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题7、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契机的意识和把握契机的能力。答:“知而不行,言而不信”是目标学校德育的尴尬现状。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让我们的德育落在实处?从一个班主任的角度而言,我以为途径之一是选择好德育的契机,唤醒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选择德育的契机并进行有效工作呢?听其言,观其行,因势利导。班主任,对寻找和把握德育的契机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要在与学生的密切交往中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搜集、筛选、分析来自学生的大量信息,寻找到德育的“支撑点”,并通过组织恰当的活动,力争放大这个点的效应,增强德育的实效。综上所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寻找和把握德育的契机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要在与学生的密切交往中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搜集、筛选、分析来自学生的大量信息,寻找到德育的“支撑点”,并通过组织恰当的活动,力争放大这个点的效应,增强德育的实效。8、班主任协调好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的重要性答: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其中的学生个体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过来,班集体和学生个体成长的好坏又不全取决于班主任,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那样: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在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对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教师不仅仅是班主任。所以可以说任何学生的成长,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那么这份集体力量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协调得如何。由此可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协调好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9、班主任怎样利用往届生这个“资源库”:在长期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努力做德育的有心人。我坚持积累德育资料,建起了丰富的德育资料库。其中一项内容是德育采风资料,它包括介绍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文章、当代优秀青少年的材料、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史料逸事等等。这个班会有特殊意义,关系到新生树立苦学、善学好学风的重大问题。我借助往届同学的笔记本,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试想如果没有往届同学的笔记本做助手,我两手攥空拳,结果又会如呢?所以我想每个班主任都应筹建自己的德育资料库。10、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我们往往把难以教育与管理的学生称为“问题生”,称为“畸形儿”。结合你的教育实践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答:说到“问题学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对“问题学生”有个正确的理解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他们是与同龄人、同集体其它成员相比较而言的。2、他们是集体中绝对少数的学生。3、他们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在某个时期,某个问题上,思想遇到了困难,一下子难以自拔,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反常,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而这一切都是难免的。11、主题班会课是班级德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有优秀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会课,在这样的时空中,往往会开展若干主题活动。如,共商对策,解决班级问题;开展对话,达成心灵交融;汇聚信息,打开一扇视窗;纠偏导正,净化舆论氛围;明辨是非,坚定核心价值;树立榜样,振奋全员士气等等。请你谈谈你的班会课中班级文化建设(或班级建设民主化)的做法。答:A、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级标志。B、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C、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学生自主管理班级。12、马卡连柯曾说:“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互相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如何形成这有这样的集体?有赖于班主任积极、合理、科学的作为,请举例谈谈具体可采用哪些策略(三个以上)。答:A互相信任共济集体大智慧B互相搭台共树教师好形象C互相帮助共谋学生好成才D互相补位共提教育好素养13、我们都很喜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教育孩子的故事。他用第一块糖果奖励孩子守时,第二块糖果奖励孩子尊师,第三块糖果奖励孩子正义,第四块糖果奖励孩子自省。原本一场雷电交加的批评,变成了一场甜蜜的邂逅。这样的教育多好!让孩子在温馨的谈话氛围中觉醒。我们很多班主任都努力践行陶先生的思想,在使用“糖”式教育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障碍,也收获了一些经验。请你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的体会。答:平时,我总是把“尊重学生”挂在嘴上,然而我每次都民主地公平对待学生吗?我真的很惭愧。尊重是相互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与教师一样的人,他们虽然年龄比我们小,但是,我们怎样对待他们,他们也会怎样去对待我们,教育应该公平公正,应互相尊重,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听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我门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换一种方法了,老师不能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学生疾言厉色的训斥,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孩子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唤起他们心灵深处自我矫正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扶持学生。反思自己,我也深深的体会到,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陶先生给的四块糖果,并不是普通的“糖果”,而是“精神糖果”。陶先生在给糖果的过程中,他与那个学生的心理差距也在慢慢的就拉近了。对方不会感到有心理压力,那个学生也感觉到,老师批评他是为他好,所以他乐意接受批评。因此,作为教师要向陶先生学习,学会给学生“精神糖果”。要正确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要想到他们是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一言一行。我们应像陶先生那样,细致观察,多动脑筋,精心“备课”,在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基础上,创设意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现出精湛的教育艺术!14、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的,所以,班主任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他做教育的姿态。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反复性,任何教育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教育中的反复,是对一个班主任最大的考验,过了这一关,才能迎来事业的辉煌。应对教育中出现的反复性,你是怎么做的呢(举例谈谈)?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为解决这些学生的问题教师们花费的精力也是最多的,所以作为一校之长,我不能一味地埋怨和指责教师。在此,我想就如何面对这些学生,谈点自己的观点。1、细心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必须在非常细致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做到对症施教,力求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的教师在这方面就不是很讲究,他们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教育方法一般都比较简单,缺少“把脉”的过程,有的甚至不顾学生的尊严,尽在学生的“伤口”上撒盐。试想,我们用这样的心态来教育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2、耐心等待。我们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发展的人来看待。因为无论是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还是从精神属性来看,学生都是不成熟的,也是不断发展的。不管是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是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幼稚和不成熟性。正是基于这一点,学生会常常犯错误,有时是屡改屡犯的“低级错误”。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只要学生在努力改正,我们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而不是经常拿他的过错说事。“人恒过,然后能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是,学生改过总会和教育者的期待有一段距离,有时甚至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的信心往往顿失。如果此时,教育者能用一种理性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的错误,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宽容的姿势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1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保护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请你谈谈作为班主任怎样做更有助于教育艺术性的提升。1.文献研究法: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水平、成果和最新状况,这是课题研究的立足根本和强大的理论支撑。2.教育调查法:采用谈话、问卷了解、信息采集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摸清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班主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气象、新特点,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实验计划的制订、课题的分析研究提供准确而具体的第一手材料。3.行动研究法:在自然条件下让班主任进行亲身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并在实践中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丰富评价体系的内容。4.案例研究法:抓住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进行深入研究,以点带面,探索适应不同层级的老师和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发展模式,从而发挥教育的最佳功效。16、班级管理作为学生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同样也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班级中同学与同学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步发现在兴趣、活动方式、为人处世等方面相似或相容的对象,形成伙伴关系,并逐渐发展成为小团体。管理班级中的这些非正式组织和小团体,是班级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是运用什么策略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是客观事实,也是极为正常的社会现象。教师既不能对些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甚至走向歃血为盟结拜弟兄的小团伙,类似黑社会团伙,成为班级建设的破坏势力;也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统统标以“反班级”的标签,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或手段,一棍子打死,必欲除之为快,而忽视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事实上,任何企图将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消灭或拆散的想法和努力都是愚蠢的、徒劳的,也是不可能奏效的。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和社会群体心理心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意义,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它们发挥积极作用,合理利用它们为班级教育目标服务。其次,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既肯定其合理性,又不要任其在班级中居于支配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组织丰富的健康的有益的班级活动,搞好班级建设,吸引全体学生围绕在班级集体的主要目标之下,增强班级凝聚力。再次,重视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作用,着重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和转化工作,使他们成为教师的朋友、伙伴和工作助手,成为班级的骨干力量,带动和引导全体学生为实现班级总体目标而努力。最后,教师就加强与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分析不同学生的情感需要,注意调整学生的角色地位,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自我定位,增强其成就感、价值感,对班级产生认同和归属,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团结进取的班级集体才有可能真正形成。17、教育无小事,关注细节是每个成功班主任的经验之一。一个细节,可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一个细节,可能是一次难题突破的关键;一个细节,可能是师生情感化冰的一缕阳光,关注细节可以举重若轻,破解痼疾,让班级管理如鱼得水,彰显特色。请你结合带班实际,分享一、二例抓细节促管理的好做法。一、见微知著,从细节中认识学生古人云,阅人以微,说的是看人要从细微之处去认识。一个学生初到学校便主动与同学打招呼,说明他热情好交际;一个学生郁郁寡欢、独来独往,一定有什么心事或者来自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一个学生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说明是个懒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班主任要能见微知著,才能因势利导,管理好班级。二、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如果教师总是衣冠不整、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这样的教师怎能为人师表呢?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