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实践的呼唤,是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是经验的总结,理念的升华。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在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出现过三大主题: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在7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系列论述。(邓小平理论)(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主要体现在江泽民的相关论述。(三个代表)背景: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建在执政的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两先锋队、两个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是化解现实矛盾的治本之策,反映了我国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人民的新期待改革开放30年,成就巨大,问题不少。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在改革发展的初期,人们的要求比较单一,更多的是关注生活的改善,关注温饱问题的解决。随着温饱逐步解决,人们的要求高了,也多了。在那个时候,许多问题都算不上什么问题,但随着发展的推进,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成了我们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如血汗工厂、癌症村其二,改革中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引发出一些新问题。一开始,我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许多东西好像都深恶痛绝,为了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改革中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如房改、医改、教改、股改(房改让钱包掏光,医改让人提前送终,教改让家长发疯;小病拖,大病扛,重病在家见阎王)其三,我们已经有了邓小平理论,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是,并不因为有了这些理论的指导,我们的工作就一帆风顺,没有偏差,没有失误。由于体制上的、认识上的或工作方法上的原因,有些问题我们把握和处理得不是很好,一些矛盾没有得到及时的化解。如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滑坡(见死不救、坑蒙拐骗)、诚信缺乏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8大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但总体水平不高(绝对水平与人均水平),与民生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得到应有的完善,也没有及时满足社会成员对教育、卫生和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的需要。二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但深层次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我们一直在延续着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落后的发展观,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问题)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贫富界限十分明显。(在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一些地区和城市发展很快,但也有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发展缓慢,收入差距很大;一些人确实富起来了,住豪宅开好车的人越来越多,但低收入者也依然很多)四是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五是民主政治有很大的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然有不少的差距。六是文化事业进步不少,但与人民的需求,与人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相适应。七是社会管理有进步,但社会管理问题仍然突出。(孙志刚事件,城管还在打人)八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但仍然面临着外来压力,面临着难以预料的风险(次贷危机、石油价格狂涨与暴跌、粮食价格上涨、股市风险……)面对上述矛盾,怎么办?第一条路:重回计划经济老路,用优先解决分配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的办法来解决。历史已经证明是死路一条。第二条路:沿袭传统的方式,继续拼资源、拼消耗、拼廉价劳动力,追求速度,用巨大的动员力、人民的忍耐力仍然可以维持目前的发展,但不可持续。怎么办?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化解矛盾。正因为有了上述8大矛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才有了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它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理念提升,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前工业化和工业化时代,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四个字:经济增长。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标志。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学称之为发展经济学。应当说,这种发展观对于促进财富的涌现、加快经济总量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发展观具有片面性,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进行掠夺性开发)、环境污的严重污染、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总之,带来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对立,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恶化,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困境。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资源有限、地球消化吸收污染的能力有限,而人口增长、粮食需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投资等具有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将达到极限。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发表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思想。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成为共识。20世纪末,在世界范围内,人们逐渐形成了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发展观念。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现实的角度看:初级阶段,主要矛盾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对中国来说,发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抗灾、就业……)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基本经验。离开发展谈科学发展观,会产生对科学发展观的曲解和误读。(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维护好、实现人民的整体利益,使广大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就是要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是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不放弃、不抛弃”;“有一线希望,就要做百倍努力”)(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整体推进,全面进步,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上不动摇,实践中不偏移协调:全面发展,必然需要总体协调,统筹兼顾。讲协调,也有重点,如协调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要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可持续:既要考虑当前,也要着眼长远;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也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不能以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方式,换来一时的经济增长。(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全面发展“五个统筹”,实际上讲的就是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用一句话表述,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快:加快发展的意识不能淡化,加快发展的热情不能降低,加快发展的势头不能减弱,加快发展的目标不能动摇好: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防止见物不见人,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体说来,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坚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这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四、正确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就有了重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就有了政治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就有了正确路径和政策保障。所以,实现科学发展,基本路线是政治保证。具体说来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五、正确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靠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靠改革开放,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年大会上的一个重要结论。第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第二,中国未来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第三,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才会有光明的前景。六、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党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坚持这一根本观点,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党的领导是科学发展坚强可靠的政治保障;二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三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七、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实效,要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认识是实践的向导,观念是行为的指南2、从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是检验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尺度3、要用制度来保障落实邓小平: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问题不解决,单靠思想作风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如行政问责制)八、我们该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节约型校园抓好精细化管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点抓好名生工程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做一个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有爱心、负责人的阳光教师!做一名关注学校长远发展、勇挑重担、永远保持先进性的党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