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 第三章 社会性教育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第四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教育–第五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第六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学习要求•掌握自我、依恋、双性化、亲社会性为、攻击性行为等概念;•理解性掌握自我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知识点:自我的结构、依恋的类型、攻击性行为的类型;•能力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教育建议。教学重难点重点:自我、依恋、亲社会行为等常用术语的含义;学前儿童自我评价、依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难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自我的结构主我•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我•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詹姆斯(W.James)在19世纪末物质自我•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包括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社会自我•我们如何被他人看待和承认精神自我•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心理品质,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二、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有关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点红实验”结果:15个月大的幼儿开始能够擦去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这标志着儿童客体的自我产生。大约在24个月左右的儿童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自我概念。这标志着儿童“自我”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自我发生的顺序: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也即“主体我”发展为“客体我”,并开始具有简单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识记)•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8个月之前,婴儿的主体我认知尚未发展;9~12个月,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12~15个月,主体我得以明确的发展,这时婴儿已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15~18个月的婴儿开始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表现为可利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这一时期婴儿有了用语言标定自我的能力,具有了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三、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形成渠道•他人反馈•反射性评价•自我行为推断•社会比较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生理因素•认知水平•父母影响•成功及失败经验•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四、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是指()特点:①依从性和被动性②表面性和局部性③情绪性和不确定性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依从——独立主观——客观笼统——具体外在——内心局部——全面五、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包括: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实验:抗拒诱惑实验•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这时,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并和他一起玩;一组为榜样训斥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禁止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厉训斥孩子违反禁令,男孩显出害怕的样子;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影片。•第三阶段,让每个孩子都在有玩具的房间单独呆15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发现:第一组儿童很快屈从于诱惑,约在80秒后便动手玩玩具;第二组儿童能克制7分钟,有的甚至坚持完15分钟而不去玩玩具;第三组即控制组儿童平均克制约5分钟。六、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定义: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lking),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Shantz,1983)。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塞尔曼人际关系的两难故事情景(Selman,1990)霍莉爬树提问:1、霍莉知不知道肖恩对猫的感受?霍莉2、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了她又爸爸爬树,他会怎样想?3、霍莉认为她爸爸看到她爬树后会怎样?肖恩4、如果是你,你碰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0(3-6岁)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1(6-8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儿童认识到别人可以由于自己不同的观点,但这是由于别人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的不同。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预测他人的行动2(8-10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儿童知道,即使接受了相同的信息,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冲突。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也能预测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但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七、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测试儿童的“错误信念”错误信念(FalseBelief)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要通过有关错误信念的测试,儿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对事物形成正确观点(信念);2、知道信念有正、误之分;3、明白正、误的信念可共存。意外转移任务•儿童观看实验者和一个叫马克西的男孩一起在房间里的图像。实验者在马克西面前把一块巧克力藏在一个盒子下面。然后马克西离开房间一会儿,当他不在时,实验者把巧克力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问被试儿童巧克力实际在何处,以及当马克西回来后,他会在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表征变化任务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的盒子并问儿童里面是什么。儿童一般回答:“玩具”。然后让儿童看见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测试结果与分析•3岁的儿童不能完成上述两种任务。他们认为主人公会根据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不理解主人公会根据他的错误信念行动。4岁的儿童能完成。•为了正确回答马克西会在哪里找巧克力的问题,儿童必须知道他人有思想和信念,对错取决于他人现在的知识,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现实世界的状况行动。(八)学前儿童自我的教育第二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与教育一、依恋的定义、特点与表现(一)定义——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二)特点(三)表现1、最愿意与依恋目标在一起,感到最大愉悦2、更多趋向依恋目标,与之分离会感到极大痛苦、焦虑3、依恋对象比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儿童1、发生在婴幼儿与其经常接触者之间2、感情联结具有强烈性、持久性、密切性二、依恋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2岁)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三、依恋的类型(一)研究方法:“陌生情境法”安斯沃斯(Ainsworth)•情境设计情节在场人物时间情境变化1母亲、婴儿30”母子进入房间2母亲、婴儿3’母看孩子玩3母亲、婴儿、陌生人3’陌生人进来4婴儿、陌生人3’或少母亲离开5母亲、婴儿3’或多母回,陌离开6婴儿3’或少母亲再次离开7婴儿、陌生人3’或少陌生人回来8母亲、婴儿3’或多母回,陌离开(二)研究结果1、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65%-70%(2)回避型20%(3)反抗型10%-15%(4)紊乱型(梅因和所罗门)不安全、不良积极、良好2、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安全型依恋(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回避性依恋(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反抗型依恋(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3、依恋类型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五、依恋的实质、影响因素及其促进(一)依恋的实质——相互作用的质2、如何促进:(1)认识孩子的气质特征,接纳孩子的特点(2)合理养育:社交机会(量)敏感、关爱(质)一贯性、不欺骗(3)社会支持系统(二)影响因素及其促进1、影响因素(1)气质假说(2)交往时间假说六、早期依恋与儿童日后发展的关系1、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安全基地”、主动求助的对象、社会参照作用2、依恋对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后期行为、情绪情感、心理健康、社会交往认知、智力发展3、早年依恋对儿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可以预测今后依恋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2、选择性和决定性强一、同伴关系的含义、特点与重要性(一)含义——个体与年龄相仿者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二)特点1、平等性和互惠性(三)重要性•群体社会化理论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1)是个体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后盾(2)对社交能力、行为、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3)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2、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3、对儿童的认知、学校适应、学习等具有重要影响(一)婴儿期(1-3岁)1、6个月以前:交往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2、6-12个月(同伴交往的第一阶段)以客体为中心:交往集中于玩具和物品受情境(玩具/母亲)影响;作用频率低,常得不到反应3、1-1.5岁(同伴交往的第二阶段)简单交往:交往具有了应答的性质4、1.5-2.5岁(同伴交往的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更复杂、模仿、互补和互惠游戏二、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1、相互作用数量增多2、相互作用复杂性提升3、蕴含的情感因素增加(二)学前期(3-6岁)帕顿游戏的社会性分类: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交换游戏物品—口头交流—更复杂、互惠的游戏1、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追求同伴的注意2、从积极-消极相互作用的维度3、从成熟、有效性的维度4、使用更复杂的社会技巧,交往回合多三、同伴交往的类型与特征(一)研究方法1、同伴提名法(peernomination)口头/照片/现场正提名/负提名个别施测2、观察法3、等级评定法4、问卷法5、谈话法(儿童、教师、家长)(二)类型与特征1、受欢迎型儿童13.3%女>男2、被拒绝型儿童14%男>女类型特征:同伴排斥、拒绝,同伴关系紧张,在群体中地位低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缺乏适宜社交策略,消极行为多类型特征:同伴喜欢、接纳,非常愿意与他交往,在群体中地位高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社交能力强,亲社会行为较多攻击型:退缩型:易形成外部化问题,如逃学、人际敌意、暴力、犯罪易形成内部化问题,如恐惧、焦虑、退缩3、被忽视型儿童19%女>男4、一般型儿童52.94%女~男类型特征:同伴忽视、冷落,很少被提到,在同伴群体中没有地位自身特点:交往态度消极、拘谨、退缩,社交能力弱,不知如何交往主动性、友好性、策略一般。在同伴中地位一般,没有特别受欢迎但也没有被所有人排斥,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5、矛盾型儿童幼儿园极少被接纳和被拒绝的分数都高,是指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作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提名票数的分布5302915183150510152025300≤2>2≤5>5正向负向正向提名与负向提名比较231515430510152025正向多于负向正向小于负向差额小于等于2差额大于2小于等于5差额大于5(一)影响因素1、儿童自身:•性格、气质、脾气等个性特征•能力(认知、社交)•行为特征(交往行为的主动性和正向性)•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