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田区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2007年12月11日)深盐府〔2007〕71号现将《盐田区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盐田区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期间,深圳市盐田区将跨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特色提升战略,建设和谐盐田效益盐田的历史新阶段。文化产业具有文化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污染少、需求大、发展快的特点,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增长模式,提升产业能级,扩大财富积累的重要增长点。为全面贯彻落实深圳市“文化立市”发展战略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盐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基础条件(一)资源优势1.生态资源:盐田拥有深圳最好的山地生态资源,包括珠三角最高峰梧桐山和三洲田山地资源,面积占全区一半以上,盐田正凭借保存完好的生态资源创建“国家生态区”。2.滨海资源:盐田还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海岸资源,包括大小梅沙、沙头角、盐田港,全区海岸线19.5公里,水质优良,沙滩、岛屿、礁石、海蚀崖、洞、桥、柱等海积、海蚀地貌齐全,山、岸、海俱全,是全国海岸线最优美的地区之一,成为建设文化精品和旅游景区的重要基础。3.历史文化资源:盐田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即中英街界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沙头角沙栏吓天后宫、沙栏吓吴氏宗祠、中英街、大梅沙古文化遗址和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有闻名中外的三洲田庚子首义遗址,还保存了一批历经沧桑的老式民居、遗址,它们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纪录了中华先民的开发足迹和繁衍历程。盐田还有中英街、三洲田闻名中外的近代史迹、大小梅沙古文化史迹、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以及鱼灯舞、疍家人婚俗、客家山歌、渔歌、麒麟舞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4.物流平台:盐田区拥有世界上单港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深圳港盐田港区,操作效率全球领先,70多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全球,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766万标箱,被评为“2005—2006年全球最佳集装箱港口”。盐田物流业发达,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被国务院列为“区港联动”试点,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发行”,园区和港区开辟海运直通式通关通道,区港运作一体化。(二)有利条件1.领导高度重视:盐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文化投入,提出了“文化立区”战略和建设“高品位文化和生态城区”的目标,全区贯彻特色提升战略,念好“山海经”,收“旅游旺区”之效;谱写“文明篇”,行“文化立区”之策。2.形成产业基础:跨入21世纪以来,盐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区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49.85亿元,资源利用效率全市领先,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38: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75亿元,全社会从业人员约13万人。其中文化产业(含相关产业)从业人员7414人,文化和相关产业增加值3.77亿元,分别占全区的5.9%和3.2%(2004年区经济普查数据),为发展文化产业打下了初步的基础。3.区位优势明显:盐田区的沙头角与香港接壤,拥有陆路一线口岸沙头角口岸,著名的中英街是一国两制的分界线,而大小梅沙与香港仅一水之隔,口岸畅通,两地人民往来密切。盐田港区是举世闻名的十大集装箱港之一,预计“十一五”规划期末,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500万标箱。这将带来大量海员及物流从业者,成为吸引外资、聚拢客源、扩大开放的区位优势。4.基础设施改善:盐田通往区外的惠盐、盐坝、盐排高速公路、梧桐山隧道等都已建成,而投资20多亿元,2005年开工建设,2007年开通的深盐第二通道,将进一步加速盐田与特区内各区的融合。盐田区文化馆、图书馆、沙头角体育馆、网球中心等重点文体设施,达到了一流的硬件水平,区文化馆、图书馆的使用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加上4个街道和18个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使盐田21.58万居民(2005年统计数据)的人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面积达到0.15平方米以上。5.文化需求巨大:目前,盐田区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预计“十一五”规划期末,即201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301亿元,人均GDP突破14000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8.8亿元,居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将显著增加。盐田区旅游业潜力巨大,2005年接待游客907.62万人,其中过夜客44.3万人,随着深圳东部旅游开发和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的运营,盐田旅游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巨大的人流量将为文化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6.文化投资增多:盐田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投资进入文化、旅游和科教领域。全国第一个以航母为载体的“明思克航母世界”——战争与和平军事文化主题公园落户盐田区,东部华侨城综合旅游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深圳东部投资额最大的旅游龙头项目。(三)不利因素盐田区文化产业规模较小,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共计51家(不含个体经营户),占全区产业活动单位数1824家的2.8%。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规模上集中于旅游业和玩具制造业,布局上集中于小梅沙的旅游中心(含海洋世界)和明思克航母世界两家企业。其他书报刊、广告、网络服务、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会展服务等行业,还刚刚起步。盐田区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水平较低,在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占37.4%,当年固定资产折旧占31.3%,生产税净额占7.8%,营业盈余占23.4%。27家文化产业企业中,营业利润为负值的有13家,亏损面为48.1%。由于缺乏全区性的文化产业规划,缺少创意和创新型的重大项目。大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缺乏自有品牌。亟待从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拓展入手,提升核心竞争力。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贯彻全市文化产业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促进作用和传播作用。立足现有资源基础,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作用,不断解放文化生产力,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二)基本原则1.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和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盐田区文化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产业集聚度、高商业附加值、高国际竞争力的“五高”方向发展。2.因地制宜发展原则:与盐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利用盐田区的自然、人文和经济资源,以突出特色和全面推进相结合,重点发展三类产业:(1)文化旅游业;(2)文化产品物流和加工业,包括玩具礼品、文教体育用品、创意设计、印刷包装、光盘生产、音像制品的生产批发加工出口等;(3)文化娱乐服务和体育休闲业。共同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3.多元产业动力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吸引各类文化企业、行业协会、文化工作室等向盐田区集聚,促进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i“三只手”的联动与合力。三、发展思路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依托盐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征,体现盐田的特色,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总体思路下,结合盐田资源情况和发展现状,发展盐田文化产业务必做到文化产业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与旅游相结合、与特色文化相结合、与旧城旧工业区改造相结合的“四个结合”,并倾力打造“三条产业链”。(一)沿山绿色产业链:以东部华侨城景区为核心,西面向三洲田、梧桐山拓展,东面向马峦山延伸,打造山地旅游走廊。主体项目包括:茶溪谷生态文化、云海谷山地体育运动、山地剧场演艺活动、梧桐山登山运动、体育公园、马峦山溯溪运动及配套产业等。(二)沿海蓝色产业链:规划建设海景路滨海风情街,彰显盐田滨海风情,展现滨海文化,营造亚热带海滨风情;沿大鹏湾19.5公里海岸线,打造中英街文化观光园、大鹏湾海滨栈道、明思克军事主题公园、盐田港海港观光、盐田墟海员文化娱乐餐饮街区、大梅沙海滨公园、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小梅沙度假村、海洋世界等沿海蓝色产业链。(三)沿岸金色产业链:沿岸腹地的主体城区,将重点打造以核心文化产业为主的金色文化产业链。主要包括沙头角中心区文化娱乐、综合服务、创意产业等产业集群;结合区市民广场改造,建设集商贸、文化于一体的新兴文化中心;盐田港后方陆域发展文化产品物流、加工产业和港口服务业;梅沙片区重点发展小梅沙原创艺术基地为重点的高端原创艺术集聚区;建设湖心岛酒吧街(突出国际风情)和金沙街酒吧美食街(突出民族特色),为东部华侨城和海滨公园众多游客服务的餐饮酒吧、文化娱乐、高档住宿服务的文化旅游服务产业。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增强盐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使盐田成为先进文化的示范城区,实力雄厚的产业集聚区,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友好区。到2010年,盐田区文化产业(含相关产业)的GDP贡献值达到12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4%,为深圳建成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发挥相应的作用。(二)优化结构,提升实力,壮大规模——文化创新的大园区:即以自主科技创新为主旋律,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要占文化产业GDP贡献值的2.5%以上,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水平。在全区形成5家在全市和全省行业内综合效益名列前茅的著名企业和一系列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著名品牌,包括企业品牌、节庆品牌、旅游品牌、园区品牌等。——文化贸易的大平台:即形成强劲的贸易物流能力。要充分利用盐田毗邻国际深水港和拥有陆上口岸的优势,积极发展文化物流和加工产业集聚区、文化产品保税区(仓库)等新型业态,吸引周边地区包括港、澳居民来盐田区进行文化观光、购物、交流、消费。——文化消费的大乐园:即推动市民文化消费的递增。今后5年要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休闲、餐饮娱乐和教育培训等产业,引导积极健康的消费,使盐田区人均教育和文化娱乐支出占当年人均总支出的20%,使盐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积极健康、形态多样的文化消费渗透到全体人民的生活、人的发展的全过程,使盐田区成为全区人民和周边居民近悦远来的文化消费乐园。五、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盐田区文化产业发展要以五大产业集聚区(园区)为龙头,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平台,以盐田文化品牌为特色,以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为抓手,以提升文化生产力为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使盐田文化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多点组合,连线成片”的大格局,形成“核心带组团,组团相关联,辐射带周边”的态势。(一)规划建设五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园),形成优良的产业链。形成上游研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左右联动的良好的产业链结构,加强盐田区文化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一:大小梅沙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这是一个以水上运动、海洋文化、史前遗址、原创艺术、休闲娱乐和餐饮酒吧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休闲产业园。滨海景观是深圳的文化特色和重要资源之一。要建设一个以大小梅沙黄金海岸为自然景观,以“大梅沙人类遗址博物馆”为文化标志,以“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中国帆板运动基地南方”)为运作核心,以星级酒店、酒吧岛、美食街为休闲基地,以“黄金海岸旅游节”和“沙滩音乐节”为主题活动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心,使得“黄金海岸”的内涵得到大大提升。从一处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成为一个兼海滨风光、人文景观、体育运动、原创艺术、文化休闲、文化节庆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并且容纳国际化的水上运动、餐饮娱乐、体育博览、旅游休闲、文化节庆等,为建立祖国蓝色产业带和海洋经济体系,做出积极贡献。重点项目:1.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引进香港强浩国际投资公司管理,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已签约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亚洲一流、国际先进的海上运动基地和中国南方重要的海上运动教育、科研、训练、比赛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水上运动娱乐休闲中心。建成后积极争取国家帆板运动队的支持,和盐田区联合建设“中国帆板运动基地(南方)”,成为各省市帆板队的训练和比赛基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