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后果,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经济建设,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全面理解科学的发展观自学互助阅读教材自行完成练习册上课前预习和知识积累部分并按要求在教材上进行标注1、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原因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措施白色污染土地沙漠化:过度采伐树木,造成环境生态破坏浙江的雾霾天气水污染:生产产品,同时把污染排放到空气和水中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探究:“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不对?中国癌症村地图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树立科学发展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树立科学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2)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3)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全面发展2、协调发展3、可持续发展我国东西部教学条件差距惊人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5年,城乡消费差距令人震惊!我国的教育、医疗事业与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协调(4)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F、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2)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却靠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1)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材料一: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材料二: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当年,我国消耗石油3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8%;消耗原煤21.4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9.6%;消耗粗钢3.5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1.8%;消耗水泥10.5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47.7%。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2)要求: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重要性: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不是胜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1)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