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在教育改革以来,打破了以往保旧思想观念,提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式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和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的描述和提出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分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旨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分析、实施对策。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心理健康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国家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实践,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近几年来,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呈现种种问题。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学习压力。心理压力大,受挫力差。进入中学后,所学的课程像阶梯式一样,越爬越难,课程亦如此,有些学生就感到不适应,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随即学生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即心理压力变大。同时,在“高手”越来越多的中学,竞争力是非常激烈的,每一次考试是多么的关键,使学生十分紧张,总担心考不好怎么办,如果那样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症,而一旦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心情失落,这种现象尤为出现在即将要中考和高考的学生身上。经询问,大多数同学的说法:“复习了那么多,期中考试还是倒数的,再学还有什么意思”,“有时想直接辍学得了”,”如果考不上,不仅自己丢脸,更加给父母丢人”等。于是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挫败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自傲、嫉妒倾向。“自傲”是中学生当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一些学生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家长的希望之星,一直在礼物与掌声中长大的。久而久之,这种优先荣誉感飘飘然升起,从而使自己孤独、不合群、傲慢。而嫉妒是一种含有憎恨、猜疑、诋毁等成分的消极否定性的复杂心态,是一种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地位而极力想排除他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是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的扭曲状态。比如,当自己考试失败后,就会埋怨其他同学是抄的,讽刺比自己优秀的同学。逆反心理。中学时期是学生的叛逆时期。随着青少年不断的成长,他们的心志向未完全成熟。逆反心理是社会心理现象之一,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固有的传统定势给予对立信息。常见到学生顶撞、批评或挖苦老师、家长,表现为学生的自尊需求。它会导致学生出现对人或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异常性格,使其信念动摇、理想泯灭、学习被动、精神不振,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交往恐怖。交往恐怖是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的交往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然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中学期间,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大多是独生子,自我中心意识强。有些学生一到具体交往或别人给自己打招呼时,就出现恐惧反应,表现为一种紧张的状态。害怕和同学交往,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一种害怕、胆小、紧张、说话结巴等。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在情绪上产生不愉快,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等情绪状态。早恋倾向。‘‘早恋’’可定义为青春期恋爱或对异性感兴趣或暗恋。属于一种不适时的失控行为。在中学期间,学生间的早恋感情特别强烈,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早恋的中学生往往非常亲密,以这些形式:约会、逛街、看电影,写情书甚至拥抱、亲吻来表达他们的感情。早恋有时候像一个波源,波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犹如一个班上有一对早恋的学生,其他的学生也会开始效仿,从而至校园、源源不断,好像早恋是一种具有正能量的东西。但当你问他们为什么早恋,并说不出什么理由。往往早恋的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干涉表现做出极大的反感与不满,认为这是合理的事情。但因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对青少年早恋总保持反对的态度,这使得他们与异性交往有压力,甚至不敢与异性交往或保持过度的敏感。导致与异性交往缺乏经验,不能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从而陷入困扰,这样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家庭的影响。父母过于重视子女在校的考试成绩和健康与安全,他们往往忽略了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有些学生由于家庭不和谐,没有给予学生家庭的温暖,从而缺少一种归属感,甚至为了逃离家庭而弃学出走。当然,家长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质、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乃至日后是否成功。家长和儿女不是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和关爱,而是相互埋怨,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这种家庭不能使儿女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重视。现在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愈加强烈,对新事物特敏感,喜欢追求时尚、与众不同,探索奇怪的问题,喜欢标新立异。不按常理出牌,不喜欢“老生常谈”,所以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因此,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上。新课改后,新课标下,学校的教育并没有全面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是往往以“升学率”为主体,以分数衡量学生、老师。同时,学校受社会和家长“看重学校教学质量”观念的影响,心理学的课一直可有可无。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专业性,学生分不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施技能,而是利用学校空闲的人任为心理老师。中学生健康教育建立在衡量高智商成绩的基础上,对如何学生解决考试焦虑、调整学习心态、提高自信心等方面研究过多,对学生的情感、品质、性质问题考虑较少。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倡“八荣八耻”,都有社会公德意识方面。但在社会上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导致公民的公德并不好,人们对于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非常坦然与无视,这对青少年影响特别大,导致他们认识模糊,不能正确认识问题,就会引起他们说谎、欺骗、网瘾等不良行为。同时,社会娱乐场所、新闻、媒体也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改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1.学校要建立相关机构,如心理咨询室等。同时,要明确各层领导的职责。校长为总负责,教师协助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室是学生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必须要有专业的心理老师给予辅导,以促进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建立师资队伍和培养新型教师的基本品质。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教师必须要有优良的品质,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师资是关键,学校应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安排相应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且要提高教师的素养及质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现状采取不同地指导方法,让中学生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因此,①要丰富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教师要丰富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来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学生心理特征发展的要求。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改革教育课程设置,不要一味地进行讲授式教学,要尝试采用活动教学,让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成长。②因此,在培训教师时,要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如交往恐怖、攻击行为、厌学等,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策略,然后帮助教师认真分析总结。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③要增强教师的调控能力,现在人们生活繁忙,生活压力大,心理变化随之而来。由于“升学率”、“评职称”等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力,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从而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有极强的调节情绪能力,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备受关注,在学校重视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通过种种措施,旨在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完善健美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