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澳門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范進偉澳門大學前言從上個世紀中葉第一台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的誕生至八十年代電子計算機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到如今進入二十一世紀,電腦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可以說不可一日無“腦”。教育發展強調與時並進,為加強資訊科技衝擊下的地區競爭力,澳門特別行政區在2001年起已開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資金來推行資訊科技教育,而且己經在中小學校的資訊科技配備及教師的電腦應用基礎知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范進偉,2004a)。本文主要介紹澳門發展資訊科技的情況,包括硬件配備、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況和澳門特區政府對支持資訊科技教育發展的具體方案。澳門教育資料根據最新出版的2006/2007教育刊物,2007/2008學年教育暨青年局的初步統計,澳門正規教育學生人數為86,821人,回歸教育學生人數為3,673人,學生總人數共90,494人,較上一學年增加2.63%,教師總人數為5,100人,較上一學年增加6.03%。整體來說,各教育階段的班師比均有明顯改善:幼兒教育班師比為1:1.6,增長率為14.29%;小學教育班師比為1:1.8,增長率為5.88%;中學教育班師比為1:2.2,增長率為4.76%;特殊教育班師比為1:1.7,增長率為5.26%。總體師生比為1:17.7,而上一年的總體師生比為1:18.3,改善幅度為3.28%。近幾年隨著學生的減少及特區政府大力投放發展教育的資源,加上為優化教育而推行小班教學的措施,使師生比例也達至較為理想的情況,這為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及發展營造了有的條件(教育暨青年局,2008a)。澳門中小學當中,主要分為官校、入網學校和非入網學校。官校是政府開辦的學校,而入網學校與香港的資助學校十分相似;入網學校則是指一些加入提供「免費教育」的公共學校網的學校,申請學校必須為本地非牟利學制的私。如澳門培正中學、粵華中學、濠江中學、勞工子弟學校、廣大中學等超過八成的本地非牟利學制的私校已申請成為入網學校。而非入網學校可等同於香港的直資學校和私立學校;自2007年9月起,澳門對入網學校的正規教育實行十五年免費教育,當中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澳門實行的「免費教育」被定義為免繳學費、補充服務費及其他與報名、就讀、證書有關的費用。隨著《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的頒佈,由08/09學年開始,免費教育津貼金額幼兒及小學教育,25至35人的班級,每學年津貼金額由40萬元增加至48萬元,初中和高中35至45人的班級,分別調升至65萬元和75萬元,每班增加5萬元。涉及範圍包括幼兒教育、小學、初中及高中教育。非入網學校方面,教青局每學年發給每名學生的學費津貼均增加1千元,幼兒和小學教育的學費津貼增至8千元,中學增至1萬元。另外,教育委員會議決了2006/2007年度在免費教育實施的各項措施,包括家長免繳雜費,調升入網學校學生學費津貼逾百分之七,非入網學校學生費津貼調升逾百分之四十等(教育暨青年局,2008b)。學校資訊科技教育的情況在學校發展資訊科技教育方面,可參照學校硬件方面(如學生/教師用機,網絡配展)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等數據。學生用機衡量學生用機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學生數量與學校現有電腦數量的比值-人機比,即平均多少個學生使用一部電腦。這是衡量一所學校資訊科技配備狀況的常用指標之一(范進偉、張立明,2004a;教育暨青年局,2002)。根據澳門大學資訊及通訊科技教育研究中心和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青局)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2001年澳門小學人機比為30比1,而2002年則為21比1;中學方面2001年為13比1,2002年12比1,而一條龍學校2001年則為20比1降至2002年19比1。相比之下,發現澳門小學在這一方面已有明顯的改善。在2003至2005年間,因沒有公佈澳門中、小學等相關數據,所以未能作出類似比較。在2006年,為了提升整體資訊教育水平,教青局與澳門基金會合作推行資訊科技教育資助計劃,使中學的人機比在2006年大幅降低至6比1,小學階段則達到8比1的數目,另外,幼兒教育最高可獲得50台電腦的資助。此計劃並向學校提供了28,291個元件使用權,總支出為澳門幣7千萬元,主要由澳門基金會撥款支持(范進偉,2004b)。國家或地區學校類別2001200220032006澳門小學3021-8中學1312-6一條龍學校2019--總體211610-表1澳門中小學生平均人機比(2001~2003)教師用機教師用機主要是衡量學校現有電腦可供教師使用數量的比值,即平均多少位教師使用一台電腦,與學生的人機比相似(范進偉、張立明,2004;教育暨青年局,2002)。表2是根據澳門教青局的《學校資訊科技教育概況問卷調查-2002年報告》統計所得出的數據,2002年澳門中、小學教師人機比為4比1,2003年則下降至2比1,與2001年的情況相比,中、小學教師的人機比率都有下降。雖然2004至2008年沒有實際數據顯示有關澳門中小學教師的人機比,但根據教青局在其他方面所公佈的數據(例如學校發展和教師配置手提電腦計劃),估計現時每位老師至少擁有一台電腦。國家或地區學校類別2001200220032008澳門小學74--中學44--一條龍學校64--總體5421表2中小學教師平均人機比網絡配備:資訊網絡包含校園內之區域網絡及對外之互聯網路,因資訊教育之推動,校內師生使用電腦及網路日益增多,網路運作效能及頻寬,將是推動資訊教育成敗之重要關鍵。內聯網的建設內聯網可以加強校園內師生之間的溝通及校內資源的應用。表3總結出澳門安裝內聯網的學校數目的百分比。學校中的電腦是否連接到校園內聯網是評價學校硬件基礎的一個重要方面之一。由表3可以看出,澳門的一條龍學校在內聯網的建設方面要比單純的中學和小學好,有內聯網的一條龍學校的比例佔到了所有同類學校的84%。但自2003後,政府沒有公佈過相關數據,所以未能評估有關方面的最新資料。國家或地區統計年份小學中學一條龍學校澳門200252%48.3%84%表3安裝內聯網的學校數量佔同類型學校總數的百分比互聯網的連接互聯是是將全球電腦連接起來的網絡工具,它使電腦之間以一種標準的方式傳送資訊成為可能(Livingstone,Shepherd,1997)。互聯網的連接主要包括兩種情況:1.已接入互聯網的電腦情況及其中的寬頻使用情況;2.在互聯網上已建立自己學校網頁的學校情況(范進偉、張立明,2003)。表4澳門中小學校與互聯網連接的電腦數量佔電腦總數的百分比表4是根據澳門教青局所做報告中的數據計算出2002年澳門中小學校與互聯網連接的電腦數量佔電腦總數的百分比。在2003年,澳門電訊為學校提供免費高速專線接駁至國際聯網。並為學校安裝用以接駁國際聯網之裝置,同時更有專業的網頁設計師協助學校將現有的教材,以及一些富趣味性的資料,如學校資料、活動及學習資訊等製作成一個啟航網站。「i.校園」又計劃將本澳所有教育網頁連網,以求有效地為教師、學生及出版商提供一個網上資訊科技教育資源中心,提供大量個案研究、文章及數據圖表等,以達到各方面對資訊教育科技之需求。此服務進行至今,澳門大部分的學校已經擁有專線寛頻上網,而且澳門電訊亦為澳門中小學提供「易學網」服務,易學網是一個教學管理系統,讓學校老師能夠將課堂筆記,練習和其他教學資源透過互聯網給學生使用(澳門電訊,2008a)。此外,澳門電訊將成立一個專責的「i.校園」服務台,為學校及老師們解答有關電腦使用、國際聯網服務、應用軟件及其他資訊科技方面之問題。地區統計年份小學中學一條龍學校接入互聯網使用寬頻接入互聯網使用寬頻接入互聯網使用寬頻澳門200260.6%32.5%87.8%11.1%95.9%46.0%200895%95%95%95%95%95%澳門電訊將與澳門政府及本地教育團體緊密合作,共同為教師提供全面的基本電腦上網以及網絡管理之培訓。透過此項培訓,教師學習教育網頁設計及製作之餘,將對國際聯網之保安及道德方面有更深入的認識(澳門電訊,2008b)。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況有關澳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程度,可採用資訊科技時數所佔整體課時的百分比來評估。以澳門為例,在2003年學生在課堂上使用電腦的平均次數如表5(范進偉,2004)表5澳門中小學校每周使用電腦的平均次數註:%=該選項被選中的有效次數佔全部有效答案的百分比*1=完全不慬,5=完全掌握,由1到5能力逐步增強從表5可以看出,小學六年級學生平均每周一次在課堂上接觸到的學生人數佔總體的一半左右,一周兩、三次者佔34.5%,二者之和超過80%,說明澳門小學中有八成以上的小學生每周都會在課堂上接觸到電腦。中學三年級學生平均每周兩、三次者接近六成,平均每周一次者為34.7%,二者之和大於九成,說明澳門初中學生每周基本上都可以在課堂上接觸到電腦,而且其所接觸的頻率明顯高於小學。中學六年級每周平均課堂使用電腦次數為兩、三次者接近一半,每周一次者佔兩成,這兩佪比例均低於中學三年級學生,值得注意的是中學六年級學生中每周課堂完全沒有使用電腦者佔兩成多,原因可能與畢業及升學壓力有關(范進偉、張立明,2004b)。澳門資訊科技教育發展為支持澳門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青局定立一些方案,以年級頻率小學六年級(%)中學三年級(%)中學六年級(%)完全沒有4.80.621.8一個月兩、三次4.04.94.2約每星期一次49.334.720.0一星期兩、三次34.558.246.2差不多每天都有用7.31.67.7平均值(Mean)3.353.553.14標準差(Std.Deviation)0.8630.6461.292協助澳門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學校發展計劃為配合澳門教育改革的方向,進一步優化非高等教育的整體質素,教育暨青年局推出「學校發展計劃」,以資助撥款方式支援和推動學校開展各類具發展性的教育計劃和活動。澳門學校發展計劃跟香港的「優質教育基金」十分相似,重點資助的項目包括品德教育、閱讀教育、學校健康促進、資訊科技教育、餘暇活動、融合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培訓、語言學習、校本培訓、語言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成功、科學教育、小班教學、藝術教育、課程/教學研究及創思教學等。倘學校有關校舍修葺或設備更新的申請金額分別超過2,500,000元和750,000元,學校應透過報刊刊登公告,進行公開招標工作,以選擇最適合條件的公司。當獲資助的工程金額超過2,500,000元,在工程進行期間,學校須委托專業的施工顧問公司進行協調及監督工程的工作,並定期(每月)向教育暨青年局提交工程施工報告。有關資訊科技教學發展計劃如資訊科技教育包括資訊基建,培育資訊技能及以適當的資訊科技支援教學,達致教學改革和發展目標。資助範圍包括:(1)鋪設網絡、配置投影機和投射幕、更新網絡線路、建立無線網絡、為老師配備手提電腦等,以助完善校園網絡、課室資訊化建設、各類資訊設備及系統的配套;(2)引進資訊化教學平台和適時發展網上學習,提升學與教的效能;(3)通過引進學校管理系統,加強電子化方式交換資料,使學校行政現代化;(4)開展提升教學人員,職員及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項目;(5)豐富教育資源,組織各科老師進行教學設計或以購買方式,充實校本教育資源庫;(6)提升資訊素養,培育正確使用資訊科技的觀念,掌握資訊年代終身學習所需的技能,培養更高層次的思維技巧,以資訊科技作為資訊搜尋、知識探索、溝通、協助、及個人發展的工具,具備發現、分析、評鑑解決問題及創造性思考的能力或有其他有助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的項目(澳門教育暨青年局,2008c)。教師配置手提電腦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教師有更多機會使用資訊科技於日常教學當中,以優化教學活動的效果,發展學校行政現代化和多媒體教學,豐富本澳教育資源,並在適當情況下作出分享。教育暨青年局於2007/2008學年資助非牟利私立學校購買手提電腦,並分配給教師使用。每台手提電腦資助上限為13,000元,學校所採購的手提電腦數不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