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联系发展矛盾(全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秘,还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物质意识决定能动作用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唯物史观思考阅读:1.朱熹认为,决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心的好坏,人的本心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2.历史是由杰出人物的意志所决定的以上观点犯什么错误?历史唯心主义或者唯心史观以往社会历史理论会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人类社会人的活动(有意识)社会存在支配没有追溯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养育人类的草原繁华的城市恬静的农村繁忙的工业生产政治艺术、宗教风俗习惯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见87页相关连接)A.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A.邓小平理论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生产力E.“三个代表”的思想F.自然地理环境G.文学艺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2014年流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且行且珍惜我是XX,我为自己代言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土豪,让我们做个朋友吧帮汪峰上头条中国大妈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女汉子•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道理?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盲流打工仔、打工妹民工城市建设者北佬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010年10月4日,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D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每个人的社会意识是否相同?城里的孩子真是好,有高楼、小车和电脑,还能天天上学,吃汉堡,幸福享不了……山里孩子真是好,有高山、白云和小鸟,可以不上学,不用辅导,幸福享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一个残废!真美!有伤风化!从事的职业不同不同职业的人,思想有所差异,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今天,为什么会存在落后愚昧的思想?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破坏性影响。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D.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答案]B•2.中央电视台曾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社会意识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注意: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名词解释生产资料生产力: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注意: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产品如何分配人在劳动中的地位最根本的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手推磨”和“蒸汽机”代表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封建主”与“资本家”则代表社会所采取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状况。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②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适合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②不适合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人民公社制度----吃大锅饭----分配不公---挫伤积极性------农业发展慢-----农民难致富。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首创对土地实行“包干到户”------农村发起全面改革,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0年后,中央总结福建、江西等地“分山到户”的创新实践----,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允许农民经营的土地实行有偿流转,------成立各种农业合作社-----建设家庭农场。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突破中完善,极大解放中国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走上致富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约几百万年)(约3000年)铁制工具(约1163年)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约230年)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规律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活动方式、思想方式。1.为什么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2.为什么要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生产资料公有制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E按劳分配制度F大机器生产G人民代表大会制度H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I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济基础。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2014年10月23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我党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决定反作用决定(性质、变革)反作用(促进、阻碍)结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它却只存在了15年!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期延续下去,但最终还是挡不住历史车轮。(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2)实现方式: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我国社会主义改革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在人类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1.“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