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的电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我的电脑》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3课。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在七年级信息技术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时期,年龄特征更为鲜明。此阶段的学生在机房相较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因此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如下安排教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我的电脑”的启动。2、认识“我的电脑”窗口。3、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夹或文件、排列窗口中的图标等。技能目标:能够自己启动我的电脑并能进行其他相应的操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难点:1、认识“我的电脑”。2、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夹或文件、排列窗口中的图标等。突破方法:师生讨论,上机操作三、教法、学法:(一)教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本节课主要涉及到理论性方面的知识。鉴于此,我在教学中首先用演示介绍的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本节的知识,从而能够自己进行相应的操作,为以后的学习奠下基础。2、运用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以任务为主线,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此教学过程中,先将学习的内容细化设计成任务:(1)启动我的电脑的两种方法;(2)认识“我的电脑”窗口组成;(3)能够区别向上按钮、前进按钮与后退按钮;(4)了解文件更详细的信息;(5)灵活的对窗口上的图标进行排列。这5个任务,让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汇和贯通。(二)学法:学法上以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四、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常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来实现。于是就引出本节的内容学习—认识“我的电脑”。(二)讲授新课与任务驱动:(首先通过演示法给学生讲授新知识,接着再让学生以3—4人小组进行练习,让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再通过课件展示的方法将我的电脑的内容总结展示给学生)第1个任务启动我的电脑的两种方法老师在教学中一边讲解下边的操作步骤,一边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1)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我的电脑”图标上,双击即可。(2)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单击“打开”即可。第2个任务认识“我的电脑”窗口组成虽然第二个任务主要涉及基础性方面的知识。但是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将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因此这里主要是老师对窗口组成部分:边框、工作区、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状态栏进行介绍,让学生对窗口组成部分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当然要一次性让学生记住是不可能。因此此知识点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多次涉及。第3个任务能够区别向上按钮、前进按钮与后退按钮老师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然后派小组代表将小组总结上台讲给全班听。同时让其他的小组进行补充。最后,老师再一边演示,一边总结。向上:回到当前窗口的上一级文件夹或磁盘窗口。前进:转到当前窗口的下一个窗口。后退:转到当前窗口的上一个窗口。第4个任务了解文件更详细的信息这里老师向学生提问:当我们选中一个文件时,图标就会变成蓝色,同时窗口左边会出现此文件的属性内容。那么我们想知道更详细的信息呢?于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这里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然后再抽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操作。老师给以肯定,对于不足要及时的指出。最后老师再进行演示:如果想知道文件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右击此文件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就可以看到文件的详细信息了。第5个任务灵活的对窗口上的图标进行排列老师一边进行如下的演示,一边让学生进行操作。点击“查看”→“排列图标”→“排列方式”。(按名称、类型、大小、日期以及能进行复选的自动排列)。让学生分小组操作后,总结出按这几种方式排列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并将其填写在P13中。抽小组将总结进行分享。五、课后总结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了以上五个任务,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的电脑的组成部分有哪些?这样再次回顾课中的内容。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六、课堂练习1、找到地址栏,说出事先放在F盘的“我的图片”文件夹中“生活照”的位置是怎样的。2、看看“生活照”创建的时间、大小。3、将我的图片文件夹的所有照片,按大小进行排列。七、板书设计将本堂课的重难点写在黑板上。(1)认识“我的电脑”。(2)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启动应用程序的两种方法。川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第五课用计算机写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用计算机写作》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八年级上第5课。在前面的课程,学生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PS,Word与WPS功能基本相同,操作界面和命令也很相似,学生有了WPS作为基础,学习Word相对容易了很多。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时期,年龄特征更为鲜明。此阶段的学生在机房相较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因此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如下安排教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用word进行写作。2、能进行简单的排版、插入图片等美化操作。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举,深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加强与周围的同学沟通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文字的编辑、修改与文章的美化。难点:学生综合运用排版技巧进行编辑。突破方法:师生讨论,上机操作三、教法、学法:(一)教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本节课既涉及到理论性方面的知识又涉及到操作性方面的知识。鉴于此,我在教学中首先用演示介绍的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本节的知识,掌握文字处理与排版方面的技巧。2、运用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以任务为主线,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此教学过程中,先将学习的内容细化设计成任务:(1)文字录入;(2)对文字和段落进行修饰;(3)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这三个任务,让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汇和贯通。(二)学法:学法上以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四、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用word制作表格,而这一节课我们将利用word进行文字的编辑。学会利用word让我们的版面更加的美观。(二)讲授新课与任务驱动:(首先通过演示法给学生讲授新知识,接着再让学生以3—4人小组进行练习,让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再通过课件展示的方法将改变设置的内容总结展示给学生)第1个任务文字录入首先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将他们课前收集的文字资料通过word录入。(这里给学生5—7分钟的时间)。接着老师以课本中的《自古英雄出青年》为例。将其分为三段、将文中的青年改为少年,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后插入“无愧于伟大的时代。”。然后让学生检查一下自己录入的文字有错的地方吗?需要进行修改吗?(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我检查的习惯。)第2个任务对文字和段落进行修饰老师一边通过如下的演示操作,一边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美化修饰。老师同样以《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例。1、首先将文章的标题加粗并设置为“隶书、四号”。(这里老师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文章内容的特点自己选取适宜的文体、字号)2、接着老师再将正文设置为楷体、五号。(同样对学生正文的要求依旧以实际而定。但是这里老师需要提醒学生字号的设置,由于是正文,而且一般我们都打印在A4的纸上,所以正文的字号不宜过大,过小,一般以小五、五号、小四、四号为宜。)3、然后进入到了对段落的修饰:这里老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想想平时我们看到的报纸、课文版式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个提问,让学生回想一下生活学习中文章的排版细节。)抽两三个同学将自己的看法给全班同学。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按中文表达的习惯,文章的标题要出现在本行的正中间,每个自然段的第一行要空两个字,其他行应左加对齐。在编辑一篇文章时,需要设置对齐方式和缩进。紧接着老师进行如下的演示。然后让学生对段落进行修饰。1、通过工具栏设置对齐方式。打开视图菜单下,工具栏子菜单中的格式工具。2、将光标移至标题行中,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居中对齐按钮。(这里让学生尝试人他对齐方式的效果)3、通过水平标尺控制缩进。打开视图菜单,单击执行标尺命令。4、将光标移至第一自然段中,拖动首先缩进按钮至标尺数字2处。(这里老师还要向学生提到是除了我们利用标尺来实现。更准确的方式还是利用单击“格式”菜单→选择“段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设置缩进和间距。)学生操作完毕后向学生提出“请同学想想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对段落进行操作。想想各自的优缺点。”这里让学生分小组进行3—5分钟的讨论。抽二或三个小组代表陈述本组的看法。(这样通过学生们的自己总结,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的选择适宜的方法。)五、课后总结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课对文章一共进行过哪些方面的修饰。(这样通过学生的回想进一步加深对本堂课知识点,记忆。)六、课堂练习1、这里让学生继续刚才的文章,让学生们尝试在文章中插入其他的图片。看看:来自文件、自选图片、艺术字、来自扫描仪、图表中插入的图片来源有什么不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2、让学生思考,插入的艺术字。属于字还是图片?七、板书设计这里我主要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重点:字体、字号的设置,段落的设置。第十三课个性化的桌面设置教学目标:知识要点:掌握桌面墙纸的设置方法,学会给桌面添加快捷方式。能力培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会在桌面建立快捷方式和用多种方法进行个性化的桌面设置,情感培养: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个性化桌面的设置方法教学难点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使用自己的图片做墙纸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2.背景图片若干,放到学生机D盘下。教学过程(一)改变桌面背景:1、激趣导入问题:教师将自己的电脑桌面设置成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兴趣。看看你自己和同桌的电脑桌面,跟老师的桌面一样吗?老师电脑桌面上的这幅美丽的图画叫墙纸,是桌面的背景,就像家里贴在墙上的墙纸。你想为自己的电脑也贴上一张漂亮的墙纸吗?咱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墙纸的设置方法。知道它是怎么设置的吗?请知道的同学给大家说说。2、介绍墙纸设置的几种方法:①利用画图软件设置墙纸。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使用“画图”将图片设置为墙纸的方法,能写出步骤吗?如果选择的图片是JPG格式,要怎样设置呢?(首先要把它转换成BMP格式,再进行设置。)出示[活动2]下面是使用画图窗口把JPG格式的文件设置成墙纸的步骤,请同学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