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本文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课题“福建省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郭铁民: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王永龙: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倡导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互为依存的发展战略,把农业经济活动建立在GDP增长、集约化、结构优化、人口规模、环境意识、环境文化等经济社会指标与生物多样性、土地承载力、环境质量、生态资源数量与质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综合分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定边界内的有效干预,促进农业经济系统更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所建立起来的整体功能和有序结构,实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质、信息和资源的有效转换,从而建立整体经济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可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全面建设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没有循环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一、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在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指引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推进福建农业新阶段的进一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农业尽管已进入新增长阶段,但其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目前仍处于从小规模、分散化、粗放型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型农业发展的转型阶段。农业发展的相对优势比较集中,但其发展劣势也相对显著。我们立足于福建的农业省情,将福建农业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定位于推进循环农业建设。我们认为,这一定位符合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福建循环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的分析,我们主要基于三个层面:一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二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三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基础。福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福建农业特殊的山海布局,尽管福建山地农业的自然资源相对丰裕,但由于山海区隔,福建农业发展的腹地空间仍相对狭小,无论山地农业还是沿海区农业皆面临特殊的自然-生态基础与资源条件约束:(一)福建农业发展的农业耕地资源约束。福建现有耕地面积1780万亩,人均耕地0.52亩(2002年),仅为全国人均数的1耕地供求矛盾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业耕地资源呈现显著山海分布,山区农业耕地大多分布在高位区域,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土地肥力形成和发育受阻,有效灌溉率、旱涝保收率和机耕率较低;沿海区农业耕地虽灌溉水田占较大比例,保收率和机耕率相对较大,但由于城市化建设、企业用地以及“弃耕”、“抛荒”等多方面原因已实际造成较大幅度的农耕地递减变动,按农业劳动力计算的人均耕地面积呈明显递减趋势;全省耕地密度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耕地的平均地块面积相对较小,细碎化耕地占较大比例。(二)福建农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福建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农林植物资源和生物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居沿海省区前位;农业生态系统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皆明显高于或接近于全国和沿海省区的平均水平;耕地平均水资源存量、生物和植物资源增殖指数虽低于沿海省区水平,但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植被率居于全国前列,显示了福建农业发展拥有显著生态资源优势(见表2分析)。但福建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山地农业区由于地势起伏,水流势能大、水蚀能力强,造成福建山地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较低,表现出相对明显的生态脆弱性,农业污染强度指数、耕作土壤侵蚀指数和生态脆弱指数均高于沿海省区平均水平。较高的生态环境成本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福建农业生态优势的生产率转换效率。这也在另一方面凸显了福建农业新增长阶段的发展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三)福建农业发展面临技术低效率的制约。福建农业技术效率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的要素节约效率相对较高,且仍占相当比重,而要素配置效率却十分有限。例如,劳动投入系数1995年为0.138,至2002年下降到0.087,下降了近1.8倍,也就是说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福建农业的劳动投入节约了180%以上。资本要素的节约效率也达到了150%。但同样时期内,福建农业的综合生产率仅提高1.3倍,低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效率。2000-2002年福建农业技术化的若干指标分别是:人均农业劳动力科研经费为49.8元,每公顷农业科研经费平均为25元,农业科研人员占比为1.8%,农业技术创新指数为0.34,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为47%。上述指标仅分别居于全国中游水平和沿海发达省区的下游水平。由此可见,技术落后是形成福建农业弱质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理论上说,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联系,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反馈机制。农业经济系统具有扩张型反馈机制,它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产出,因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资源需求是无限的。农业生态系统则具有稳定型反馈机制,它要求物-能资源在动态供给中保持“量-质-结构”均衡,才能逐步趋向于自身最优化的稳定状态。因此,农业经济系统的物-能资源需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资源供给存在相互对立性的关系机制。在不可持续状态下,这种相互对立性的结果将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稳态结构的破坏,最终导致其自身生产力的衰竭。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就必须建立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机制,形成两者的互惠互利与共生性关系。区域农业生产是区域农业经济系统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量-质-结构”状态将直接决定着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从实践上说,任何区域农业发展都必然面临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约束与条件制约,或者正向制约,或者反向制约。正向制约有利于建立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反馈机制,而反向制约则通常形成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负反馈机制:一是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过程的制约,二是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调整过程的制约。这两种制约将直接影响区域农业的综合产出效益,并最终通过对区域农业的产业竞争力或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程度而表现出来,这些影响将集中在诸如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农产品结构、农产品质量与品质、区域布局结构、区域农业贸易条件等方面。农业发展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职能即在于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及其对区域农业发展长期性影响的分析。福建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系统的资源约束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比较资源优势而忽视这些约束。因此,如何保障福建农业的长期发展能够建立与其生态系统的协调性机制,必然成为福建农业发展规划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依据福建农业省情,结合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我们提出发展福建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我们提出福建发展循环农业战略规划思路的基点在于:第一,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第二,福建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基础;第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构想为发展福建循环农业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循环农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四,发展循环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福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系统约束与环境成本压力;第五,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福建“三农”问题的最终途径。二、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循环农业是一种系统农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推进福建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多轮驱动。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规划战略与指导思想;其次,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划建设原则。我们认为发展福建循环农业,应坚持“分阶段、分层次、分产业带建设”的规划原则:(一)分阶段建设的原则。可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6)为规划、动员与组织阶段;第二阶段(2006-2008)为规划实施阶段。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基础平台,通过实施政策支持和项目带动战略进行重点培育,初步形成若干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初步建构福建循环农业的主导产业集群及其增长机制;第三阶段(2008-2010)为完善深化阶段。在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持续推进产业化进程,通过资源整合和分工整合,基本健全福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二)分层次建设的原则。根据福建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与资源特点,可考虑在两个层面上建设福建的循环农业经济: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省域循环农业经济),这是一种以“市场化、产业化和开放性”为导向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发展立足于中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和WTO的框架,从全省“一盘棋”和全面协调发展的视角所定位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宏观层次的循环农业经济建设应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构想实现有效对接;第二层次为中观层次(区域循环农业经济),这是一种以“区位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的区域型循环。根据福建农业发展特殊的山海布局与资源格局,将福建农业经济区划为三个基本区域类型:闽东南地区(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闽西山区(三明、龙岩)和闽北山区(南平、宁德),不同区域内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应按照农业经济的区域分工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积极探索能够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多元循环农业模式。(三)分产业带建设的原则。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以提升福建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福建“循环农业产业带”建设,我们认为,其中期规划发展的重心应放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着力建设福建农业的“三条特色产业带”,(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特优产业带和闽西北绿色产业带);二是优先发展福建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畜牧产业、水产业、林产业和园艺产业);三是重点培育福建农业的“九大特色产品”(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通过“循环农业产业带”的建设,带动福建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三、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选择(一)生态整合模式。传统农业是一种具有“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的特征是“两高一低”划、无节制、高强度地将自然生态资源作为“免费的午餐”过度开采。同时采用低利用率的技术或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导致大量“无使用价值的污染物”产生,并将其大量地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以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谋求实现经济产出的数量增长。可见,传统农业发展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破坏性的。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整合效应,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两低一高”(资源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生态整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诸如“山地耕养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森林复被”、“田林镶嵌”等,比较适应于福建山地农业的发展。在闽北、闽西山区可结合区域资源优势,选择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带建设进行适度推广。(二)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不同产业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地联接与转换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推广循环农业的关键性机制。所谓“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主要指农业内部粮食生产与不同经济作物生产之间基于生态链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所建立的农业经营方式,具体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单一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如“粮-果”、“粮-蔬”、“粮-茶”、“粮-烟”等模式;二是复合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如“粮-果-茶”、“粮-茶-果”、“粮-蔬-果”、“粮-茶-蔬”、“粮-果-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