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邢淑芬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2)摘要社会比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西方关于社会比较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从社会比较的概念、类型、动机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外近50年来研究者关于社会比较的研究脉络;最后,在回顾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比较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社会比较,上行比较,下行比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Festinger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社会比较又可称为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于社会比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西方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关于自我和社会影响等相关领域。从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的概念以来,研究者对社会比较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外近50年来关于社会比较的有关研究,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1社会比较的概念和类型研究1.1社会比较的概念1954年,Festinger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比较的概念和理论,被称为“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体内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力,这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即为社会比较。Festinger进一步认为,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社会比较是存在区别的:首先,个体在与他人进行能力比较时,有一种向上的驱力,这种驱力源于个体要求自己做得更好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单向向上的驱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其次,个体在能力的社会比较过程中,存在一种“非社会抑制”(non-socialrestraints),而在观点比较中不存在;即个体可以完全改变自己的观点,但却无法完全改变自己的能力[1]。Schachter对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进行了拓展,他认为当个体处于一种新的或模糊的情绪状态时,又无法用生理、经验的线索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通过社会比较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1]。这样Schachter社会比较的维度扩展到了情绪领域。其实,社会比较的内容范围是很广泛的,有关人类自我的各个方面(如身体健康状况、学业成绩、体像等)都可以作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内容和维度[2~4]。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比较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维度也在不断扩充。简而言之,所谓社会比较,就是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包括能力、观点、身体健康状况等)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的成分;社会比较的过程和信息对人类来说具有基本的进化价值。1.2社会比较类型的研究关于社会比较的类型,研究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理论假说和模型。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种: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1.2.1平行比较在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中,Festinger[1]提出了相似性假说(similarityhypothesis),认为个体想了解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直接、客观的手段,这时个体就会倾向于与他人,而且与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因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这就是“相似性假说”。如果既没有客观的标准,也没有相似的他人与之进行比较,个体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评价就是不稳定、不精确的。Goethals和Darley利用归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相似性假说,提出了相关属性假说(relatedattribute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个体不是与行为表现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而是与行为表现相关的特定属性(性别、努力程度、经验等)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相关属性假说主要运用归因理论来阐述个体社会比较对象的选择,比相似性假说更清楚、更具有描述性色彩;当个体获得比较对象的相关属性信息时,社会比较对自我具有更大的影响力[5]。Wheeler和Martin在相关属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代表比较模型”(proxycomparisonmodel)。该模型认为个体想利用社会比较信息,形成对自己要执行某项新任务的未来行为表现的预期;该行为对个体来说是未曾经历过的,一旦失败代价很大,因此个体希望对自己未来的行为表现做出一个正确的预期。这时一个人正好在这种条件下完成了此项任务,因而这个人可以作为代表(proxy),使个体对自己的未来行为表现做出预期[5]。后来,Wheeler等人进一步提出,代表比较模型必须符合三个前提条件:(1)代表在完成此项任务时,做过最大的努力;(2)在现实情境中,往往不知道代表是否做过最大的努力,所以个体与代表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属性;(3)仅仅是付出最大努力的相关属性不适合用来预测个体的未来行为表现[6]。无论是相似性假说、相关属性假说还是代表比较模型,都支持个体的社会比较是和与自己相似的他人进行的,即平行比较。但是,后来有研究者发现不相似的他人,在社会比较中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评价性信息。1.2.2上行比较(upwardsocialcomparison)Wheeler等人首次提出了上行比较的观点,认为个体喜欢和比自己等级高的他人进行比较,为了与他人寻找差距,达到自我的进步的目的[5]。Collins在此基础上也认为,上行比较更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评价。但不同的是Collins认为个体的预期会对上行比较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预期自己将来会和上行比较目标不同,就会有一种对比效果(contrasteffect),个体就会萌生一种自卑感,产生更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如果个体预期自己将来会与上行比较目标状态相同,就会有一种同化效果(assimilationeffect),提升其自我价值感。所以该理论又称为“上行同化理论”[7]。1.2.3下行比较(dowdwardsocialcomparison)早在1962年,Hakmiller就提出了下行社会比较的观点,他认为当个体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会倾向于和比自己差的人进行社会比较[1]。直到1981年,Wills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系统的下行比较理论,简称DC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任何消极生活事件时,个体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这时个体倾向于和比自己处境差的人比较,以此来维持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8]。由于下行社会比较理论从比较的方向和动机两方面发展了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又被称为“新社会比较理论”。1.2.4建构性社会比较(constructivesocialcomparison)不论是平行比较、上行比较还是下行比较,个体都是和现实中的他人进行比较,但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比较建构性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Goethals提出了建构性社会比较理论。[5]该理论认为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可能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主动建构他人可能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并与自己头脑中建构的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建构性比较而获得的自我产生式的比较信息可能会先于通过现实比较而产生的。2社会比较的动机和策略研究2.1社会比较动机的研究从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以来,关于社会比较动力机制的研究很多,已比较完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很多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自我满足。2.1.1自我评价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自己能力和观点的准确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而且只有与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才能获得准确、稳定的自我评价。Tesser提出了自我评价维护模型(即SEM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具有维护积极自我评价的根本需要,个体进行社会比较不是为了减少对能力和观点的不确定性,而是为了维护积极的自我评价。该模型进一步提出心理上的亲近鼓励两种类型的评价过程:对比过程和反射过程(reflectionprocess)。在对比过程中,亲近他人被看作是评价自我的标准,产生对比效果,因此个体积极的自我评价受到威胁;而在反射过程中,亲近的他人不是被看作评价自我的标准,而是对自我的表征,产生同化效果,个体会沉浸在亲近他人的荣誉之中,以维护积极的自我评价[9]。但McFarland和Buehler等发现,当亲近的他人对于个体来说已成为其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如恋人、伴侣和父母等),这些重要他人的成功对个体也不会产生对比效果,而是同化效果[10]。2.1.2自我完善Wheeler等[5]利用等级评定范式做了个实验,把被试分成高、低两个动机组,结果发现高动机组的被试倾向于选择比自己等级高的人进行比较。由此,Wheeler认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动机是源于对自我完善的追求,通过经常询问:“我和他(她)还相差多少呢?”激励自己做得更好,提出了社会比较的自我完善动机。当个体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时,不仅对自己有鼓舞作用,而且可以获得如何提升自己的有效信息。Vander.Zee等[3]研究发现,癌症病人会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其他病人的积极内容,而且阅读积极内容越多,病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会越多。一般来说,积极的榜样可以使病人感到鼓舞和安慰,否则会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紧张。Blanton和Buunk等[11]对初一的学生进行了研究,也发现被试一般会主动选择同性别的成绩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同学进行比较。学生如果选择与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比较,其学业成绩会得到一定的提高,社会比较水平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LockWood和Kunda[12]研究发现上行比较对自我的影响,依赖于个体对自己未来达到他人成就状态的知觉,当个体认为自己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时,才会产生积极的鼓舞作用;但当个体感觉尽最大努力也无法达到上行比较的目标时,上行比较会使人产生挫折感。2.1.3自我满足Wills下行比较理论认为[5]个体倾向于与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来维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下行比较有着很好的适应功能和调整作用。同时,时间性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可能通过贬低时间距离远的自我,赞赏时间距离近的自我来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也就是说,人们进行下行的时间比较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精确的自我评价,而是为了使自己现在的自我感觉好一些[13]。下行比较是应对压力事件的一种机制。Buunk和Oldersma[14]通过研究发现,下行比较对于出现关系问题(特指恋爱关系)的个体是有效的应对机制,可以使个体降低参照点,改变评价关系的标准,尤其是对那些过度依赖社会比较信息作为评价自己处境的个体来说,下行比较可以提高他们对恋爱关系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Lockwood[15]发现下行比较对自我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不会像下行比较目标一样不幸时,下行比较会提高其自我评价;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也会像下行比较目标一样不幸时,这时下行比较会威胁其自我概念,同时也会提高个体保护自己免受同样命运的动机和自我管理策略。下行比较的潜在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Gibbons和Blanton[16]发现学生考试失败后,就降低自己的学业比较水平,与成绩更差的人进行比较,只会暂时地解除心灵的痛苦。因为长时间、反复的进行下行比较,会在潜意识中产生一种自我认同感,这样个体就会降低其成就动机、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良好结果的期望。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下行比较是一种以情绪为定向的应对策略,坚持性在其中是不起作用的,从长期来看,对人的发展没有益处。2.2社会比较策略的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能力非凡的人,也会遇见比自己更有才华的人,上行比较是不可避免的,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是,有研究者发现维护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是人类的根本需要,当个体面临消极的社会比较信息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社会比较策略来应对威胁[8],这些社会比较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2.1回避比较社会比较可能是不令人愉快的、痛苦的。Brickman和Bulman[1]发现当两个人在一个重要的维度上进行比较时,一个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