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海南大学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世纪之初,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越来越显现为内涵发展的竞争。海南大学能否在本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与快速发展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为了推进学校学科健康快速发展,为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根据《海南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学校学科建设基础,制定本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一、学科建设现状及其分析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在高校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多年来,海南大学一直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立足实际,紧抓不懈,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自1997年以来,海南大学在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后,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硕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2000年和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又有10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校的硕士学位点已增至11个,并增设了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3个专业学位点。重点学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有7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另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还有7名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被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980余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海南大学学科建设的快速发2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实施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立足于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与社会条件,瞄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坚持以海南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技术问题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热、海、特”做好文章,稳步推进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通过将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较好地发挥了重点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海南大学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科结构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了文理并重、理工农哲经管法文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起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与海南省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为我校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海南大学拥有的硕士学位点、重点学科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分别见下表1及表2。表12005年海南大学硕士学位及专业学位点一览表学科名称所属学科门类学科名称所属学科门类外国哲学哲学文艺学文学世界经济经济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民商法学法学应用化学工学诉讼法学法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学经济法学法学水产养殖农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3表2海南大学重点学科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一览表级别学科名称级别实验室(工程中心)名称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诉讼法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生物资源水产养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耐盐作物生物技术化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精细化工民商法学政治经济学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校级重点学科文艺学生物技术Internet信息检索(筹)外国哲学世界经济省级工程中心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筹)结构工程旅游管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Internet信息检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在海南大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中,学校深切地体会到,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办学条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近几年,随着学校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资源支撑;随着学校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研资源支撑;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为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源支撑。目前学校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很大进展,但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数偏少,学科基础较为薄弱,学科层次尚待进一步提高,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在今后5~15年中,学校必须在抓好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使学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以现有的省、校、院三级重点学科建4设为基础,以争取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为契机,以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目标,突出重点,显示特色。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筑学科基础平台,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拉动相关学科发展,积极构建学科群,从而大力推动学科整体发展和学校综合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一)总体目标立足实际,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现有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学科梯队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以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为主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分层建设,稳步推进,适度扩大学科覆盖范围,加强现有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努力增强学科竞争力,形成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相统一,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具有“热、海、特”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二)具体目标1、学科点建设目标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海南大学的综合优势和地缘优势,从学校的实际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今后将适度增加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发展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和特色学科,在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过程中产生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学科。在2020年前,努力使省级重点学科由现在的7个增加到20~25个,初步建成15个以上在省内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学科,并使学校的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对学科门类的覆盖面达到10个。在2011~2020年期间,争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有1~2个学科具备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条件,并争取早日实现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使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5平,建立综合性更强、层次更加分明、自我发展能力更强的学科体系。2、学位点建设目标要切实加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申报和建设工作,通过扎实的硕士学位点建设,有力地推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建设。“十一五”建设目标:未来5年内,现有的校级重点学科大部分获准设立硕士点,使硕士点达到55个左右(争取设立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专业学位点,使专业学位点达到6个);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2000~2500人左右。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学校博士点零的突破。切实加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建设。长期建设目标:到2020年,使学校硕士点增至80个左右,博士点达到10个以上,硕士研究生达到60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达到一定规模。3、科学研究与研究基地建设目标实施自然科学类特色学科战略和人文社会科学类优势学科战略,对优势特色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予以重点资助。集中力量抓好现有的省部共建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使其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水平,并争取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5~8个;重点建设几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争取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的水平;建设若干个省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和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科研水平得以显著提升,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前沿成果,争取获得5~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并早日实现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4、学科梯队建设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队伍结构,全面推动学科梯队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6科带头人的作用,采取超常措施和特殊政策,加大引进和培养学科建设需要的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后备带头人、学科学术骨干的学科梯队。引进和培养10余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学科带头人、若干名在本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后备带头人以及一大批学科学术骨干。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并适应学校学科发展和高级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队伍。5、学科发展条件与管理制度建设目标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教学与科研条件。到2010年,使各项基本办学条件能够持续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不断完善学术管理体制,逐步探索和建立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富有活力的学术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切实发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学术管理新体制。四、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任务(一)完善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学科今后10余年,海南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学科,逐步完善学科布局,不断提高学科结构的优化程度。1、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在优势特色学科的培育上,自然科学类实施特色学科战略,人文社会科学类实施优势学科战略,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学科增长点。在自然科学类特色学科的培育上,根据海南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建设化学工程、海洋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选准并突出特色方向,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有1~2个二级学科具备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条件。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优势7学科的培育上,对现有基础较好且对国家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特别是对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予以重点建设,争取在2020年,将1~3个二级学科建成国内一流学科。2、逐步完善学科布局今后5~15年,学校的学科布局将在现有学科门类的基础上,适度扩展学科门类,重点完善二级学科的布局,逐步构建起一级学科统辖的二级学科群。2010年前后,学校将适时增设教育学、历史学学位点,使学科门类增至10个,为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奠定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有力地推进学校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要立足现状,以学校现有的学科为基础,以学位点建设为依托,构建三个层次的建设布局。第一层次:省级重点学科(拟率先建成博士点)学校将采取各种措施,对现有的7个省级重点学科分步实施重点投资和建设,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在2010年前后率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与此同时,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争取逐步增加省级重点学科的数量,到2020年,使学校的省级重点学科数增加到20~25个。第二层次:校级重点学科(拟全部建成硕士点,并成为筹建博士点的基础)学校将加大现有10个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力度,使其中3~5个达到省级重点学科的水平,以此带动全校其它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第三层次:建设新兴优势特色学科(拟建成硕士点,并申报校级重点学科)依据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不断创造条件,积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新学科的产生,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积极构建学科间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学科群,进而带动全校各学科的全面建设和整体推进。为此,要从学校学科的现状和海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建设一批新兴优势特色学科,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群,以充分发挥综合8大学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为海南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实力。3、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学科结构今后学科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应用,重视基础,突出特色,构建以应用学科为重点、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重点发展应用学科。在学科结构的定位上,要以应用学科为主,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管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积极扶持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应用型学科,加大现有应用学科的建设力度。继续保持应用化学、通讯与信息系统、水产养殖学、作物遗传育种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文艺学、外国哲学、世界经济等已建成硕士点学科的优势,重点扶持政治经济学、生物技术、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英国语言文学、艺术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