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分布(预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ofdisease•E-mail:guifang_hu@sina.com•Tel:18933940199概念•以疾病发生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又称为疾病的三间分布。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提供病因线索;2.揭示疾病流行的规律;3.为合理的卫生配置提供依据;4.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疾病分布描述的方法按时间、地区、人群、对资料分类整理特征描述资料收集What?Who?When?Where?Frequency?疾病频率测量常用指标率和比1.率: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事件的发生频率或强度,亦即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的例数之比,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k=100%,1000%2.比:两个变量之商,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比=甲指标乙指标分子不一定是分母的一部分3.比例:又称为构成比,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说明事物中各组成部分的分布或比重。常用P=a/a+b来表示比例=某一组成部分数值全部组成部分数值的总和×100%2010年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卫生技术人员的构成当中:男性卫生技术人员占35%,女性卫生技术人员占65%;男女之比为1:1.86。2011年某医院内科收治的病种当中,医疗差错的发生率为0.6%。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现患率,流行率)感染率续发率(一)发病率发病率(incidencerate)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总数×k分子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用途: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罹患率罹患率(attackrate)是指较短时间、较小范围内新病例所出现的频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总数×k主要用于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患病率患病率(prevalencerate)又称现患率、流行率,是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期间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总数×k按观察时间: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k人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时点患病率k观察人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期间患病率K=100%,1000/千,或10000/万……患病率升高的因素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发病率如果某病发病率和病程在长时间内稳定,则: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终止率(痊愈、死亡、迁出)患病率应用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感染率感染率(infectionrate)是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感染率=调查期间某病感染人数同期受检人数×k感染率主要用于估计传染病的流行态势,评价防治工作的效果。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某病二代病例数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人数衡量某病传染力的指标=×100%二代病例是指在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的最长和最短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传染源最短潜伏期接触者接触者接触者非接触者接触者接触者3/6接触者最长潜伏期续发率=死亡指标死亡率(mortalityrate)病死率(fatalityrate)生存率(survivalrate)死亡率粗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粗死亡率=期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k死亡专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死亡专率=某病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k应用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病死率病死率(Fatalityrate):一定时期内患某病全部病人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一定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受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疗水平、病原体的毒力的影响。应用表示某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可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通常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生存率(survivalrate)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100年的病例数随访满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生存率nn应用反映了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用于评价某些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在某些慢性病、传染病等的研究中常常应用。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mortalityrate)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iiIP累积死亡率,以小数表示为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般为为各年龄组的组距,一iiPI5累积死亡率是由各年龄组死亡专率构成,不受人口构成的影响,两个累积死亡率可直接比较。残疾失能指标病残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一)病残率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K=100%,1000/千,或10000/万……k调查人数病残人数病残率(二)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式中:e—预期寿命(岁)i-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ai-剩余年龄ai=e-(i+0.5),其意义为:当死亡发生于某年龄(组)时,至活到e岁时,还剩余的年龄。由于死亡年龄通常以上一个生日计算,所以尚应加上一个平均值0.5岁。di-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eiiidaPYLL1•应用•用于计算每个疾病引起的寿命减少年数,及比较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用于将某一地区(县)和另一标准地(或省)相比较;•在卫生事业管理中,作为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的指标;•适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YLL: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D: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YLLDALY应用宏观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为确定防治重点及研究重点提供重要信息依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不同病种,不同干预措施挽回一个DALY所需的成本,以求采用最佳干预措施来防治重点疾病。描述疾病的流行强度术语1.散发(sporadic)一个地区某时期的发病率未显著超过该地区历年来同时期的一般发病率水平。散发时病例间常无明显联系。•散发的原因•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而出现散发。•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长潜伏期传染病,如麻风。•2.爆发(outbreak)•由于具有相同的传染源或共同的传播途径,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3.流行(epidemic)一个地区某时期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地区历年来同时期的一般发病率时,称流行。4.大流行(pandemic)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且波及范围广,常超过国界、州界,称大流行。疾病的分布形式一、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经济文化水平某种特殊的生活习惯等(一)年龄年龄与疾病关联程度多数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与年龄有关。有些疾病几乎特异地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年龄组。慢性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急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减少趋势。年龄与传染病的死亡有关,也与非传染病的死亡也有关。•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免疫水平状况;•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不同;•预防接种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目的•探索致病因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提供重点保护对象及发现高危人群,为防治提供依据;•观察人群免疫状况水平、确定预防接种对象,保证预防接种效果。(二)性别一些疾病死亡率/发病率分析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AIDS----死亡性别与种族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1985—2001.6不详1.5%女16.9%男81.6%出现性别差异原因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两性解剖、生理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状不同;男女职业差异;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三)职业职业中暴露于不同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职业性的精神紧张均可导致疾病分布的不同。1984-2004AIDS职业分布职业与疾病关系时应考虑与感染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有关;暴露机会的多少与劳动条件有关;职业反映劳动者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的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在疾病的种类上不同。(四)民族AIDS----死亡性别与种族分布差异的原因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民族间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同;各民族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不同;民族、种族的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五)宗教宗教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因素:生活条件、居住环境、饮食卫生习惯、风俗习惯及心理状态等(六)婚姻婚姻状况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对女性健康有明显影响近亲婚配家庭成员中因数量、年龄、性别、免疫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嗜好不同对疾病分布频率也会产生影响。(七)家庭家庭集聚现象意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发病中所起作用;闸明疾病流行特征;评价防疫措施效果。(八)流动人口对疾病的爆发流行起到加剧的作用,为疾病防治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流动人口对疾病分布影响是传染病爆发流行的高危人群;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对传播疾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给儿童计划免疫落实增加难度。时间分布特征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疾病时间分布意义•提供疾病病因的重要线索•反映疾病病因的动态变化•验证可疑致病因素与该病关系(一)短期波动亦称时点流行。含义与爆发相近,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短期波动系因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同一致病因素所致。(二)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季节性。•严格的季节性多见于虫媒传播的传染病•非传染病也有季节性升高的现象克山病、冠心病、脑卒中、出生缺陷等有季节性波动。2000年印度大肠杆菌O157:H7发病的季节变化季节性升高的原因病原体生长繁殖受气侯条件影响昆虫活动、寿命及数量消长受温度、湿度、雨量影响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家畜的生长繁殖等因素有关生活、生产条件、营养、风俗习惯及医疗卫生的影响暴露接触病原因子的机会及其人群易感性的变化有关(三)周期性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由于有效预防措施的存在,有些传染病的周期性规律发生改变。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马志平,1991)免疫周期性变化规律对致病因素的探讨至关重要;有利于预测疾病流行及制订相应防制对策。疾病出现周期性的条件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的疾病病后免疫稳固易感者积累速度和病原体变异速度决定流行间隔时间流行间隔时间取决前一次流行后的易感者人数新易感者补充

1 / 9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