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甘肃陇东南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姓名:张明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李兴江20070501甘肃陇东南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作者:张明霞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黄建军.段习贤.HUANGJian-jun.DUANXi-xian中国城镇化实现机制的缺陷--制度经济学的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05,23(2)本文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阐述了制度对城镇化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导致中国城镇化实现机制缺陷的关键性制度因素:乡镇工业产权的社区性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封闭型.乡镇工业产权的社区性导致乡镇工业向城镇的集聚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使乡镇工业的集聚行为扭曲;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封闭型导致进城农民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大,使进城农民的行为扭曲.提出了完善中国城镇化实现机制制度创新的思路.2.学位论文李晓浩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2006本文包括一个总论及五部分正文。主要围绕产业集群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这一主线,运用县域经济及产业集群的有关理论,从县域工业化、县域农业产业化和县域城镇化三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同时根据产业集群的一般特点及阶段性特征,论述了政府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第一部分:从产业集群现象分析入手,梳理归纳评价国内外对这一现象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县域经济的基本状况和基本特征,分析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在评析、吸纳他人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模式)积极有益成份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对县域工业化一般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县域工业化意义及基本战略。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集群的特性,论述产业集群对县域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及对县域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广泛适应性。本部分旨在从县域工业化路径的角度,阐述产业集群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三部分:通过回顾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析指出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并透过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及经济效应的分析,论述了农业产业集群对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的积极作用。强调了要依托农业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指出了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第四部分:以分析县域城镇化的生成机制为切入点,从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及推助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县域城镇化的形成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产业集群与县域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并例证了以内生的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以及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第五部分:通过分析界定政府作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阐述了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中所必须推进的管理创新。并基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产业集群的内在发展要求,提出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主要着力点。同时,以产业集群产生的效益为标准,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孕育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并依据产业集群的这些不同阶段特征,指出了政府相应的作用,以顺利推进产业集群发展。3.学位论文阮红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2004工业化是一种结构变动,是指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道路是指实现工业化的原则、方式和机制.研究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既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首先,该文对不同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中国工业化道路和进程进行历史分析.分别研究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两条不同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并比较其异同点,总结中国工业化的成败得失.该文还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文着重研究了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具体地阐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在借鉴其他国家工业化道路方面的经验、总结中国工业化成败得失的基础上,考虑中国现阶段工业化所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和可以发挥的优势,认为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在资金筹集方面,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第二,在发动方式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力量与民间资本两种积极性,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在发展方式方面,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与绿色化的同步发展;第四,在实现机制方面,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破除市场壁垒,提高市场化程度,实现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同步发展:第五,在产业选择方面,按照就业效应、增长效应、带动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的标准选择主导产业,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第六,在技术选择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同步发展;第七,在城镇化道路选择方面,加快城镇化步伐,改变城镇化滞后的局面,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第八,在国际经济联系方面,推行总体上的进口替代与局部渐进的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对外贸易战略,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积极对外开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扩大外贸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最后,文章以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为依托,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4.期刊论文郭俊华.GUOJun-hua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7,29(4)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概括.根据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自然条件差、民族聚居区多、经济发展落后等自然和经济的实际情况,从西部地区存在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进程滞后、大量贫困人口特殊性出发,探讨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点,加快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进而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5.学位论文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200520世纪是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全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将是21世纪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社会结构变革。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提出了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方针。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些都是贯彻落实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必须正确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仍然比较片面、简单,对于其中部分问题的看法还存在较大的分歧,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试图对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以促进中国城市化更快更好地实现。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是人们追求城市富裕文明生活的必然结果。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城市化道路,是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战略、动力、机制、速度及有关方针政策的总称。各国的城市化道路并无统一的固定模式,一般是根据本国国情慎重抉择。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主要包括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类型的选择、城市化动力及实现机制的选择、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和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必须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巴西、印度等非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分析、比较这些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对于走好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要走好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首先,要走出误区,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发展大城市并不必然产生“城市病”,小城镇化道路不应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战略应该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具特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协调的城镇体系。其次,要进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市建设投融资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消除城市化的制度障碍。再次,要转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战略,促进城市化发展。最后,要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搞好城市建设。6.学位论文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研究——基于1985-2006年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分析2009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形成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城市体系,实现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的协调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提出要把“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正是基于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和趋势的准确把握。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早期的城市规模控制政策到现阶段的城市协调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围绕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方针和战略决策一直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并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本文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同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在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内考察了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总体状况、动力机制、当前所处阶段以及未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具体落实“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指导方针以及构建合理、可持续发展城市体系的基本思路。本文共有七章,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为第一章,首先交待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界定相关概念和评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阐述研究的框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至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首先总结了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变化特征,结合对主要国家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情况的考察,归纳了其一般范式并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以作为分析我国演变情况的参照系:第三章为实证分析,在描述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基本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分别通过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回归、Kernel密度函数等考察了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总体状况和基本特征;第四章归纳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其演变的动力机制,沿着构建的分析架构考察制度因素主导、市场因素驱动和自然因素制约的共同作用模式和路径;第五章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当前所处阶段与存在问题,进而结合未来趋势给出了转型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优化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最后第六章归纳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后续研究方向。全文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建立了一个考察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从总结和分析其一般范式与经济学原理着手,考察了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总体状况和动力机制,并结合演变当前所处阶段的判断,提出了转型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优化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这一框架可以很好地获得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初步建立了一个考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参照系。在认识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变化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本文将分析视角拓展到城市体系,结合详细的数据梳理和文献查阅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共性特点和一般范式,有助于通过横向比较深刻认识我国的演变情况;第三,本文将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拓展到了2006年,并详细考察了1985—2006年的演变情况,归纳了首位度降低、城市体系从“数量增长”转向“规模扩张”以及相对规模由“双峰状”演变为“单峰状”等主要特征。当前对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系统性研究大多集中讨论了2000年以前的情况,针对2000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的丰富变化,这一补充是重要也是必要的。第四,深入剖析了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在国外研究文献关注规模经济、集聚外部性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从历史演进的视角着重强调了政府干预、行政区划等制度因素对我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主导作用及其同市场内在驱动作用的相互关系。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以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