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传平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三、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启示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003年7月在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必须更好的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从2003年到2007年,胡锦涛在多种会议场合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期间,胡锦涛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从整体上说,科学发展观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二十世纪以来国外在发展问题上的一些主要探索第一,经济增长论(奥尔特.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1960)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标志;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第二,增长极限论(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梅多斯教授提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几何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发展将在100年内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制止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增长不等于发展(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发展的含义》)增长只是物质总量的扩大,而发展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要“三看”——一看贫困发生了什么变化,二看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三看不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三个方面都在进步,这个国家无疑正在发展;这三个方面都在恶化,即使人均收入增加1倍,也不能说它在发展。西方学者对过去仅仅重视物质财富的增长所造成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了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即:1、无工作的增长,经济增长较快并不一定增加就业机会。2、无声的增长。物质的发展使人失去了人性,人成为物、工具,民众缺乏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3、无情的增长。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反而更加严重了。4、无根的增长。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是严重的民族和种族冲突。5、无未来的增长。不顾自然资源耗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取的。第四,综合发展观(1983年法国学者佩鲁写了《新的发展观》一书)强调发展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生态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强调发展应致力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最终检验,不是物的指标,而是人的发展程度。第五,可持续发展观(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人类历史是一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不能剥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和维护地球生态系统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第六,循环经济论(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20世纪60年代提出)传统工业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第七,绿色GDP论绿色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按照这个公式,世界银行认为,我国1995年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在540亿美元左右,约占当年GDP的5—7%。第八,人类发展指数论(1990年联合国发表《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寿命、知识和生活水平。寿命,通过预期寿命来衡量;知识,通过成人识字率和受教育的平均年数来测算;生活水平,通过购买力来计算。经济增长的彗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巴西经济高速增长,一度跻身于经济发达的16国。但到80年代,巴西经济大幅下滑,社会两极分化严重,政局动荡不安,1.3亿人口中有7000万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到2002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还占34%。巴西的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经济增长的彗星”。一个经济神话的破灭随着1973年前后石油价格的上涨,伊朗的工业化得到了加速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伊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多,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的神话。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统治阶层中普遍贪污腐化,大多数人民感到不满,加上巴列维国王没能很好的处理与宗教界的关系,结果爆发了长达一年之久的示威和暴乱,伊朗国王被逐,经济从此走向衰退。伊朗经济起飞后又猝然而止的事实,被学者们称为“一个经济神话的破灭”。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总结我国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一,经济增长速度前所未有。中国经济30年年均增长9.88%,2008年9.0%。世界平均速度为3,发展中国家平均速度为5,发达国家平均为2。第二,经济规模变化前所未有。1978年GDP为3645亿人民币,2007年为25.7万亿人民币。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第三,财政收入前所未有。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1132亿元,2008年财政收入6.13万亿元。第四,进出口增长前所未有。1978年为206亿美元,2007年为2.1万亿美元。由第27位上升到第3位。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外汇储备2008年末19460亿美元,世界第一。第五,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1978年3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1978年134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1978年211亿元。第六,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前所未有。1978年为2.5亿人,2007年为1400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30.1%下降到1.2%。第七,城市化率前所未有。1978年为18%,2008年为45.7%。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中国经济影响力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数据,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4%。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0%,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3%。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增长1.1%,欧元区增长1.0%,日本下降0.3%。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俄罗斯增长6.2%,印度增长7.3%,巴西增长5.8%。初步测算,200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发展模式转变势在必行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承受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消费对生产贡献率低下,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总体不高发展的均衡性不强,城乡、区域、人群差距大,经济社会发展失调,社会稳定压力大资源环境约束2003年,中国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第一。2007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占到消费量的50%,到2010年60%靠进口。新中国成立60年,我们的GDP增长了约10倍,但资源消耗增长了40倍。200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然而资源能源消耗很大,其中,消耗的能源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耗量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经济增长过分依靠资源消耗与牺牲环境。社会失调1、城乡差距:——“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户口迁移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些制度严格地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局面。户籍制度限制的城乡二元结构,现世界上只有中国、朝鲜、贝宁等极少数国家实行。2、区域差距——“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深圳、上海,人口占2.2%,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第二世界:广东、浙江、江苏、辽宁,人口占21.8%,已达到上中等国家收入水平;第三世界:河北、东北、华北、中部一些地区,人口占26.0%,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第四世界:即中西部地区,人口占50%,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长三角”人口占全国的10.4%,GDP占22.1%,财政收入占24.5%,进出口总额占28.5%。)3、阶层差距20%高收入者占有66%金融资产,20%低收入者占有1.3%金融资产目前我国50名富豪的财产等于5千万农民的年收入;300万富人的财产等于近9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2003年第4期《新财富》杂志公布的一个数字是,中国400个大富豪总共拥有的财富是3031亿,这相当于2001年贵州省GDP的3倍。4、行业差距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杨宜勇说,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惊人地增加到4.88倍,并呈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超过3倍则需要加以调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5、经济社会不协调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达9000亿美元。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有120多亿美元教育投入:世界平均水平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9%左右,欠发达国家4.1%,我国2007年2.86%。卫生和教育投入:瑞典、丹麦、法国、德国、古巴为13-15%,印度5%,中国4.5%。我国的卫生医疗体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191个成员国中,排在144名,比印尼和孟加拉国还落后。“新三座大山”:教育、住房、医疗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体现了时代精神,实现了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和发展内涵的进一步拓展:更加注重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从以物为中心的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观上的一大进步。西方传统的现代化思路实际上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思路。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单纯发展模式中,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漠视,人的精神世界陷入危机,人的社会交往出现障碍。物质世界的丰富,却导致了人的异化,人的个性被压抑。随着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日益深化,无论在发展观的理解上,还是在发展模式和战略的选择上,都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这就把发展的价值维度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胡锦涛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不断地增长,发展不足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成为第一要义,其根源在于发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人为本”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目标。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的需要日益多样化,所以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本质上要协调不同群体的人民不同需要之间的利益关系。所谓发展方式转变,不是说仅仅从粗放到集约,最关键是增长、发展符合谁的利益。真正的发展方式转变是从符合一部分人的利益的优先发展,转向符合大众利益的优先发展。各个发展主体的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个主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模式,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