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二节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教学目标学习和把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和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2、教学重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3、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理解掌握较难。4、教学方法讲解,引导,启发,课件5、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二、课程导入举例ppt三、主要内容分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一个裁缝开了一家作坊,每天可以做一件衣服,一件衣服需要两米布10元钱,辅料一套两元钱,一共需要12元,花6个小时把衣服做成,按照当时当地的行情,一个裁缝一小时的劳动,值5毛钱,6个小时3块钱。因此这件衣服卖出去的时候卖15块钱。这时候,12块钱的生产资料成本就已经收回,同时他6个小时的劳动也得到了报酬。这仅仅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价值形成的过程,还不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那么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继续再看。假如这个裁缝破产了,这时候,他需要去给资本家打工。如果同样的,资本家花3块钱雇用他工作6个小时来做一件衣服,卖出去以后还是15块钱,这样一来这份家一分钱也不挣,这种买卖资本家是不会做的。为了赚到钱,资本家的办法是这样的。她让裁缝一天工作12个小时做两件衣服。两件衣服需要四米布,两套辅料一共24元,工作12个小时能创造6块钱的价值。这样卖出去后就是30块钱。这30块钱,资本家减去生产资料的24块钱再减去支付给裁缝的3块钱工钱,那还剩下3块钱,就是剩余价值就装进资本家的腰包了。引出:a.这3块钱的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资本生产过程(图)b.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劳动过程结束后,资本家按照商品的价值将商品出售,收回的价值大于预付资本的价值,就是资本价值增值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分析剩余价值,马克思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具体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变化的资本c刚才示例中,购买生产资料的24块钱就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v示例中,资本家花3块钱雇佣工人工作,这3块钱就是可变资本,这3块钱不仅创造了3块钱的价值还创造了3块钱的剩余价值.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v(可变资本)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m’剩余价值率那么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呢?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公示…刚才示例中,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3块钱,可变资本是3块钱,那么剩余价值率就是百分之百。剩余价值率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剩余劳动时间除以必要劳动时间,在刚才的示例中就是6小时除以6小时,当然也是百分之百。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也是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来提高剥削.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主要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从而使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这时候超额剩余价值消失,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