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中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研究》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课题负责人:牛静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100144内容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中的跨学科渗透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现有课程、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探究了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基本原则和策略,确定了主题单元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完成了学科间渗透教学课例开发,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发散性思维,提升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促使教师跟上课改形式,拓宽了知识领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发展。关键词:学科间渗透模式策略综合能力一、问题的提出⒈问题的提出课程改革已不可阻挡的走向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整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融合渗透的联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在目前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很好的体现文化或学科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它学科和生活中去,在现有课程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跨学科渗透教学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改善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分裂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一)研究内容目前情况下,跨学科渗透教学存在现实的困难,现有教育体制下教师专业存在着清晰的分科界限,本课题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做起,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研究:⒈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基本原则、策略⒉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课例开发⒊音、美、劳、信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⒋对教师、学生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二)研究假设⒈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美术教师对教学改革新理念的学习与实践,教师要注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综合化,注重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既有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又有利于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⒉多学科渗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由随意化转变为实效性,在教学计划上由自发状态转变为有计划性,在教学实施上由无序化转变为有序性。⒊学生能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交叉和复合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造就创造型人才。三、研究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的研究方法。四、研究的结果⒈通过课题小组的管理和强化作用,逐步把多学科渗透教学的理念、方法、知识向现有学科教学渗透,努力使课堂教学带有相当的综合化倾向,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⒉通过课题的研究,多学科渗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由随意化转变为实效性,在教学计划上由自发状态转变为有计划性,在教学实施上由无序化转变为有序性。进行学科间渗透教学课例的实践,形成了系列课例。⒊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等途径,探究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多学科渗透教学。申请了《网页欣赏与制作》《电脑绘画》等校本课程。在高一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也已进行了实践。⒋课题组的青年教师经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不但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更新了教育观念,形成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任务。⒌通过课题的实践,学生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增强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交叉和复合问题的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⒍2008年11月区教委在我校召开了美育特色现场会,课题组组长做了美育教研组发展规划的报告,介绍了教研组课题的研究情况,王超老师做了美术课改《静物写生》研究课,得到了大会的好评。⒎牛静等老师的教学案例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研讨会上做了交流,课题组教师共有14篇论文获奖。国家级5篇、市级5篇、区级4篇;发表市级论文1篇。⒏课题组老师共做研究课、公开课20节,其中市级4节,区级16节。研究课获奖共9节其中市级1节,区级8节。五、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一)明确实施音、美、劳、信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基本原则⒈确定学科间渗透教学实践模式:⑴模式一:知识渗透为主的模式即在传授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不仅仅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以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⑵模式二:能力渗透为主的模式即在培养学生某种学科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⑶模式三:思维方式渗透为主。我们所学的各门学科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通的,培养们对客观世界整体认识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创造思维过程,同时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多元的情境中感受、探索、研究、感悟,真正学会获得的知识,各种综合能力才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⒉明确实施音、美、劳、信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学科间渗透教学的基本原则⑴跨学科渗透教学是动态的过程。课程应是一种联系的、互动的、开放的、动态的模式,学科间的“分”或“和”也应由师生依据教学情境而灵活运用。⑵学科渗透的度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形式上的度,二是内容上的度,三是时间上的度。(二)探讨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⒈参加课题研究实践的学段、学科及模块年级科目及模块初一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初二美术音乐劳动技术高一美术:《美术鉴赏》必修模块;《绘画》、《设计》选修模块音乐:《音乐鉴赏》必修模块;《唱歌》选修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高二美术:《美术鉴赏》必修模块;《绘画》、《设计》选修模块通用技术:《设计与技术》必修一、必修二2.以课程和教材为载体,确立切实可行的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由理论到实践,才能将跨学科渗透教学模付诸实施。选择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渗透点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参研教师们合作研究,对同年级相关学科教材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讨论,横向了解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在钻研课标基础上,由整体到局部,理解主题单元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寻找相同的或可延伸的主题作为渗透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全面发展要求,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主题单元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强化学科之间的渗透,实现学生艺术能力和技术素养的整合发展。主题单元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表序号主题跨学科领域知识技能渗透点初案例1《节日的夜景》美术:构图、色彩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绘画软件中必修课音乐:烘托节日气氛劳动产品、劳动美本身的体验和感受案例2《中国结艺》劳动技术:选材、工艺、制作美术:欣赏、分析、了解作品工艺特色和文化内涵信息技术:收集作品、欣赏音乐:加深感受民间艺术案例3《亚洲,你好》音乐:非洲音乐美术:亚洲艺术劳动技术:体验亚洲手工艺信息技术:了解亚洲文化案例4《畅想曲》美术:将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变成一幅漂亮的作品(绘画、手工)音乐:选取合适的音乐表现想象和幻想劳动技术:劳动产品、劳动美本身的体验和感受信息技术:电脑美术技巧绘画、图像处理案例5《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二者的内核是一样的,即求真、求善、求美提示艺术的科学本质,阐明科技发展对艺术的推动。高中必修模块案例6《唱脸谱》音乐:了解相关知识、学唱美术:了解脸谱相关知识,简绘脸谱信息技术:了解相关知识劳动技术:制作脸谱案例7《音乐与人生》美术、音乐的形式要素,音、美的表现形式,运用“艺术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艺术作品,用音乐、美术表现情感、表达人生。案例8《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美术:中外建筑艺术的特征与美感音乐:古典、宗教及中国宫廷音乐的主要特征通用技术:结构的稳定性案例9《走进抽象艺术》美术:运用美术中抽象艺术的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中情感的理解音乐:体会乐曲中的情感及表达方式案例10《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美术:作品的色彩、布局、风格音乐:选取合适的音乐表现主题劳动技术:适当的作品表现主题通用技术:完成作品的流程高中选修模块案例11《绘制透视图》通用技术:绘制透视图美术:素描—结构透视案例12《流程与设计》通用技术:设计的流程信息技术:流程图、解决问题的过程劳动技术:制作工艺方面的流程美术:完成作品的流程案例13《结构的稳定性》通用技术:产品的稳定、美观原则美术:产品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素信息技术:作品的美观原则高中校本课程案例14《合唱》音乐:合唱美术:学生的艺术通感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15《国产动画与进口动画的比较》信息技术:电脑动画音乐:作品配乐美术:动画知识⒊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基本形式根据艺术、技术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规律与趋势。多学科渗透、结合的活动基本形式可表现为:⑴艺术领域内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这些重要的概念都可以互相借鉴;许多笔意、韵律的东西既出现在音乐中也出现在绘画中,抓住各种艺术共通的东西,可以发展学生的通感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创造能力。⑵艺术与技术领域间技术课要求设计的产品稳定、美观原则与美术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素相互渗透。古代和当代的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又经常从当时的科技发明中得到启发。⒋跨学科渗透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⑴以合作为基础跨学科渗透教学必须以合作为基础,它不仅包括教师与教师的合作,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通过合作,实现相关内容的渗透整合和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的互补。⑵以问题研究为主线多学科渗透教学往往都有一个渗透点,这个渗透点经常表现为围绕一个主题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以问题研究为主线,将围绕一个主题的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融会贯通。如:作品设计、抽象艺术等主题,这些主题有的来源于教材,有的来源于社会和学生实际生活。⑶以活动—体验、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不同学科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各学科均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内容体系,但它们的内容存在着交叉现象,这就在客观上为多学科渗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基础。因此,我们可以构建“一科多知,多科渗透”的学习方法,具体就是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⑷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间的应用与整合技术领域和艺术领域教学应该是一个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发现更多知识、接受更多文化熏陶的过程,我们要在活动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相应材料和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因此,要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一些现代教学媒体,如计算机,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这些媒体主动地、有效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⑸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可以作为跨学科渗透教学实施的途径现有教材中的主题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学校条件、地方特点对教材进行再组织、再开发,扩充知识容量,使之适合学生要求。研究性学习、选修课都可以作为学科间渗透教学的途径,如音乐老师开设的校本课程《合唱》融入了跨学科渗透教学的理念,开发新的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综合性、探究性。(三)只有优先发展教师,才能促进学生发展。⒈综合教研组教研模式,为课题研究奠定良好基础课题研究是以美育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的,美育教研组包括技术领域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艺术领域学科:音乐、美术。综合教研组是一种立足于“学科领域”基础上,对原有学科教研组的有机组合,强化分科教学中的有机联系,强化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综合能力强教师,采取主题培训的形式,提升教师跨学科专业素质,定期协作式的备课,将撰写教案变成研究课题。⒉探讨教师合作模式,实践研究中促进教师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⑴共同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