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外国部分主要内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及其运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课时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蒙台梭利是欧洲“新教育”运动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福禄倍尔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内容提要生平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儿童观和教育观论教育环境论感官教育和教具影响与评价一、蒙台梭利的生平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一个小镇上的军人家庭。1896年,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毕业后担任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从研究智障儿童治疗和教育问题开始,思考儿童教育问题。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创立了“儿童之家”,开始实验和探索自己的幼儿教育方法。1909年,《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即《蒙台梭利教学法》)一书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1912、1915两次访问美国,1913年,“美国蒙台梭利协会成立”;1919年以后,她在不少国家开设国际训练课程班,从而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蒙台梭利运动”1929年,蒙台梭利在荷兰建立“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1933年,《童年的秘密》出版蒙台梭利在晚年仍常常巡回世界各地演讲,致力于教育改造世界、促进人类和平的伟大事业。1952年,蒙台梭利逝世于荷兰。二、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一)历史背景1.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学校教育制度逐步建立,但学前教育仍然非常落后2.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科学的大发展(二)思想基础1.天主教思想2.夸美纽斯、卢梭、福禄倍尔、爱伦凯等人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3.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新兴科学4.蒙台梭利本人的幼儿教育实践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课时三、儿童观、教育观(一)对旧教育的批判蒙台梭利接受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旧式学校和家庭教育压抑儿童个性的做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儿童被束缚在课桌椅上,就像是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一样”,“他们被关在学校里,和奴隶一般,受到社会强加的痛苦”,“不幸的儿童!受压迫的儿童!”她大声疾呼:“今天整个社会必须关心儿童,必须为儿童建设世界,并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二)儿童发展观儿童身上存在一种强烈的、天赋的内在潜力,这种内在潜力的不断展现构成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三)教育目的双重目的: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教育在于帮助个人自然地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目的在于使个体对社会环境做好准备。(四)教育原则最高原则就是“自由”——教育者应当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环境;新教育应让儿童过一种自然、自由的生活,尽量少去干扰儿童。四、论教育环境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一个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她说: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基于这一思想,蒙台梭利为儿童开创了“儿童之家”“儿童之家”“儿童之家”专门为幼儿设计了活动室和休息室,活动室和花园相连,儿童可以自由出入。“儿童之家”每个活动室里都有矮柜,放置很多教玩具,儿童可以自由选择;甚至活动室内的桌椅都很轻便,儿童可以自由搬动。在儿童之家,幼儿可以自由、愉快地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运动、手工、唱歌、照料动植物、感官训练和知识学习等。在课程安排上,打破了对每节课的具体时间规定,以强调儿童个别化的活动,希望儿童在自由活动时排除成人的影响和干扰,让儿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从而自主地发展。如何为儿童准备环境?对于3岁以下幼儿尤其是新生婴儿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和家庭本身;最重要的因素是“营养”与“爱”。对于3岁以上儿童,需要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有准备的环境”——1.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美观、实用的生活设备和用具,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2.有感官训练的教具,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3.能让儿童独立活动,自然表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4.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论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蒙台梭利反对通过“说理”和“强迫训练”的方法来规范儿童的行为。在蒙台梭利看来,自由与纪律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她认为:纪律通过自由而来。自由并不是自我放纵,纪律应该是一种自主的纪律,而不应是靠强迫形成。当儿童专心于某件事情、某种活动时,他也是在形成自己的良好的纪律。因此,自由活动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良好纪律的重要方式。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课时五、论感官教育与教具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也是蒙台梭利的主要贡献之一。关于感官训练的论述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一书中占有有很大篇幅。(一)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处于各种感觉发展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加以训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将来弥补起来会非常困难。感官训练是通往认识能力的“第一道大门”1.通过感官训练,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力;2.感觉是各种高级心理能力(如分析、判断、比较等)的基础。——总之,只有通过感官训练,才有可能使儿童的智力得到发展。为了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她设计了一套“感官练习材料”,现在一般称为“蒙台梭利教具”。这套“感官练习材料”包括训练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材料,其中以触觉的训练为主。(二)感官练习材料——蒙台梭利教具(三)感觉练习材料的特点按照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分别训练一种感觉;使用时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保证感觉印象的清晰、纯正;教具本身具有控制、纠正错误的功能,儿童可以通过自己操作、尝试错误,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四)感官教育思想实践的优点与不足值得借鉴之处——1.感官训练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2.感官练习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不足之处——1.孤立进行某种感觉的训练,割裂了感觉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官训练的方法有机械、呆板、枯燥的倾向。六、影响与评价(一)对蒙台梭利思想的评价继福禄倍尔之后,蒙台梭利进一步推动了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反映了当时欧洲新教育运动的要求,是科学的和进步的,对新教育运动起到了推进作用。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是在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有待于后来者在继承、运用、借鉴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二)蒙台梭利思想的影响今天,蒙台梭利思想和方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或采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蒙台梭利协会、蒙台梭利训练中心、儿童之家遍布全球,蒙台梭利幼教经典丛书被全球110多个国家的学校教师和家长所研读和采用。蒙台梭利运动在我国思考与讨论1.你最欣赏蒙台梭利的哪个观点?为什么?(它对你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实践有何启示?)2.你如何理解身边的“蒙台梭利教育”现象?3、这些“蒙氏幼儿园”(或“蒙氏班”)的教育与蒙台梭利本人的思想相比有何区别?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第一课时内容提要皮亚杰的生平简介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观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一、皮亚杰的生平简介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生于瑞士纳沙特尔。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心理学家”之一。1915、1918年相继获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和理科(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著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发生认识论原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生认识论原理》。二、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一)智慧的本质——适应任何特定年龄或阶段的儿童的智慧都反映出该年龄儿童特有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发展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建构主体内部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水平不断向高级水平过渡与转换的无止境的过程。(二)智慧的结构——图式图式(schemes)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就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它们通过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中的不断重复迁移或类化而来”(Piaget,1969)皮亚杰在1952年和1977年分别提出了三种认知结构(图式):儿童用它对物体或经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在这阶段婴儿对事物的理解仅局限于可以通过外显行为进行表征的方面。动作图式0-2岁运算图式儿童开始对思维对象进行内部的心理活动。这阶段的儿童可以通过形成运算图式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7岁以后符号图式2-7岁儿童可以在没有直接操作的条件下去解决问题并对事物和事件进行思考。(三)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1、同化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2、顺化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化过程来说明认识,旨在表明这样的观点: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图式的同化与顺化。认识既是认知图式顺化于外物,又是外物同化于认知图式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3、平衡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化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皮亚杰,1980)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在下列三种不同的认知水平上调节个体的思维过程的:第一,调节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关系。第二,调节个体知识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调节个体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三、皮亚杰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观点“关于学习能否加速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学习活动所指着是成人教导下儿童被动地学习知识,还是儿童在其生活情境中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我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如果在发展尚未达到适当水平之前提早教他知识,将会对儿童自行探索主动求知的行为反倒产生不利影响。”——JeanPiaget(一)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同一学习内容对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当前学习的效果。(二)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识在本原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初便是纠缠地不可分的——中发生的。”(三)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主动活动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认知的发展,而促进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让儿童主动活动。反对教育者加速儿童的发展。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第二课时四、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一)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运算的水平运算是一种内化的动作;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运算具有守恒性;运算不是孤立存在的;(二)皮亚杰以运算为标志,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阶段特征发展成就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1)客体永久性(2)目标定向行为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形象性、思维的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自我中心主义(1)动作图式符号化(2)语言迅猛发展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掌握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但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1)守恒性和可逆性(2)去自我中心主义(3)进行群集运算形式运算阶段(11、12-)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的思维发展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