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和圣经看中西孝道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论语》和《圣经》看中西方孝道文化摘要:《论语》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而《圣经》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圣书。本文通过对它们中体现的孝道文化进行比较,求同存异,客观科学的评判和吸取本族和异族文化。关键词:《论语》《圣经》孝《论语》和《圣经》分别集中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其中的孝道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孝道是一种道德现象,它以家庭组织之中的血缘亲情为基础,然而又超出于一般意义上的亲子感情之上。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孝道也存在不少差异,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孝道的本质,取长补短,促进中国孝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中西方孝文化比较(一)中国孝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方方面面,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儒家所谓的孝,是通过延续族类生命以使个体生命达到永恒意义上的孝,即生命不死意义上的孝。儒家把不死之愿望、永生之愿望主要寄托在子孙的延续、血脉的长存上。孔子提出了“孝为仁之本”,而儒家思想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可以说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中国孝文化对孝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孝与顺的一致。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还强调“顺”,即顺从父母的意愿,孔子对孝的简洁解释是“无违”,儒家所提倡的“孝”从本质上说来,就是服从长上的意志。中国孝文化有着更为重要的政治内涵。“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还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开头在《学而》中就提出君子孝悌为道之本,仁之本。人生在世要树立并且遵循仁义道德,孝试至高无上的品德。“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证。奚其为为证!’”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就是为政。可见,孝被视为“至德要道”,就是将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和睦,社会的稳定,君王的治国为政联系在一起,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个人道德品行建立的根基。“孝”本是规范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伦理道德,主要指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家庭伦理的范畴之一。在统治者看来,忠孝观念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无论家与国,其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以孝治天下”成了历代君王成功施政的经验总结。可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孝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敬养父母,已经明显地扩展和泛化了。“孝”已经同时向个体道德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它起源于个体道德修养,贯穿于家庭中赡养父母和家庭和睦,终于进德修业,对国家和社会履行职责。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之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但仁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普遍原则,必须有入手处,这就是孝。孔子将孝与人生最高原理的仁连接到一起,使之成为“为仁之本”。在孔子看来,“仁”的实践完全是个人自觉的行为,而奉行孝道就是“为仁”的起点。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孝悌,则“犯上作乱”者就会少。社会道德风尚就好了,社会秩序就会安定,达到“天下归仁”。可见,仁义是孝的终极目标。(二)西方孝文化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这三大源头后来融汇起来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因此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必须研究一下《圣经》。《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很多西方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亦源于此。根据《圣经》中记载,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谨守遵行的戒命,其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圣经》中的孝道“爱上帝”和“爱父母”是相合的。“爱父母”是“爱上帝”的自然延伸,“爱上帝”要通过“爱父母”的行为来表现。所以,《圣经》中讲的与父母的孝亲血缘关系是建立在上帝之爱的框架上。《圣经·诗篇》:“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对父母的孝最终是对上帝天父的孝,孩子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父母是孩子的管家,替上帝来管教和训练子女,孩子最终属于上帝的。因此,对上帝真诚的爱必定唤起对父母的爱,离开对父母的爱也谈不上对上帝的爱。人由上帝所造,上帝如同父亲关怀儿子一样,对待每一个人。圣经之孝道是一种契约之爱,人对上帝的孝源于上帝对世人的爱。(三)中西方孝文化比较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渗透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地方都以孝而闻名,孝子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但是,西方的孝文化却远没有达到如此之地步,不仅没有什么地方以孝而闻名,也没有哪个地方因孝而引以为荣,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中国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孝在家庭中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行为和态度上。在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中,父母在家庭中是绝对的权威,服从父母被视为孝顺的一种体现。孝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持一种社会和谐秩序,即对于长者和统治秩序的敬畏和服从。在西方,孝主要并不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之中,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宗教文化中。西方的孝文化也没有多少社会意义,而其家庭意义仅表现为对父母的尊敬,这种尊敬也并没有导致对父母的服从。西方人强调独立,强调在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平等。中国人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在子女身上的付出也是最大的。而西方人一旦已经成年,都会努力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的付出。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般也要把父母接到身边。而西方人就绝不会这样,他们为了事业不会考虑父母,也没有必要考虑父母,而且西方人并不像中国人这样有故土情结。二、中西方孝文化差异原因分析中西方孝文化的不同在于文化差异。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最适宜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群体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个人价值依赖于社会和他人,把个体看成是社会的一份子,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以集体利益为重。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由于多山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生存环境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并生活在城邦中,经常迁徙和流动。西方文化强调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个体本位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群体本位使中国人时刻把自己看作是某一集体的一员,体现在家庭中,就是每个人都很看重家庭,都很注重以亲子关系为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个体本位使西方人更加看重个体的价值,认为社会价值在于每个个体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虽然与《论语》同时代的《圣经》已经有了最早的关于孝的阐述,但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在家庭中得到发展,更没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同。三、结语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孝文化截然不同。这些不同源于文化差异。但是在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中西方的孝文化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