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规定二、实验室常用试剂简介三、实验室事故预防及处理一、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规定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实验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1.1穿着规定1.1.1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1.1.2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其它毒性物质等化学药品操作实验或研究,必须要穿戴防护器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1.1.3需将长发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禁止穿凉鞋或者脚部暴露的鞋子进行实验操作,要穿有保护性的鞋子,防滑,防静电,防止实验溶液溅伤。1.1.4操作高温实验,必须戴防高温手套。第一节:实验室安全规定1.2饮食规定1.2.1禁止在化学品存放区吃东西、喝饮料、存放食物和饮水杯等器具。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1.2.2食物禁止储藏在储有化学药品之冰箱,冰柜或者储藏柜中,禁止使用实验设备做饭吃,烧开水喝。1.3物品领用、存储及操作相关规定1.3.1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之药品请在通风柜或者吸风口下进行操作。1.3.2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经导师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1.3.3废弃或过期溶液、药品、试剂等要标示清楚,置于指定位置存放。试剂、药品使用后的废液应收集于专用容器中,定期送交环保部门处理。2.1防火2.1.1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2.1.2要注意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的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2.1.3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2.2防爆2.2.1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2.2.2防爆措施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2.3防灼伤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3.1“三废”处理3.1.1废气3.1.1.1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3.1.1.2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3.1.2废渣少量有毒的废渣应包装放好,统一处理。3.1.3废液3.1.3.1对于废酸液,放到指定废液桶。3.1.3.2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3.1.3.3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3.1.3.4洗刷产生的废水,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3.1.3.5酸、碱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碱污水桶、经中和后排入下水道。3.1.3.6有机溶剂回收于废有机溶剂桶中,加盖密封,定期交与华农设备处。化学、生物实验常常伴随着危险,无论怎样简单的实验,都不能粗心大意。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使设备或人身受到伤害,同时精神上也会受到很大打击。若考虑不周,不仅会使自身受伤,而且还会危及他人,那么,应该竭尽全力防止事故的发生。为此,必须认真注意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第二节:实验室安全制度1.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2.值日人员对实验室的电源、火源、水源等方面情况要经常进行检查,并有检查记录。管理人员每周末要对实验室的电源、火源、水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并做好检查纪录。进行不定期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3.对压力容器、电工、焊接、振动、噪声、高温、高压、辐射、强光闪烁及放射性物质等场所及其有关设备,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4.对于实验室使用到的试剂、药品,需要建立试剂清单,在实验前查看。5.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的管理5.1.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危险化学品系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带有危险性的物品。5.2.危险化学品的申请及购置:凡需使用危险化学品,应提交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报告,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按规定使用。5.3.危险化学品的管理5.3.1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化学品,必须指定专人保管。危险化学品的领用,由专人持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报告和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化学危险品仓库办理领料手续,并做好详细的领料和使用记录。要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与安全措施,对存放地点和危险物品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的发生。5.3.2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负责人要经常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5.3.3危险化学品的空容器、变质料、废溶液、溶渣等应到指定地点予以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抛洒。5.3.4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做有危害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里进行。做放射性、激光等对人体危害较重的实验,应制定严格安全措施,做好个人防护。二、实验室常用的有毒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性质①无色无臭吸湿性液体。②是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③DMSO是一种透皮促进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毒性一般二甲亚砜对人体无毒。但是现代研究表明,DMSO可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中毒表现①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②皮肤:DMSO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皮疹及水泡一样。③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使用注意:①远离火源、禁止吸烟,不要吸入蒸汽或雾汽,避免其与眼睛、皮肤、衣服接触。②燃烧二甲基亚砜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氧化硫)。需戴上手套、呼吸器具。③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④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二甲基亚砜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丙酮(C3H6O)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特殊的愉快气味。•蒸气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易引起燃烧。•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中毒表现•流泪、畏光及角膜上皮浸润等眼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麻醉。•头痛、恶心、气促、痉挛甚至昏迷。•长期接触头晕失眠、意识减退。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输氧或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如果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氯仿(CHCl3)•性质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毒性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使用注意•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加热降解时可形成光气,能侵蚀塑料、橡胶。•纯氯仿对光敏感,棕色瓶中保存。苯酚(C6H5OH)•性质:白色晶体,氧化后呈粉红色。有毒且易燃,加热到80℃以上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物。•毒性:高毒类。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中毒症状:头痛、头昏、恶心、虚脱、呼吸困难、失去知觉乃至死亡急救方法:皮肤污染:由于苯酚能局部麻醉,所以皮肤的烧伤往往不能迅速察觉,以后会产生剧烈的灼热感。一旦苯酚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切忌使用乙醇。眼睛污染:苯酚溅到眼睛上,应该用流水冲洗约15分钟,并请医生帮助。使用注意:•重蒸酚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不宜使用制冷方式冷凝,否则会使苯酚结晶,从而压力上升产生爆炸。•建议重蒸酚充氮气保存。•酚溶液在4℃下迅速氧化,需-20℃储存。甲醛(HCHO)•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是一种致癌剂。•毒性:甲醛对眼和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症状:①吸入甲醛蒸气,有头疼、灼烧疼、流泪、气促、窒息感、气管炎等。吸入高浓度甲醛蒸气可发生喉头水肿或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②过敏病人可出现面部红肿、支气管哮喘等症状。使用注意:•含有甲醛的溶液应在通风橱内配制。•装有甲醛的器皿及电泳槽等应尽可能加盖严封。急救方法:•1.皮肤污染后用清水冲洗,再以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干净。严重过敏反应者,予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滴,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50mg/次,每日3次。•2.吸入中毒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给淡氨气吸入,吸氧。硫酸(H2SO4)•性质:无色、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毒性:剧毒性,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可造成烧伤,与其他物质(如纸)接触可能引发火灾。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使用注意:•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急救方法:•吸入: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皮肤: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浓硫酸对皮肤腐蚀强烈,实际操作应直接大量冷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甲醇:有毒,可致失明。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气。不要吸入这些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甲酸:有剧毒,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磷酸:高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硼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氢氧化钾:剧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溶液为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氢氧化钠:溶液有剧毒,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其他所有高浓度碱溶液都应以类似方式操作。三氯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硝酸:具有挥发性,操作时要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盐酸:有挥发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致命。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极大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乙酸:使用时要非常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大多数的化学试剂,都或多或少具有毒性,所以在化学实验室内,无论什么药品,我们都不妨把它们看作有毒提高警惕,勿使它们进入人体,因为我们虽然已经知道,有些药品是有毒物质,但是还有很多药品或新制成的化合物,也是有毒的物质,仅仅是它们的毒性尚未被人们所知道而已。三、实验室事故预防及处理3.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2)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3)毒物经皮肤表面进入人体3.2无机化学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