成比构成比(proportion)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又称百分比(percentage)其公式如下:构成比=%100值总和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数的数值事物内部某一构成部分例如,某单位有职工2000人,男性1200人,女性800人,其男、女构成比分别为60%和40%。构成比和率是两个意义不同的统计指标,常见的错误是将构成比代替率说明问题。表2-1是某地癌肿的患病资料。表2-1:某地居民年龄组癌肿患病情况统计年龄组(岁)人口数癌肿病人数构成比(%)患病率(1/10万)50157700067652.5342.87≧5017325061147.47352.67合计17502501287100.0073.53从表2-1中可知≧50岁年龄组癌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50岁年龄组,而构成比却相反。构成比是各年龄组癌肿病人数占全部癌肿病人数中的比例。其原因就在于两个年龄组的人口数不同,≧50岁年龄组的人口数不足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如果以构成比代替率比较两年龄组癌肿的患病情况就会得出错误结论。第二节疾病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一、发病率发病率(incidencerate)是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一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计算公式为:K同期内暴露人口数例数一定期间内某人群新病某病发病率K=100%,1000/千,或10000/万发病率是衡量某时某地某疾病对人群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常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探索病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等。计算某病的发病率时,分母中规定的暴露人口应该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所有可能发生某病的人口数(或受威胁的人口数)。例如计算麻疹发病率来评价麻疹疫苗的预防效果时,应以该时该地所有易感的婴幼儿人数作为分母,而不应包括已经获得免疫的婴幼儿。因此,不同疾病的暴露人口互有不同,某些疾病是调查地区内的所有人口,也有些疾病只是调查地区的部分人口。例如,妇女疾病的暴露人口仅限于女性。一般情况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计算,但观察时间的长短可随需要而定,因此暴露人口数一般选用年中人口数。年中人口数可以是标准时点即某年7月1日零时人口数,也可用上年年终人口数加本年年终人口数除以2。婴儿疾病统计的暴露人口,不使用年中人口数,而用当年活产婴儿数。发病率的分子是指观察期内该地新发生某病的病例数。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发生几次同一疾病则应分别计为几个新发病例。对于急性传染病,容易确定新病例,而对于慢性病或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可将初次确诊的日期作为发病日期来确定新发病例。发病率可按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地区等特征分别计算,所得称为发病专率。不同来源发病率资料对比时,必须进行发病率的标化,以消除年龄、性别等构成差别的影响;或者直接比较发病专率。二、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incidencerate)是指一组无病的人群中,在一定的观察期内发生某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100察人群的人口数研究开始时未得病的观间的发病人数从研究开始至某特定时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与发病率有所不同,其分母为研究开始时的观察人口数,反映的是无病的人群经过一定时期暴露于某种因素后发病的平均概率或危险度,因此,其取值于0~1之间,无量纲。此比例值的大小与观察期长短成正比,故表达时需指明时间区间。其优点是不需标化,即可直接比较,计算方便、直观性强,可用于纵向观察疾病与暴露因素的动态变化,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三、发病密度发病密度(incidencedens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率。观察人时数观察人时的新病例数发病密度发病密度的分母为人时数,即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时间单位可用年、月、日、小时等,最常用的是年,即用人年数作分母计算发病密度。该指标在队列研究中常用。四、罹患率罹患率(attackrate)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通常在较小范围或短时间的流行中使用。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单位。其公式为:K同期的暴露人口观察其内的新病例罹患率K=100%,1000/千它的优点是使用比较灵活,能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率,在探讨流行或爆发因素时经常使用。五、续发率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是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家庭(或某集体)中第一病例称为“家庭原发病例”,此病例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间出现的病例称为二代病例,也称续发病例(分子),原发病例并不包括在分子和分母内。分母为该集体中易感接触者的总人数。其计算公式如下:%100易感接触者总数者中续发病例数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续发率续发率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因素,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等。第三节测量患病频率的指标一、患病率患病率(prevalencerate)亦称现患率,是指某个时期内现有某病的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但不包括死亡及已痊愈者)与同期人口数之比。患病率可按观察时间不同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其中以时点患病率较为常用。“时点”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工作中要尽可能缩短调查和检查时间,一般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宜。超过一个月则称为期间患病率(periodprevalencerate).K该时点人口数某病新旧病例数某一时点某人群中现患时点患病率K该期间的平均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某期间某人群中现患某期间患病率K=100%,1000/千,或10000/万患病率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发病率,二是病程,当发病率(I)和病程(D)都相当稳定时,则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如果是慢性病,人群中的病例不断的累积而使患病率不断增加。例如胰岛素能延长糖尿病人的生存时间,则患病率升高。若是急性病,由于病例迅速治愈,或很快死亡,患病率就会相对降低。患病率对病程长的慢性病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映出人群对某一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计划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使人们易于分析影响疾病转成慢性的诸因素。也可利用患病资料,监测控制慢性病的效果。二、感染率感染率(infectionrate)是指调查时所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其公式如下:%100调查时受检人数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某病感染率感染率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用于估计某病的流行势态,也可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它在流行病学工作中应用广泛,其中特别是在有隐性感染的疾病调查中应用较多,如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的调查中常用该指标。三、引入率家庭或某集体中发生感染经常是从外界带入的。在一定期间带病入家(或集体)的第一例占其同等身份成员的比值即为引入率(introductionrate)。其公式为:K同等身份成员总人数或集体)的人口数某身份成员带病入家(引入率表2-2:某区甲型肝炎引入率与年龄的关系年龄组(岁)家庭调查人口家庭首发病例数引入率(%)0—1859516890.343—28911529182.987—4014235488.2015—11254424021.32《流行病学》,连志浩主编,1992年。从表中可以看出,甲型肝炎最容易由3岁左右的儿童带入家庭。四、病残率病残率(disabilityrate)是指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即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它常作为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K调查人数病残人数病残率K=100%,1000/千,或10000/万…第四节疾病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一、死亡率死亡率(mortalityrateordeathrate)或粗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其公式为:K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死亡率K=100%,1000/千,或10000/万死亡率是用来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机会)大小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一个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而且为当地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某些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基本上可以代表发病率,而由于死亡率的准确性高于发病率,因此常用作此类疾病病因探索指标。死亡率即粗死亡率(crudedeathrate)反映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所提供的信息比较笼统、粗糙,不能表明这个人群中各个构成部分的健康状况如何。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疾病粗死亡率不能直接比较,必须进行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标化调整,以排除因年龄、性别、职业等构成不同所造成的误差。二、死亡专率死亡率可按不同病种、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别计算死亡专率(specificdeathrate)。此时分母的人口数应与产生分子的人口数相对应。其计算公式如下:K某年某年龄组总人口数某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年龄死亡专率K同年同性别总人口数某年某性别死亡人数性别死亡专率K同年平均人口数某年某病死亡人数某病死亡专率K=100%,1000/千,或10000/万死亡专率是一种常用指标,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或年代、不同性别或年龄的某病死亡率。一些预后不良的疾病如肿瘤、心肌梗塞等,其死亡专率大体上能反映该病的发病情况。死亡专率也可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三、标准化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mortalityrate,SMR)又称调整死亡率。为了使两个人口学特征构成(如年龄、职业等)不同的人群死亡率放在同一基础上比较,就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标准化死亡率。常用标准化计算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例如表2-3是甲、乙两镇20岁以上人群的某病死亡率。两镇各年龄组死亡率比较接近,但总死亡率,甲镇为23.4‰,明显高于乙镇的16.0‰,这是由于乙镇人群年龄组的比例较甲镇为高所致。故不同地区人群的粗死亡率不可直接比较。因此对两镇死亡率按年龄结构进行标准化后,消除了两镇人口年龄构成差别的影响。表2-3:甲、乙两镇人群某病死亡率年龄组甲镇乙镇(岁)人口数死亡数死亡率(‰)人口数死亡数死亡率(‰)20—2000105500030640—30002483000301060—500020040200010050合计1000023423.41000016016.0《妇幼保健流行病学》,李国光主编,1997年。1、直接法:如果观察人群中各年龄组死亡率(或发病率、患病率)已知。那么就可以利用标准人口构成比来调整,求出标化率再比较。标准人口可用两观察人群人口数之和,或另选一个较大区域的人口作为标准人口。本例以两镇人口和为标准,根据两镇各年龄组的死亡率,计算出各镇预期死亡总人数。结果如表2-4中的(3)和(5),再按下公式计算各镇标准化死亡率。K标准总人口数预期死亡总人数标准化死亡率K标准人口总数某人群年龄组死亡率标准人群年龄组人口数)(K=100%,1000/千,或10000/万表2-4:两镇人群某病死亡率标准化计算表年龄组标准人口甲镇乙镇甲镇+乙镇死亡率(‰)(2)预期死亡人数(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