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2.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4.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5.利用世界人口增长图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6.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了解并分析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尝试解决措施,写出可行性报告,以供研究。二、德育目标:•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保护环境。三、教学重点:•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四、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五、课时安排:•1课时2012年是天灾,还是人祸?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类文明的演进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被动适应环境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崇拜自然采猎文明水平低下,发展缓慢改造环境能力微弱恐惧和依赖举例:天命论、图腾崇拜的产生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地关系思想萌芽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改造自然农业文明生产力发展灌溉和农耕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环境科学萌芽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玛雅文明的消失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深化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发展速度惊人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矿山开采高峡出平湖以下三种人类活动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繁华的都市2011鄱阳湖大旱,三峡的抗旱能力受质疑2012年,河源新丰江水库诱发4.8级地震,引起广东市民恐慌2010年8月,京藏高速堵车,长达一个星期以上海上原油泄露:清理油污的潜水员垃圾围城(北京)工厂排放污水工厂排放废气腾讯特刊《癌症笼罩村庄》沙尘暴来袭2011年中国南方洪水湿地?失地!哭泣的冰川还有多少物种在哭泣!是天灾,更是人祸!是时候直面环境问题了Itistimetofacetheenvironmentalproblems4.谋求人地协调—现代—人地关系思想完善阶段时期生产力水平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谋求人地协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达到较高的水平“和谐论”——“可持续发展”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行为表现及认识后果崇拜自然采猎文明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天命论)环境问题不严重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有神论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征服论)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协调论)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同。1.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以人和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二、直面环境问题思考:什么是环境?思考:•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直面环境问题人类影响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二、直面环境问题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二、直面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二、直面环境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二、直面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污染⑴环境自净能力(2)环境污染的产生二、直面环境问题二、直面环境问题1、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二)环境问题的表现:2、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污染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乡村地区的土地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生态破坏。二、直面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和发展双重问题,环境问题严重。二、直面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全球化我们要发展经济重要?还是环境重要?怎么办呢?路在何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系统(含人口、科技)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含资源)2、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三个基本原则(2)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3、三个基本原则(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判断下列语句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公平性原则•“涸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持续性原则例2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课堂练习:(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AD•(2010年东北联考)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3~4题。3.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水资源利用不当B.围湖造田C.过度樵采D.过度农垦4.下列环境问题,与湖泊干涸原因相同的是()A.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过度捕猎C.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物种灭绝D.土壤盐碱化、全球变暖、放射性污染AB例1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负面影响及对策:(选任何一项变化)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