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工商联征集不符合科学发展现象汇总(我省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象)(2008年10月31日)1.思想不够解放,还没有形成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在研究谋划民营经济发展中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创新的思想和举措。有些干部对民营经济仍然心存偏见,不能旗帜鲜明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舆论宣传上,一些地方对民营经济主动宣传还不够,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面对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收入分配上存在的严重不公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部分社会舆论简单地将其主要归因于民营经济财富的迅速积累和积聚,从而导致不少人对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仍持某种异样眼光。2.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引导、支持和保护不够。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而目前由于政府职能并未真正转变,导致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引导、支持和保护不够。国务院关于“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中央有关部委、省政府和我省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这些政策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有些政策比较宏观,可操作性还不够强,难以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同2时,新出台的一些政策,还存在宣传不到位,企业不清楚、不了解的问题,在相关的投资、金融、财税、产业进入等政策上却没有相应的协调措施和配套政策,造成在各部门的执行中仍然是“两张皮”,制度保障不力。3.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政务环境还不够宽松。主要症结:一方面审批环节多、审批效率低的问题。据企业反映,有的项目往往需要加盖100多个单位公章,审批时限高达470天。虽然各地普遍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管事的不坐大厅,坐大厅的不管事”的问题。在一些行业还存在部门重复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收费项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尽管省政府三令五申,但由于制度的原因,“政府职权部门化、部门职权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经常发生,执法机构与收费行为之间的利益联系没有切断,使一些地方的执法机构乱收费屡禁不止,收费项目“杂”而“多”,大部分民营企业要应付三十多个部门,上缴50多种税费(其中大部分是各种收费),少数地方收费种类多达七十余种。另外,收费不规范,随意性很大,表现为收费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在一些部门中对待不同所有制成分表现的有亲有疏,对民营经济严厉有加。有一个跨省经营的企业,建设项目在我省需交费项目达50项左右,每一项都有政府部门的文件,而同一个性质的建设项目,在我省相邻的山东省,需交费的项目只有8项。同时,我省对民营企业收费的收支情况还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受政务环境的影响,我省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外迁到山东、北京、天津以及南方一些省份,这一现象在我省与山东、北京等交3界的地区和一些沿海地区尤为突出。4.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的政策待遇有差距。受资本、技术等要素限制和市场壁垒、政策堡垒的限制,民营经济的成长空间还受到相当的限制。有些地方的政策片面追求招商引资,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内外资,包括廉价土地、减免税收、简化程序、财政奖励等。而处在同一地域,数量和规模占绝大多数的本地民营企业,却不能享受到这些优惠和奖励,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5.市场准入受限制。尽管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民营企业有歧视性的规定,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着行业垄断、部门与地方保护主义,对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设置了许多限制。所以,在企业待遇上,是国企高于外企,而外企又好于民企,这是不正常的市场秩序。目前我省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以及传统的第三产业,这些产业领域都属于产品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已基本无利可图的夕阳产业,利润接近资本成本。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金融、邮电通信、公交运输、公共设施服务等大部分还处于以国有经济垄断半垄断状态。民营企业反映这些领域进入门槛很高,“非禁即入”的原则在我省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6.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沿海先进省份相比,我省银行业在机构数、资产总额、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创业难。目前,80%—90%的民营企业都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能够从银行获得资金支4持的企业不足总数的20%,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缺口。从间接融资来看,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复杂,而民营中小企业所需资金量少、频率高、时间紧,会导致单位资金借贷成本上升。同时,我省担保体系还不够完善,担保机构少、额度小,企业担保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大量民营企业的企业制度不成熟、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大银行很难解决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也导致银行不愿提供融资服务。从直接融资来看,目前主板市场主要为国企改革筹集资金服务,上市融资门槛高、成本高,而能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数量也极为有限,民营企业利用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空间十分狭小。7.对中小纺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注不够。中小纺织企业面临主要困难:人民币升值不断提速,从紧货币政策未见丝毫松动,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成本升高还在继续,出口退税又有所下调。这些因素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仅仅在半年的时间里,一大批纺织企业生产经营就受到了严重影响,亏损、破产、珠三角、长三角数以千计的出口企业倒闭。纺织行业是民生产业,在增加就业、促进农村生产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事关大量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不应成为减顺差、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牺牲品”。政府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继续支持纺织这一民生行业的发展,让企业有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内销市场的时间,扶持企业度过结构调整阵痛期。我省是一个纺织大省,寻求稳定应首当其冲。58、限价政策制约企业产品发展。河北正元化工集团生产的“正元”牌尿素既是国家免检产品,同时还获得河北省优质产品和畅销品牌等称号,“正元”牌尿素增产的粮食约70亿斤/年,可解决2000万人口的口粮问题。对河北农业、粮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目前河北省在化肥销售中仍在执行三年前制定的尿素限价政策。相比生产成本:煤炭价格比三年前上涨约一倍,而技术改造、基建所必需的钢材也由3500元/吨上升到了6000元/吨,纯碱上涨了约500元,加上运输、人力成本的大幅上涨,化肥生产已处于亏本经营的边缘。为降低成本,正元集团在近两年,连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但仍不能解决限价政策下的成本上涨过快问题。因此省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合理的限价政策,同时给予化肥生产企业更大的政策优惠,保障河北的粮食生产。9.在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上有差距。在信息方面,应当及时把党的政策以及政府的声音传递给企业,使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共享信息资源,解决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的状况。为此,应按照今年5月1日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完善信息发布机制,非涉密、可公开的信息以及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等都应及时上网,保证信息的完整、统一、准确、权威和社会公众有便捷的获取信息渠道,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的社会环境。10.政府在民营企业的整合的引导和支持上有差距。对6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有以及中小规模民营或多种所有制企业,政府应采取明确的态度,积极支持所选择的龙头企业按照市场化手段,采取企业自愿方式进行整合。选择优势企业为龙头,首先对整合的现有的存量进行分类筛选,确定其中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通过支持优势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装备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档次,壮大核心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优先解决其历史遗留问题,使新建产能项目尽快合法化,以使新组建集团轻装上阵。11.政府在为民营企业报务的职能需要转变。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服务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以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为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促使各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管理职能上,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提供良好的平台。12.帮助民营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存在差距。政府的有关人事、教育部门应对企业需求进行调查,按企业实际需要设置专业,采用严进严出的方式培养合格人才;对于企业自主培训的,政府应在经济上给予扶持或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劳动部门或行业协会应在员工培训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协助企业做好提高员工劳动技能的培训。劳动技能鉴定部门也应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员工进行劳动技能的鉴定,这样更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也增强了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713.政府加大扶持塑造企业品牌的力度上有差距。从各地的经验来看,品牌的建设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政府应该从资金、人才、科技、政策、宣传等各个方面给企业以有效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比如可以对品牌发展建立专项资金,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资金上的支持。为加强对企业以及社会大众对品牌的认知度,政府可以组织宣传、培训,使企业家深入了解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好处。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对于违法侵害他人品牌的行为进行严惩。同时应形成推动品牌建设的合力。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供应、环保、科技、外经贸、知识产权保护、价格等政策上给予创品牌企业倾斜和扶持,全方位地培育建设各类企业品牌。14.对知识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一些科技创新发明,申报国家级奖励,但省里相关部门却没有任何反应,不鼓励、不支持,导致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受挫。15.为民营企业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有差距。一方面,由于某些方面条件的缺欠,民营企业很难受到人才的青睐。另一方面,因为择业观念的滞后,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生又不愿到民营企业屈就,造成了社会上大量人才找不到工作,而民营企业又面临人才短缺的现象。16对物流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国民经济越发展,对物流业的要求越高,物流的市场潜力越大。省政府应成立全省物流企业协会。物流协会可以根据我省经济特点,研究我省物流业的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规律,协调解决物流企业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集中省内较成型的物流企业为全省及全8国的优势行业搞物流服务,把物流业建成我省除资源优势外的又一个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17.完善农业产品优惠政策上有差距。国家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同时允许从事农业产品收购或以农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在收购自产农业产品时,向收款方开具收购发票。此政策对鼓励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地对农业初级产品的概念理解不同,解释也不尽相同,对农业产品自产者与经营者也难以准确界定,造成地区之间、不同纳税人之间的政策执行差异较大。为了更好的执行国家的富民政策,我省应增加对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基本表述,有必要列举初级产品的生产工序并以此作为判断标准,凡是未改变外观形态的农业产品,包括农业生产者初加工的农业产品,一律视同自产农业产品。同时,对农业产品优惠政策进行细化,统一规范,减少各地自由裁量权。当前各省在执行此政策当中标准不一,为促进公平竞争,应减少政策当中的弹性因素和模糊因素,增强可操作性。18.建立发展我省企业家培训和管理体系上有差距。政府有关部门或工商联组织牵头,建立省、市两级企业家培训机构,并力争建立一到两家企业家“孵化器”,为企业家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讲堂,实战演练的“战场”,投资创业的“基地”,使之成为培养企业家的“黄埔军校”。努力打造一批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企业家队伍,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建立并强化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上有差距。继续在民9营企业家中评选出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树立我省企业家的标杆与品牌。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经营业绩好、竞争力强、社会贡献大,诚实守信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宣传。及时向社会宣传报道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彰他们的优秀业绩和典型事例。增强社会对民营企业家的认同感和民营企业自身的光荣。通过舆论倡导,典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