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讲课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分爆发、扩大、转折、结束四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人们并没有吸取这一教训,仅仅过了20年,又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爆发了,人类又一次经受了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的洗礼提问:什么叫法西斯?法西斯这个词来自拉丁语的Fasces(束棒之意),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最原始的口号是Strengththroughunity(力量源自团结)。法西斯主义最典型的概括就是“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法西斯标志人物介绍•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1945年),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法西斯国家代表:德国、意大利、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反法西斯国家国家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军民伤亡2000万人----------------20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3500亿美元1500亿美元1000亿美元法西斯国家国家德国日本意大利投入兵力1700万人,占21.5℅970万人占12.8℅-----------伤亡1170万人216.1万人100万人财产损失3000亿美元10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罪恶的日本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在中国推行“三光政策”、实施细菌战、使用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1938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使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版权所有:深圳华人教育有限公司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德国苏联祸水东引纵容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慕尼黑会议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思考题地图阅读材料材料1捷克斯洛伐克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力排在第七位,并在意大利之上,绝非弱国。材料2德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可布置43个师,而捷当时有45个师,近百万人。材料3捷同法国有着同盟关系,有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重要的军事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材料4我们对一个在强大的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张伯伦1)根据材料1、2、3,概括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2)根据材料4,分析英国政府的态度。《慕尼黑协定》的签署“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德军开进苏台德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苏联“自保”“荒唐的伴侣”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思考:希特勒所说的“西方”、“东方”分别指谁?由此可见,他的战争计划是怎样的?波兰英法等苏联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德国突袭波兰(1939.9.1.)惨遭德机轰炸的波兰城镇希特勒在华沙举行阅兵式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敦刻尔克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东方战线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奇怪战争又名“静坐战争”实质: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材料一: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波兰灭亡的原因。波方:德方:英法:苏联: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探究一: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波兰落后的骑兵德国的空军部队“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材料二: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而英法拥有lOO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这支行动缓慢的军队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的地区。被法国人视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德国意大利1940.6不宣而战波兰1939、9闪击法1939、9宣战英荷比挪丹西线攻势德国敦刻尔克大撤退40年7~9月不列颠之战第一阶段——二战全面爆发(1939.9—1941.6)不到一个月灭亡版权所有:深圳华人教育有限公司1940年6月14日法国投降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是什么?1.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2.战略战术落后,重守轻攻(马其诺防线)3.临战指挥落后,无法形成统一力量抗敌4.与英、荷、比军队缺乏有效的配合东侵奥捷波北上占丹挪西荷卢比法匈南希保罗控制欧洲后进攻莫斯科版权所有:深圳华人教育有限公司二战初期的欧洲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大战战况:法西斯德国发动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东欧波兰北欧挪威丹麦卢森堡荷兰比利时西欧法国英国奥地利捷克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南欧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轴心军事同盟正式建立德国突袭波兰双方投入兵力及伤亡比较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或武器伤亡被俘(或失综)兵力飞机坦克德国160万2000多架2800辆4.1万3400(失)波兰100万400架870辆20万70万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闪电战:特点:古德里安“闪电战”创始人进攻性、速决性、以夺取制空权为先等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1940年4月德军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5月德军首先对荷兰、比利时发动进攻,荷兰、比利时先后投降德国进攻法国的作战方案黄色方案是一战德国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的翻版,将主攻方向置于战线右翼,通过比利时对法国发动进攻。曼斯坦因方案将原主攻方向改为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击的助攻、佯攻,而把真正的主攻方向置于战线中段的阿登山区,使用强大的装甲部队突入法国平原地区,切断英法联军南北两个集团的联系,并包抄至英吉利海峡,在法北部歼灭联军主力。特点:新奇大胆,出奇制胜马奇诺防线阿登山区法比边界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27日英国开始的“发电机计划”,动用了8500艘船只,经8昼夜撤走了33万8千226人,其中2/3是英军。此役中动用了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各种船只,包括驱逐舰、海峡渡船和私人游艇。战争不是靠撤退来打赢的,但这次救援行动却也包含了胜利。——丘吉尔——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建立了维希政权。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德国占领法国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是什么?1.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2.战略战术落后,重守轻攻(马其诺防线)3.临战指挥落后,无法形成统一力量抗敌4.与英、荷、比军队缺乏有效的配合法国:2、长期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国民心涣散,士气低落。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也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1、军事理论落后和指挥失当。重守轻攻,无视新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战术。3、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德国:1、采用了曼施坦因方案,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战略得当)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西线)3、德在战术上具有先进性(闪电战)后语:波兰与法国的迅速败亡,无不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但与波兰用骑兵对付德国坦克所不同的是,法国的落后主要体现在观念上。这种落后并不十分直观,但因其潜移默化的特点往往显得更加致命。这就使貌似强大的法军在战争中显得不堪一击。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探究二: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战争史上,还从来不曾有如此多的人(英国人民)从如此少的人(飞行员)那里得到如此大的好处。——丘吉尔在国会讲话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了。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皇家空军。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向英国投弹6万吨,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100多万栋房屋被破坏。英国以及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1733架,英德双方飞行员的损失比例是1:6。1.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没有达到作战目的?英国方面:德国方面:⑴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⑵政府抵抗决心坚定;⑶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⑴打击了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⑵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⑶为后来第二战场的开辟和盟军反攻提供根据地;2.不列颠之战造成的影响空军处于优势,但在他国领土作战,且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探究三:不列颠之战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1941.6——1942)1、苏德战争爆发(1941.6—1945.5)2、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1945.8)3、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1)扩大一、苏德战争爆发初期(1941.6—1941.12)莫斯科战役:时间:1941、9——1941、12意义:是德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闪电战”的破产。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初期失败,坚持战斗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黑海苏联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芬兰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希特勒最近的自画像:在欧洲胜利冲昏了希特勒的头脑,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君主了。南方集团军中央集团军北方集团军——表现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希特勒《我的奋斗》1、背景◆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希特勒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具备哪些有利条件?(1)必要性: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2)可能性:①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后匈、罗、保三国相继加入轴心国;②德国先后征服南斯拉夫和希腊,保其右翼和后方安全;③初期全部或部分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使德国拥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2、结果(1)苏军初期失利,损失惨重;(2)苏军仍坚持抵抗材料一: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被摧毁于地面。到11月,德军对苏军实施了六次大规模包围战,苏军被俘人数超过了200万。苏联失去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和7000多万居民。探究一:苏军初期失利的原因①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肃反运动)②领导人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③防御思想不当,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材料二:二战初,苏联失利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大批优秀指挥员在大清洗运动中丧生,使苏军战斗力受到严重的削弱;临战之前,尽管多次获取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苏联领导人坚持认为德国在打败英国前不会侵略苏联,因而没有做充分的临战准备;苏联的防御战略思想不当,把主要兵力和军用物资配置在国境线附近,致使战争一开始,就遭到德军闪电战的沉重打击。前线防线一旦被突破,就很难组织纵深防御。内因德国拥有强大军事力量,采取闪电战,准备充分。外因材料一:我们曾估计敌人大约有200个师。现在已经查明仅有番号的就有360个师……他们的武器

1 / 1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