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王力笔记终极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3个研究及其代表作:(1).语义研究阶段:从汉初(公元前3世纪)到东晋末(五世纪)。主要著作有《尔雅》《释名》《说文解字》《方言》(2).语音研究阶段:从南北朝初(五世纪)到明末(十七世纪)。主要著作有《切韵》《广韵》《集韵》《七音略》(3).全面发展阶段:从清初(十七世纪)到太平天国(十九世纪)。主要著作有《康熙字典》《玉篇》《字汇》《正字通》《说文解字注》《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马氏文通》,金石学、甲骨学2、研究汉语史的原则(1)、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2)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3)、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4)、辨认语言发展的方向3、汉语史研究的依据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现代汉语方言;古代文字;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前人研究的成果如《说文解字》《中原音韵》等。4古无舌上:“古无舌上”是由清代学者钱大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只有舌头“端透定泥”,没有舌上“知徹澄娘”。舌上音声母是由后来从舌头音分化出来的。直到现在,有些方言中仍然只有舌头音,如:湖南衡山方言,“里”读“底”,“为”读“里”。古无轻唇:古物轻唇,是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首先提出。认为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重唇(双唇音)“帮滂並明”,没有轻唇(唇齿音)“非敷奉微”,并根据形声字,通假异文,古人读音,声训,古反切,等论据加以证明。16.钱大昕的两个论断A.“古无舌上音”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潜研堂文集·卷十五》古读:钱大昕,古音竹读如笃;直读如特;裯读如祷……zh、ch——d、t形声字:寺侍持等特待;寿筹祷涛焘;周稠绸调蜩雕雕……zh、ch——d、t现代方音:粤语:秩序(diet)zh、ch——d、t常州话:埠头(码头)、抚头(摸头)B.“古无轻唇音”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潜研堂文集·卷十五》异文:伏羲即庖羲;士鲂即士彭;附娄即部娄;汶山即岷山;望诸即孟诸;负尾即陪尾;苾芬即馥芬;方羊即旁羊;封域即邦域……。上古唇音合一,本也可说“古无重唇音”,但依现代方言来看,闽粤吴等处,轻唇仍多读重唇,这一重要痕迹令我们倾向于假定古无轻唇音。f——b古读:妃读如配;负读如背;凤读如鹏;纷读如豳;茀读如孛……f——b现代方音、民族语言:柳州话:束缚(bo);辅导员、杜甫(pu);窑埠(bu)常州话:防止、埠头(码头)、孵小鸡、抚头(摸头)、闻一闻、望一望壮语:肥肉(nobei)f——b5、汉语史的分期及依据:一、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特点:(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3),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成了去声。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二、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特点:(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2),处置式的产生。(3),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4),形尾“了”、“着”的产生。(5),去声字的产生,等等。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三、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特点:(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2),—m韵尾在北方话里的消失。(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等等。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四、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特点:(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等等。6、古代史料中“子”(儿)是不是词尾是否凭意义来判定,有哪些情况下的“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区分词尾“子”和非词尾“子”的方法:轻音(现代)、意义(古代)。儿子zǐ女子zǐ桌子zi现在我们只能凭意义来看古代文献中的“子”是不是词尾。有六种“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第一是“儿子”的“子”。《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第二是作尊称用的“子”。夫子、君子第三是指禽兽类的初生者。《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是指鸟卵。鸡子、凤子。第五是指某种行业的人。舟子、渔子。第六是指圆形的小东西。《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单位词位置的变化:1.先秦时代,数词兼带天然单位词或度量衡单位词的时候,位置是在名词的后面的。(马十匹)2.就在先秦时代,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的位置已经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一箪食)3.汉代以后,不但数词及其容量单位词可以放到名词前面去,而且,度量衡单位词和天然单位词也都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了。(一尺布、六石米)单位词的新用法:1.中古以后,单位词前面的数词如果是“一”,这个“一”字往往可以不用。2.用在名词后面,不加数词,当做名词的词尾。这种名词往往是无定的,至少不是单数的。直到宋元时代,单位词才用做词尾。(车辆,船只,马匹)3.单位词后加词尾“子”“儿”“头”等,单位词本身,重新转化为普通名词。(个子很大,件头小)7汉语复音词的构成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其中哪一类是最主要的?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字;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仂语的凝固化是最主要的。仂语的凝固化,就是说,仂语在发展过程中凝固起来,成为单词,如上古的“天子”,中古的“欢喜”等,在汉语构词法中是主要的,对译外语的新词,也常常经过这条道路:仂语——复合词——复音词。汉语复音化原因:语音的简化,外语的吸收。补充:第三,单音词义项多,不利于表达意义。第四,4.韵律的要求。8为什么说先秦时代“是”“为”“非”三个字不是系词?在上古汉语里,名词不需要系词的帮助也可以构成判断。“是”:(1),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很像系词,但是,实际上而是指示代词,和“此”的意义相近。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2),上古汉语常有“是也”的说法,这里的“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形容词,略等于现代所谓的“对”,如:大节是也,小节是也。另一种,理解为复指上文,是指示代词,如:汤是也。此两种情况中,是均不为系词。“为”:(1),“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本意为“做”。如:子为谁?曰:为仲由。(2),在主语和判断语指称同一事物的时候,“为”字不能省,但此时,“为”并不是系词,因为,它不是普遍应用的,而是偶然出现的,而且,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用它的必要。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汉语的系词只用于判断句,不用于描写句。而“为”字可以用于描写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4),系词属于基本词汇,在同一个语言中同时有两个系词是不可能的,上古的系词又有“是”,又有“为”是不现实的。“非”:“非”字在上古也不是系词,只是一个否定副词,一般对名词加以否定。如:此非仁也,非义也。由此看来,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9系词:在判断句中吧名词和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字。来源于逻辑学。不能说“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系词。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其用法的发展。“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在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是”字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是”字经常放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这样就逐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来。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如: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在中古时期,系词有两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如:问今是何世。第二,系词“是”字加否定副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渠本不是我,我本不是渠。“是”字用为系词以后,又产生了许多种活用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承认或否认某一件事实,有时候是追究原因,如:我不是不会,就是未认得。由承认的意思,又产生了变相的容许式。如:咱们走是走,我就是只舍不得那姑子。10上古的词序有哪些特殊的情况?形成这种结构的条件是什么?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结构是有条件的,总的条件是,这个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一个代词。11在上古哪些结构中,代词宾语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他们到后来的发展情况怎样?在原始时代的汉语里,代词作为宾语的时候,正常的位置本来就在动词的前面,到了先秦时代,由于语言的发展,这种结构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完全抛弃了旧形式,仅仅留下若干残迹。(1),在指示代词当中,“是”字比较能保存原始的结构。在某些情况下,“是”字可以自由地放在动词前面。如:寡人是问。(2),代词“是”用来做自动词的介词“以”的宾语的时候,在上古一般是放在介词的前面的,而且“是以”这个结构作为凝固形式一直流传在后代的文言里。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由指示代词“是”字构成的另一个凝固形式是“是谓”。即,“人们把它叫做”。如:是谓天德。(4),“自”字作为代词宾语的时候,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相”字是代词性的副词,所以也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些结构之所以被称为残迹,是因为到了先秦时代,除了凝固式外,一般已不再用主语—代词宾语—动词这种结构了。正常的结构已变为:主语—动词—代词宾语。第二种情况,是完全保存着旧形式。条件:一,宾语是一个疑问代词。如:予何言?二,宾语虽是一个名词,但有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如: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处所介词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起复指作用。特别是“焉”。(1),名词宾语前置而又有“是”字复指的时候,名词宾语前面往往还有词头“唯”字,如:唯你是问。(2),代词“之”字和“是”字有同样的作用,名词宾语靠着代词“之”字的复指,也可以提到动词前面。如: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3),连代词宾语本身也可以用另一个代词复指,它更能显出是一个前置的宾语。如:是之谓。第三种情况,是旧结构与新结构同时存在,且明显地表现在否定句的代词宾语上。(1),有些结构表现出过渡状态,如“不我”“不已”。(2),代词宾语后置。如:“不......之”。11什么叫做处所状语和工具状语?他们在句子中的位置自上古至现代起了一些什么变化?所谓处所状语,在这里专指介词“于”字及其宾语而言,在殷虚卜辞中,处所状语的可以放在动词之后,又可以放在动词之前。西周以后,处所状语必须防在动词的后面。如:庄子行于山中。但是,当“于”是“对于”的意义,就可以放在谓语甚至主语的前面,如:于周室,我为长。此后,处所状语又变为前后置均可了。直到动词“在”字代替了介词“于”,一般处所状语的位置才固定在动词前面。如:在家吃饭。所谓工具状语,在这里专指介词“以”及其宾语。在上古,工具状语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都可以。如果工具状语表示原因,它的位置就只能在动词的前面,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到了近代汉语里,动词,“拿”字代替了介词“以”字,于是,“拿”字及其宾语所组成的工具状语的位置也就是固定在动词的前面。如:拿真心待你。关于可能式:1.在可能式中,也有词序的发展过程。2.先秦的“得”字表示客观情况的容许,和表示能力的“能”字是有分别的。“二者不可得兼。”3.汉代以后,这种表示客观情况的容许的“得”字的位置可以移到动词后面去。这种后置的“得”字,不仅用于肯定句,而且可以用于否定句。也就是说,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被“不”字或“未”字隔开。“买卖不得”“归未得”。4.等到使成式普遍应用以后,又有一种新的可能式出现,就是把“得”字放在动词的后面,成为“打得破”、“煮得烂”一类的结构。但是在否定句中并不是用“不得”来否定,而是插入一个“不”字。“烧不煞”“剪不断”等。(“得”为词尾。)可见最晚在第十世纪(南唐时代),这种使成式中插入“不”字表示对可能的否定的结构就已经出现了。13处置式的产生时代及其结构的发展。在上古时期和中古的上半期——即七世纪以前,汉语里还没有处置式的存在。在现代汉语里用处置式的地方,在唐代以前只能用一般的动宾结构。[“将”和“把”在唐代以前都是纯粹的动词。直到唐代以后,“将”和“把”仍旧沿用为纯粹动词。但是,介词性的动词“把”字正是从这种有实在意义的动作意义(“拿”义)的“把”字逐渐虚化而成的。]处置式的产生大约在第七世纪到第八世纪之间。中、晚唐以后,“把”字用于处置式的情况更加普遍起来。如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