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宋御街——规划设计引言南宋御街的规划设计主持者——王澍2007年初,杭州市政府找上门,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他说:“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基本概况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每三年,皇帝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当时的御街对百姓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临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十里”御街可分三段: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靠近皇宫、朝廷中枢机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集中,消费与购买力最强,因此,这里的店铺大多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据《梦梁录》载,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有名可查的多达120多家;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千市民在这里游乐休闲。民国初期曾改称江墅路,抗战胜利后又改称中山路。清末民初的大街是杭州的商业区,熙熙攘攘,店铺云集。基本区位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全长约4185米。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基本定位一、宜居宜商基础打好再谈宜游“中山路应当是宜居、宜商、宜游的历史博物馆,在宜居、宜商的基础上,再谈宜游,千万不能搞成仿古旅游一条街。”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宜商这一块怎样发展?各城区已做好初步规划。中山路上城段,将投入资金20亿元左右,把原有的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旧瓶装新酒”,发展成“中华老字号第一街”,再现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繁华盛景。中山路下城段,则分3个区块定位:孩儿巷街区,定位为特色民俗商住主题街区,沿街以专卖餐饮、服装、珠宝为主;百井坊街区,定位为宗教文化和休闲商贸保护发展街区;中北桥街区,定位为和谐健康的现代商住街区。二、景观设计突出博物馆一条街中山路上集聚了清末以来的各种中西建筑,最出名的景观也正是这些老房子。这次景观设计中,把历史建筑放到了重要位置,按照“应保尽保”原则,66处市井坊巷,将重点突出坊巷特色,勾起传统回忆;近现代建筑,采取舍卒保帅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新建建筑,则将体现时代风格和大师印记,丰富整个中山路建筑类型。这一方面,王国平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山路还应该是博物馆一条街,不但要有专业博物馆,还要利用现有的商店、旅馆、咖啡馆,成为展示民间文化的博物馆。“同时,还要借助中国美院的力量,让中山路成为露天艺术博物馆,少一些擦皮鞋的小贩,多一些街头艺术家。”三、青瓦木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在此次整治中,将对十五奎巷到高士坊巷沿街建筑、解放路到清泰街东侧沿街的屋顶进行翻修,三层以下(包括三层)的木结构建筑都保持坡度屋顶,并采用小青瓦铺设,同时保留屋顶上的老虎窗,再现江南民居特色。墙面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系,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传统建筑中的门窗采用实木门窗,恢复传统样式。底层商铺采用排门形式,结合店招,形成连贯统一的底层沿街面。现代建筑门窗采用金属材质,但必须是亚光的,并选择黑色、深灰色或深栗色,与建筑整体材料和颜色相匹配。基本设计一、建筑重生拆除严重破损,无法修复重利用的发挥其功能的保留保存完好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作为历史博物馆或者重新发挥其功能整改基本完善的,去除影响整体的部分,重新修整,使其获得二次生命,重新发挥作用新建加入新建筑,完善整体,注入新活力一些老建筑年久失修,外观破败;沿街大楼的墙面上充斥着各式空调机及自行搭建的遮阳板,杂乱无章。在建筑立面的整改中,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各种业态的建筑立面又各具特色。将欧式、印度、现代等多种元素统一于中式风下。使其有一种“修旧如旧”的感觉。立面元素:1、欧式元素:历史保护老建筑2、中式元素:将原有老建筑稍加装饰。3、现代元素:在宾馆、餐厅等建筑的立面上感受到了现代的气息,但又通过颜色、材质等将其统一于中式风格。立面构件:1、百叶(不仅遮挡空调外机,更增添了中式印象)2、铜钱纹饰(一种历史的意向)3、雨棚(作为传统建筑的延续)立面材质:1、木(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2、砖(不同的砌法成为立面的装饰)3、混凝土立面颜色:采用建材原色或近似颜色,以自然色为主新建的仿古建筑,填补已经被拆除的部分,使整体协调完整连贯,不至于太突兀。王澍设计的观景阁点缀在中山路上,取意向与吴山的山意,将一份写意情怀纳入御街中。希望游客可以获得一种登高观街景的乐趣。二、道路重生路面仿南宋御街形制,尺度适宜步行街。水系引中河水到鼓楼进水口,流经13个水景池,最后通过暗管,从西湖大道出水口排入中河,形成一个循环。坊墙中山中路上的坊墙,展现着杭州的坊巷制结构,每座坊墙上都写着不同的文字。灯光南段老建筑灯光以暖白色是主打色,红色、橙色、绿色、琥珀色的灯光只能用作点缀,而随着中山路的向北延伸,都市感逐渐增强,彩色灯光出现以装饰夜景。从外到内,分别是香糕砖、虾红道板、中国黑道板。其中,香糕砖是竖起来排放的,其目的除了能保证砖块不被压坏外,还能保持石块的自然面。这里的香糕砖是花岗岩材料的,而到了鼓楼到西湖大道这一段,也就是南宋老御街的位置,香糕砖变成真正的青砖,更有历史味。“陆河网格”的街区肌理凤山闸上游建了一个抽水泵,还做了自来水补给管,中河枯水期适当用自来水补充。13个水景池,因为地势不同,水流有急有缓。鼓楼-高银街段的水池浅,水流急;高银街-西湖大道段水池深,水流缓慢。南宋实行无坊墙的新型坊巷制度,意在不仅显现着最高皇权的尊贵庄严,还渗透着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而在改建后利用了坊墙这一元素,是为了弥补,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消失了的坊巷制度,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山路上西洋近代建筑和中式传统建筑居多,所以在灯光的颜色选择上,暖白色是主打色,为了凸显这段街区的历史底蕴,红色、橙色、绿色、琥珀色的灯光只能用作点缀,而随着中山路的向北延伸,都市感逐渐增强,彩色灯光出现以装饰夜景。南宋御街其实就是原来的中山路,如今改造好的新中山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市民,是杭州一道不亚于西湖景区的亮丽的风景线。南宋御街与清河坊街呈十字交叉走向。利用清河坊街十几年积累下来的人气和商机带动南宋御街的发展。所以,虽然南宋御街才向大众开放没多久,就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一定的人气,客流源源不断。是一个商业街改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