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家庭社会工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许莉娅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一、家庭社会工作(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是一个外来词汇,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家庭服务、家庭处遇、家庭为中心社会工作实务等。有关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学术界有不同的论述,它们涉及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家庭还是有问题困扰的求助家庭;社会工作者是懂得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还是各类服务管理人员;其工作范畴是心理咨询辅导,还是包括各种涉及家庭的服务;其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还是多元的工作模式等问题。有学者将家庭社会工作定义为:凡以社会工作方法或理论,并以家庭为中心及维护家庭的完整,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及顾及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提供各种家庭服务,以从事各项社会问题之解决的都是家庭社会工作。我国目前正处于家庭变革期,根据已在城市和部分农村形成的各种家庭服务的现实及总结经验,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二)家庭社会工作的要素1.为家庭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角度看,从事家庭社会工作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对社会变革中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具有应用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工作方法与技巧整合社会资源、协助家庭共同面对困境的能力。2.社会工作的对象—家庭家庭因为有爱、血缘关系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家庭对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非传统家庭结构的形式出现、家庭调节矛盾的能力下降,社会发展对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等3.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应充分相信家庭自身的能力,相信家庭在调整自身系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时对家庭给予社会性支持,这是家庭社会工作需要遵循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三)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1.发现和得到信息往往是先从个人开始的专业的家庭社会工作者会从个人困难、个人问题入手引领其个人与家庭共同面对困扰,增强个人的应对能力2.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的问题每个家庭的结构、功能、规则及信念的不同,影响了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特质的形成,也影响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3.家庭为本(或家庭中心)的理念将家庭中有问题的成员看作是整个家庭的问题,调整家庭互动关系,引领家庭从积极角度善意的、正面地解释问题,共同面对并合作地解决家庭问题。4.家庭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和相互信任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促进家庭成长与成熟的启发者、协调者和推动者。5.家庭社会工作以支持及强化家庭功能为目的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中华文化的传统是以家庭为重,有了健全的家庭制度,个人便可以得到快乐和满足。因此社会工作应以巩固家庭为首要任务,以家庭为本应该成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原则。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有家庭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家庭沟通理论、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等。前两种理论比较常见,在这里着重介绍后两种理论。一、家庭沟通理论(一)概念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的发送方式。家庭沟通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角色即是与个人在家庭中的身份相关的、被规定了的行为规范。家庭结构复杂,人数多,家庭成员承担的角色也会多,就较易出现角色紧张、角色混同或角色意识缺失。(二)特点家庭因为是被视为隐私领域,因此,其沟通也就能显示出最真实的一面,有时有的家庭成员就会无节制地在家庭中宣泄不良情绪或作出不当行为。家庭的沟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国家庭治疗大师Satir列举了五种常见的沟通形态如:“讨好型”、“责备型”、“电脑型”、“打岔型”及可以建立真诚良好关系的“一致型”。(三)应用与评价家庭沟通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如夫妻关系调适、亲子沟通等。一般来讲,沟通理论适用于在相对平等的关系中使用,尤其是求助的家庭成员都有意愿与需要时,效果更佳。另外家庭社会工作的沟通和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家庭起示范作用,社会工作者需要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感受对方、相互倾听和平等对话的机会。二、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针对在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领域以男性价值评判为中心的局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出现了女性主义、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流派。(一)概念性别敏感是指社会工作者能够觉察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男女在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差别非天生而是社会化过程的产物,它常常与男性、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资源、机会、权力、地位有直接的联系。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源于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但是与女性主义不同的是,它试图去更深入地了解男性与女性的发展,以及两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并将这些议题整合在治疗介入中。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也受到社会性别理念影响。(二)特点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注重与会谈家庭中的男性与女性成员建立平等、合作性的工作关系,避免滥用社会工作者的权力。鼓励他或她们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发挥个人的潜能。(三)应用与评价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与女性主义一样,特点是具有批判性与挑战性。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是一种意识,一种视角,需要在学习、思考和不断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内容(一)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家庭经济收入是物质生活的保证,家庭遇到突发灾难、家庭成员失业、病患、贫困,将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城市与农村对贫困户都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还有扶贫、救灾的专项款项。(二)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家庭或家庭成员遇到家庭关系冲突或紧张、子女教育困惑、婚姻危机、财产继承等问题,可以到相关的家庭工作及服务机构求助,目前大中城市开展的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及法律咨询援助是专业人员进入家庭社会工作的标志。(三)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目前社会处于急剧变迁,不断充实知识,调整观念,在沟通中达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针对家庭开设的婚姻、家政、家教等教育与培训,目的就在于向家庭传授现代生活观念,以推进家庭的发展。二、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家庭社会工作可以分为体制内政府主导的家庭社会工作,以及体制外非政府机构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一)政府体制内的家庭工作内容1.家庭救助家庭在遇到生活变故引起的特殊困难和意外灾害时,政府给予家庭现金和实物的救济,以便使他们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度过困难期。这些救助包括:专项的政策性救助如解决农村独生子女或双女户家庭困难,对年满60周岁的夫妇给予奖励扶助等,还有对民政对象长期的照顾与救助等2.家庭生活服务城市中的家庭生活服务有保姆入户服务,协助家庭照料婴幼儿、老人及专做家务。小时工,社区服务网点,家庭病床,便民热线等3.婚姻调解夫妻双方由于思想感情、性格、生理、社会等方面原因产生矛盾和纠纷,导致婚姻失调时,为改善夫妻关系,避免家庭解体,由相关单位出面调解,使双方相互谅解,解除因冲突而造成的紧张。4.家庭生活教育是一种具有预防和发展功能的社区教育。它通过讲座、宣传、娱乐性活动、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家庭和家庭成员预防和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家庭功能,促进家庭人际关系的协调,促进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5.有关家庭的主体活动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主题活动。“五好家庭”评比、平安和谐家庭建设等。(二)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1.城乡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救助,通常具有应急性和目标性。应急性表现在对突发灾害的迅速回应能力。目标性表现在其家庭救助工作通常采取项目运作的方式,事先制订明确的目标与规划,确定受益群体及数量,选定为达到目标而运用的各种工作方法,较为规范的管理、监测与评估模式,精心计算并经过审核的经费投入。2.家庭心理辅导它强调社会工作者与求助者间的平等关系;把握助人自助的原则,相信求助者自身有内在的潜质;提倡互助,协助求助者扩充支持网络。3.家庭能力建设(1)婚姻学校包括新婚夫妇学校、离婚夫妇学校等(2)家长学校包括父母家长学校与隔代家长学校(3)家政学校包括家政培训班、家庭服务员培训班(4)再就业培训是专门为下岗职工组织的培训第四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项整合性的专业社会工作。家庭的问题是多样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也应该是多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家庭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一)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个案工作即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巧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情感及物质支持的服务。目前个案工作较多地运用在学校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个案工作的目标是缓解和消除求助个人或家庭的困难与问题,调整心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个案工作运用与家庭中时,比例比较高的问题是涉及恋爱、婚姻、家庭(夫妻、亲子、婆媳)关系及家庭其他问题。(二)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群体内部面对面的互动,协助小组中有相似困扰的个人增强社会生活功能。目前小组工作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如社区开设的“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婚姻成长小组”、“亲子互动小组”等。(三)社区工作方法应用于家庭社区工作意在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共同参与,营造文明先进的社区文化,由此促进家庭生活质量。无论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都非常注重社区的资源与力量。通过社区宣传、社区动员凝聚起人气解决婚姻家庭服务。(四)社会工作行政方法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将此理念应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要关注有关家庭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出台及实施以回应社会变革中婚姻家庭的转变,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需要。二、家庭治疗(一)概念与流派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模式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精神医学界,20世纪50年代被社会工作和心理治疗界认可,并运用于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之中。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着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家庭治疗学派包括结构派、行为派、心理动力派、策略派等,后来,在社会建构、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性别敏感的家庭治疗、叙事治疗、寻解导向治疗等不同取向的家庭治疗出现。1.鲍恩的家庭治疗鲍恩是家庭治疗领域的主要理论家,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者,他在心理动力取向和系统取向之间架起了桥梁。2.结构理论的家庭治疗结构派的家庭治疗致力于使失功能的家庭达到结构性改变,通过改变家庭的动力和组织去改变个人及家庭。创始人是Minuchin,他应用于治疗的基本概念是一是家庭结构;二是子系统;三是界限的渗透性;四是权力和联盟3.沟通与策略取向的家庭治疗沟通派家庭治疗认为沟通应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第一层次是表面和内容层次,第二层次是后设沟通当第一层次的讯息与第二层次表达的面部表情与声调矛盾时,会发生问题。策略派家庭治疗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发展出了短期治疗的模式,诸如:“矛盾处方”、“维持症状”、“奇迹提问”等以解决问题为焦点的治疗方法。4.米兰系统派家庭治疗米兰系统派家庭治疗主要有如下主要的基本方法:(1)循环提问与中立(2)正向解读(3)恒定处方(二)家庭治疗的目标与范围家庭治疗的目标:(1)广泛且深入地评量家庭某特定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困扰之家庭因素,即评量家庭人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的素质(2)了解与促进家庭人员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3)了解与促进每一分子的角色扮演与角色功能(4)改善或解决家庭当前的交互反应关系上的难题。(5)促进家庭人员之间的发展功能(6)充分发展现代家庭生活应有的功能。家庭治疗对于各种精神异常问题、儿童青春期困惑问题及婚姻失和与家庭关系问题特别有效,此外,还可以用于家庭遭遇重大挫折困难等第五节我国家庭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一、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动(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简单化与多样化中国文化重家庭伦理,因此以前以血缘关系为轴心的家庭结构比较庞大。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频繁流动,活动地域的扩大,使得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简单化,核心家庭、丁克家庭出现。(二)家庭功能重心的转移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