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第一节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一、发展过程中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一)自然运动是自在形式,社会运动是一种自为形式。1、自然运动的自在形式:以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方式存在着,发展的必然性通过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活动为自己开辟道路。2、社会运动的自为形式:运动的主体是人,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运动的,任何社会规律的实现都是离不开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二)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即自然发展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1、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自发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们的交叉力量作用的结果。2、从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来看,自然发展规律形成于自然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而社会发展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3、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出来的;而社会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也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4、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而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动力学规律提示的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一一对应的确定的关系,它指明一种事物的存在必定导致另一种确定事物的发生,偶然现象可以忽略不计。统计学规律揭示的不是事物之间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所以自然科学可以准确地预见自然事件的发生,而社会科学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三)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1、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个人愿望与个人行动的冲突构成社会发展的“合力”,并形成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因为:A他人活动制约某人活动,他人活动是制约某人活动的客观条件;生产关系对个人活动的制约。B前人活动制约后人活动,前人活动是制约后人活动的客观条件;前人创造的生产力对后人活动及其关系的制约。C他人活动在某人活动之外,前人活动在后人活动之外,因而它们都具有非选择性,即不以某人、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一)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指社会活动具有规律性。1、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原因;2、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性;3、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社会运动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请分析:在人类历史中,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东西,不可重复,因而不存在规律性,更谈不上发展的决定性。答:1、这个命题是错误的。2、该观点用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3、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4、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是也不可能是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依次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性1、历史选择:是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2、每一个民族作出一定选择的特定原因。A取决于民族利益。B取决于交往。C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三)历史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1、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2、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3、人们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从纵向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社会运动总是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二)从纵向看,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性就在于,不同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1、西欧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帝国后,越过奴隶制,从原始社会直接走向封建社会2、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大洋洲也如此。(三)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民族的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也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历史阶段,但它的历史运行路线不可能是同人类总体进程逆向的。(四)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横向上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第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其适合生产力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其不适合生产力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B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C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应,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又可表述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及其变化发展B上层建筑能动地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其一,在服务方向上,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其二,在服务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政治上层建筑用强制手段,观念上层建筑用非强制手段)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其三,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又可表述为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具体展开,它们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3、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二)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到的矛盾是根本的矛盾,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开始的。(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运动,而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1、分工与生产力直接相联,具有生产力属性。A分工使统一的生产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的部分。B分工是工具和劳动者的具体结合方式,是工具水平和劳动者水平的综合表现,是生产力水平的表现。2、分工与生产关系相联结,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A分工是生产过程中人与工具的结合方式B分工是人与人的结合方式(四)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中介1、政治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但是在人们的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起来的。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五)社会心理是经济基础与观念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中介。三、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什么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阶级斗争能推动旧的社会形态过渡到新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质变。2、阶级斗争还可推动阶级社会中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三)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四)阶级斗争的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第三节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一)科学及其特点1、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2、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3、科学的特点:A客观性。科学是一种客观真理B实践性。C逻辑系统性D发展性。4、科学活动的本质特征A科学活动生产精神产品B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C科学生产的劳动方式带有明显的“个体性”D科学活动具有不可强制性(二)技术及科技一体化1、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2、科技一体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A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B现代科学研究和发现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C科学的物化速度越来越快18世纪照相机用102年、蒸汽机用100年19世纪:无线电广播用90年,电动机用57年,电话机用56年,真空管用35年,柴油机用19年20世纪:电视机用14年,原子弹用6年,晶体管用5年,太阳能电池用2年,激光器用1年(三)科学革命、技术革命1、科学革命:指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发生了质变和明显的断裂,传统知识、理论、方法发生了重大危机,一系列发现导致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建立。2、技术革命:指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发生质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方法、能力产生了飞跃。3、近代以来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A、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于18世纪60—70年代发生在英国,到19世纪30—40年代基本完成。以后美、法、德、俄、日相继完成。以17世纪牛顿力学和18世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B、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和发电机的生产、电力的应用为标志。C、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中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为标志。二、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标志—以六大技术群体的崛起为标志1、信息技术群体,包括微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光电子、卫星通讯等;2、新材料技术群体,包括非晶态、多晶薄膜、碳纤维、结构陶瓷、记忆合金、分离膜、超导体等;3、新能源技术群体,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4、生物技术群体,包括微生物、酶、细胞、基因等;5、海洋技术群体,包括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水养殖;6、空间技术群体,包括空间探测、空间工业,航天运输,空间军事等。(二)微电子技术在六大技术群体中居主导地位,因为:1、它最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特点和要求。现代化生产的特点:复杂化、精确化、系统化、高速化。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自动化、科学管理。2、它对其它技术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和渗透性。A、据国外统计,电子计算机的用途已超过6000种B、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65%都与微电子技术有关。C、据日本调查,平均每个日本家庭有微处理机100个,大量用在各种家用电器和其他消费品上。3、它的开发投资小,见效快。(三)、世界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对产业结构的冲击—传统产业不断衰退,“知识密集型产业”日益增长。某些发达国家第二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产业)超过了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农业)与第二产业(工业)的总和。2、引起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脑力劳动者的人数超过体力劳动者。3、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20世纪初,世界大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