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专业发展复习纲要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1.专业: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解决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2.专业的特点:(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的专业组织(4)具有不可替代性3.教师专业化: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4.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5.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6.一名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种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7.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三个方面。8.教学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9.教师专业自我: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并将显著影响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心理倾向。10.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专业道德、专业认同、敬业奉献、专业责任、专业追求等。专业认同: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活动的态度或价值倾向性。11.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期待有哪些?(1)新课程期待教师转变观念。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转变学生观、改变教学观、转变课程观。(2)新课程期待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研发(3)新课程期待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该从“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人格培育者。12.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研究者。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与模式1.学术界把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三类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2.我国学者认为教育课程由4大块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3.观察学习:指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方式以及行为结果,间接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的程序是:(1)观察前的准备,(2)课堂观察(3)教学观察后的讨论,(4)改良再行动4.合作学习: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学习各动态因素的互相合作为2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活动和策略体系。5.学校文化: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订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些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社会组织文化。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四个方面。6.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方式:通过分权、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活动、通过团队合作、通过学习文化维持。第三章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1.教师角色心理理论有构建主义角色心理理论、实用主义角色心理理论、人本主义角色心理理论。2.教师角色的特点:(1)具有自主性和个体创造性。(2)具有完美的个性化特征。(3)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4)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3.教师角色的形成经历组织调整角色认知、产生角色体验、形成角色信念三个阶段。教师的角色规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约束:(1)教育教学行为规范A.教师必须课前准备,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和无教案上课。B.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C.教师要认真履行课后辅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人际行为规范。A.热爱学生,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B.理解学生,善于换位思考。C.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D.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家长,保持与家长经常性的联系。(3)仪表行为规范教师要举止文雅得体,说普通话,衣着端庄得体。4.教师角色冲突是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而造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与冲突。5.职业承诺的结构包括继续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三部分。教师的职业承诺的含义可以从教师情感承诺、教师规范承诺、教师继续承诺三方面来考察。教师情感承诺:教师认同学校目标与价值观,对教师角色感情深厚,愿意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作出贡献,甚至不计较报酬。教师规范承诺:教师对学校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均以社会规范、职业道德为准则,对学校有责任感。教师继续承诺:教师因担心离开教师职业所损失福利和保障,或因缺少就业机会而留职。第四章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1.专家的特征:(1)有意义的认知模式(2)组织良好的知识(3)表征问题深入(4)较强的技能自动化与自我监控能力2.国外学者关于新手——专家教师的比较国外学者认为新手和专家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1)课前计划的差异3专家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他们的课时计划只突出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不涉及细节。新教师的课时计划仅限于课堂中的一些活动或一些已知的课程计划,而不能把课堂教学计划与课堂情境中的学生活动联系起来。(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这一差异表现在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在课堂规则的制订与执行中,专家制订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3)课后评价的差异课后评价中专家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比专家更多地关注课堂中的细节问题,而专家则多讨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第五章教师职业心理健康1.健康应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3.压力:个体面对刺激时心理上感受到的威胁而产生的一种紧张、压迫的情绪状态。4.压力有四种基本类型,为:预期压力、情境压力、长期压力、残余压力5.职业倦怠: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6.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教师职业倦怠是在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教师职业的工作特点。(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重要的一方面,另外年轻教师比老教师,未婚教师比已婚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2)教师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重复性和负荷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适应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了解不同时代背景的学生心理特征,这些都容易使教师身心疲惫。(3)社会因素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压力过大,产生职业倦怠7.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干预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有两种途径:个体干预和组织干预(1)个体干预的方式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和态度改变。(2)组织的有效干预组织的有效干预包括: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教师任务分配,阐明角色和责任,向教师提供建设性的反馈等等。8.常见的教师心理问题。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职业适应不良。(2)职业行为问题。4职业行为问题有五大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性,暴戾型,不良型。(3)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常见的教师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有偏执型,强迫型。(4)神经症教师常见的神经症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等。(5)人际交往障碍第六章教师的专业生涯周期1.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和自身特点。2.如何进行专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为:(1)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状况(2)评估自身的成长环境(3)设计目标(4)实施策略(5)评估、反馈和调整3.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都必须经历职前师范生阶段和职后教师专业社会化阶段。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发展一体化。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的研究导源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5.职业高原与专业发展职业高原:个体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个体专业发展上的一个停滞期。如何克服职业高原?(1)正确认识“高原现象”,寻找产生“高原”原因。(2)教师要有效自我调控,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积极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3)充分利用外部资源(4)增强科研意识,提高自我反省能力第七章在学习与研究中成长1.校本研究: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并倡导教学第一线教师参与,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2.校本研究的特征:(1)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合一(2)具有情境性和过程性(3)具有反思批判性(4)个性化3.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而逐步形成的一类知识。4.实践性知识的特点(1)个体性(2)情境性(3)构建性(4)综合性5(5)缄默性5.如何培养实践性知识?(1)加强多方面的交流与传承(2)多方位的思考和感悟(3)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4)进行多角度教育叙事(5)参与多领域的社会实践6.内隐学习:无意识地获取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7.行动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1)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2)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3)行动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8.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和升华,从而获得对教学有指导价值的结论和意见。9.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思想和认识上要做好准备(2)不断积累具体经验(3)认真分析和讨论问题所在(4)积极的验证10.叙事研究: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专业对话:教师在专业领域里对教学活动涉及的问题,与同事或专家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对一些问题相互理解,达成共识。11.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2)教育信息化加速教师角色的转变(3)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素质的现代化(4)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现代化12.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各类教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以便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作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第八章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1.发展性教师评价:根据一定的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使教师在这种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发展、优化其自身素质结构,促进教师在专业理念、教学技能、专业服务精神方面得到和谐自然的发展。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环节: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具体实施包括评价双方的初次面谈、收集信息、评价面谈和总结复查四个环节。3.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以收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习成就,展示教师进步表现、取得的专业成果、个人培训的提高,展现各主体的评价结果以及其他记录和资料的汇集。4.教师专业档案袋包括阶段性发展计划、周期性总结、个人作品、各阶段评价情况。5.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内容,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确定个人的发展需求,并制定出发展目标。第九章明日教师与明日学校1.未来教师的特点:6(1)未来教师应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2)未来教师应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3)未来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4)未来教师应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2.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1)教师职业专业化趋势(2)教师培训模式由封闭式、定向型向开放式、非定向式转变(3)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终身化,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4)职前教育的延长化趋势,教师教育走向高学历化。(5)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