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张嫣1388513220056019450@qq.com一、史前史与传说时代1、中国古人类进化链旧石器铜石并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200万—1万年1万年—4千年4千年-------猿人真人现代人采集渔猎燧人氏畜牧伏羲氏农耕神农氏产食革命:居住变革:有巢氏2、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禅让”传统?神话传说隐含了怎样的历史信息3、史前文明的分布黃河流域-小米文化区(1)磁山文化(2)仰韶文化(3)龙山文化(4)裴李岗文化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区(1)河姆渡文化(2)良渚文化4、史前文明的代表及其特点裴李岗文化石磨盘、棒扁平石铲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陶瓶、尖足瓶、鹰鼎半坡遗址半穴居河姆渡文化最早的稻作遺蹟干栏式建筑骨耜陶器5、国家的雏形人头形铜匕首石磬玉璧玉琮财富集中,产生贫富差距阶级分化城墙出现原始宗教产生战争国家雏形的表征:二、王朝出现——夏商周1、探索夏文化(1)、夏的起源存在时间: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史记·夏本纪》:14世17王,约400年起源地:崇山(即嵩山)(2)、二里头文化发现:1953年,河南登封县玉村1962年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年代: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600年分期:4期121、陶盉32、深腹罐3、三足盘4、乳钉纹青铜爵455、三足铜鼎嵌绿松石兽面铜牌刻画符号1号基址2号、6号、11号基址二里头宫城遗址模型1号基址复原图及模型二里头遗址分期示意图(3)、从“大同”到“小康”“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天下为家”的社会尧舜禹伯益启皋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孔子:“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孟子:“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夏朝制度:2、商王朝的兴盛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开始(1)、商的起源活动区域:黄河下游黄帝帝喾颛顼契尧舜禹汤启鲧14世,四五百年(2)、重要城址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南安阳殷墟——盘庚迁殷偃师商城4号宫殿挖掘现场及4号宫殿复原模型郑州商城遗址示意图妇好墓即塑像(3)、商王朝的建立成汤败夏桀于鸣条之野盘庚迁殷武丁中兴(4)、商朝文明——青铜器、甲骨文(5)、商朝行政制度贵族官吏:“内服”(王朝官员)“外服”(诸侯)管辖区:直接管辖区:“大邑商”、“天邑商”、“大邑”间接管辖区:“四方”、“四土”3、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1)、周的起源弃(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季历姬昌(周文王)姬发(周武王)姬旦(周公)(2)、周王朝世系及周王朝的建立幽王12王,257年豳周原(岐山)丰镐宗周(镐京)成周(洛邑)都城的迁徙武王克商牧野之战(3)、周公旦的功绩平定武庚和管蔡之乱营建洛邑(成周)分封诸侯制礼作乐(4)、西周的制度分封制——“封邦建国”宗法制井田制三公六卿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六卿:太史、太祝、太卜、太宰、太宗、太士五官:司徒、司空、司马、司士、司寇(5)、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770B.C.——476B.C.)春秋时期概况①列国的转变不完整功能、结构的诸侯国完整的主权国家血缘组织残余领土国家②社会的转变——铁器时代铁器广泛运用(包括铁制农具)牛耕土地私有私营手工业私商③春秋五霸《史记》: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④老子与孔子“无为”与“有为”(6)、战国时代①战国政治制度的背景春秋时代世卿制度的变化战国国家性质与春秋诸国性质的不同春秋与战国两时期列国间关系的不同职业性文士和武士的出现②各国变法魏李悝《法经》、“尽地力之教”、平籴法赵公仲连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楚吴起“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秦商鞅连坐法、军功授爵、奖励耕垦、焚书禁私废井田开阡陌、设县、迁都咸阳、统一度量衡、证军赋韩申不害齐邹忌、孙膑③百家争鸣两大显学:儒、墨其他:道、法、名、阴阳、农、纵横等④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齐楚燕韩赵魏秦三、秦汉帝国1、秦(221B.C.—206B.C.)秦灭六国时间韩前230年赵前228年魏前225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齐前221年齐楚燕韩赵魏秦齐楚燕韩赵魏秦齐楚燕赵魏秦齐楚燕魏秦齐楚燕秦齐燕秦齐秦(1)、秦的大一统的基础“使黔首自实田”(216B.C.)建设交通发明机械“以牛田,水通粮二十等爵制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历法等。各国改革的一致性地理、气象因素(2)、秦始皇与中央集权体制①皇帝制度“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专用词:朕、制、诏、玺祭典及封禅大典②中央政府体制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行政军事监察宫门卫戍宫廷车马皇室事务司法刑狱农赋财政工商税务皇室财务民族外交祭祀礼教京畿治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中尉将作少府宫廷警卫宫殿营建③地方政府:郡县制区划:郡、县、乡、里郡:郡守、郡尉、监御史县:县(令)长、县丞、县尉乡:三老、啬夫、游徼里:里正亭:亭长④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的措施A、徙豪族、收兵器B、统一货币、度量衡《叔孙通传》:“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示不复用。”刀布圆形圆孔钱贝秦半两秦半两度[长度]衡[重量]量[容积]C、“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六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六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D、决通川防、修治驰道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形成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通过这些交通网络,将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E、修筑长城、开边移民F、焚书坑儒2、西汉(206B.C.—8B.C.)(1)、大一统帝国的重建209B.C.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206B.C.项羽自立为西楚霸,分封诸王。206B.C.秦二世被杀,刘邦攻入咸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206B.C.—202B.C.楚汉之争202B.C.刘邦重建大一统的帝国——汉汉初格局——郡县制与郡国制并存汉初政府特点:白身天子、布衣将相(2)、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黄老思想核心——“无为而治”统治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3)、汉武帝: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①政治方面:A、推恩令:荡除地方王侯势力,重行郡县制,取替汉初郡、国双轨并行制。D、选举人才:厉行察举取士,开放仕途,令平民可凭个人才德,获取官职。C、削弱相权、提高君权:移外朝权力于內朝,重用外戚和宦官,却使戚宦势力日大,暗埋东汉戚宦相乱政的远因。B、打击豪族:公元前106年,將全国划分为13监察区,称为州部,委派刺史代表中央监临地方,督察州內各郡。选用酷吏,压抑、杀伐地方豪族。②经济方面:A、统一货币、打击盗铸:为防豪强商贾铸币牟利,下令禁止郡国及私人铸钱,全国一律使用由中央铸造的“五铢钱”。B、盐铁专卖:断商人豪强之财源,同时亦增加国库收入。D、行均输法、平准法:在地方上设均输官,收集各地贡品,运到价高之地售卖,避免商人从中取利。在京师设平准官,监视巿场物价,实行贱买贵卖,以平抑物价,防商人囤积居奇,又可充实国库。C、征收算緡告緡:所有商贾须每年向朝廷呈报财产,按额征税,称为“算緡”,另外车船也须纳税。同时鼓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的商贾,凡举报属实者,可得被告发商人财产的一半,称为“告緡”。③军事方面:A、设立中央常备军B、打击匈奴、交通西域及一系列军事远征④文化学术方面:放弃黄老、转崇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尊崇儒术“以官禄”。“王道”与“霸道”的统治——“儒表法里”(4)、王莽托古改制①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②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③评定物价,改革币制。3、东汉(25—220)(1)、光武中兴“简政以安民,进贤以励治,集权以统一”——刘修明《从崩溃到中兴》其他措施:限奴婢,度田,重视教育等。皇帝姓名当权外戚惠帝刘盈皇太后吕雉主持国政文帝刘恒吕产、吕禄景帝刘启窦婴武帝刘彻田蚡、卫青、霍去病昭帝刘弗陵上官桀、霍光宣帝刘询史高、许延寿成帝刘骜许嘉、王音、王根、王凤哀帝刘欣傅喜、丁明平帝刘衎王莽(2)、汉王朝的隐忧——外戚宦官轮流执政和帝刘肇窦宪殇帝刘隆邓骘安帝刘祜邓骘顺帝刘保梁商冲帝刘炳梁冀质帝刘缵梁冀恒帝刘志梁冀灵帝刘宏窦武献帝刘协伏完(3)、太学生运动“党锢”之祸(4)、东汉灭亡4、丝绸之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玉门关阳关鄯善南山(昆仑山)北麓葱岭大月氏安息北山(天山)南麓葱岭北部大宛康居奄蔡四、魏晋南北朝1、从东汉末的割据到三国鼎立太平道与“五斗米道”黄巾起义豪强割据208年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正式形成魏:220年曹丕称帝(洛阳)蜀:221年刘备称帝(成都)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业),229年称帝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与诸葛亮2、西晋的短暂统一265年司马炎依“汉魏故事”,建西晋高平陵之变263年魏灭蜀280年西晋灭吴291—306年“八王之乱”课田制与占田制3、东晋的偏安北伐(祖逖、庾亮、桓温、刘裕)383年淝水之战“侨置州郡县”4、南朝的更替刘宋(刘裕)420—479年南齐(萧道成)479—502年萧梁(萧衍)502—557年陈(陈霸先)557—589年“元嘉之治”“侯景之乱”5、北魏的统治与分裂北魏(拓跋珪)386—534东魏(元善见)534—550西魏(元宝炬)535—557北齐(高洋)550—577北周(宇文觉)557—5816、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与孝文帝改革(1)、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胡互化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匈奴:汉(前赵)、北凉、夏;鲜卑: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羯:后赵;氐:前秦、后凉;羌:后秦;汉:前凉、西凉、北燕(2)、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措施内容冯太后改革重点:建新制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孝文帝改革重点:汉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均田制、租调制、府兵制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魏书·食货志》府兵制:兵农合一,以受田为保障。7、门阀制度《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欧阳修、宋祁《新唐书》)(1)、涵义(2)、门阀制度的萌发——东汉(3)、门阀制度的形成——曹魏、西晋①九品中正制②官品占田荫客法③“八议”与“官当”④国子学的创立(亲、故、贤、功、能、贵、勤、宾)(4)、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东晋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平流进取,坐至公卿”。②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③军事上:握有重兵,拥兵自重。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