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问答题1、论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从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基础能量代谢的研究论述。)(1)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性作用,如石膏、知母、黄柏等可使动物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脑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而NE(去甲肾上腺素)合成抑制,含量降低,DA(多巴胺)含量降低。而多数温热药则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附子、干姜、肉桂等物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脑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升高,而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含量降低。(2)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寒凉药对自主神经系统具有抑制性影响,可抑制儿茶酚胺类合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并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和代谢功能,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使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温热药具有兴奋性效应,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皮质功能、代谢功能等有一定增强作用,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使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3)中药四气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寒凉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抑制性作用,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兴奋性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温热药人参、黄芪等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含量升高;附子、肉桂等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作用,使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淫羊藿、补骨脂等可以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升高血浆中的雌二醇与雌激素等含量。(4)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功能中药四气既是中药性质和作用属性的高度概括,又是集体能量代谢与热活性的重要反映。一般来说多数温热药可增加能量代谢,多数寒凉药可抑制能量代谢。2、丹参的功效主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功效主治:活血祛瘀,痛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主治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闭经。(2)药理作用:①抗心脑缺血;②扩张血管;③对血液影响: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④抗肝纤维化;⑤抗肿瘤(丹参酮类);⑥改善微循环;⑦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⑧抗心律失常(3)临床应用: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颈椎病、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缺血性中风、脑震荡等。3、延胡索的镇痛镇静催眠作用。(1)阵痛作用:总生物碱中以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为阵痛作用有效成分,以乙素最强,其左旋体即左旋四氢巴马汀是一种非麻醉性镇痛药,同时具有镇静、安定和催眠作用。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内多巴胺受体具有请合理,认为其通过阻断多巴胺D1受体,产生阵痛作用。(2)镇静、催眠作用:延胡索及其有效成分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兔、猴均有镇静催眠作用,能明显降低小鼠自发活动与被活动。简答题1、中药毒性的控制方法(1)选用正品药材、控制毒性;(2)依法炮制、控制毒性;(3)对证用药、控制毒性;(4)合理配伍、控制毒性;(5)掌握煎煮方法、控制毒性。2、麻黄平喘机制。(1)化学结构似肾上腺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β2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直接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2)促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和NE能神经末梢合成和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3)促进肺部PEG的释放,直接活化AC或抑制该酶的分解,使细胞内cAMP的含量增加而达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4)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3、大黄泻下作用机制。作用机理:(1)使肠平滑肌M受体兴奋;(2)刺激肠壁神经丛;(3)抑制肠平滑肌Na+,K+—ATP酶。4、为什么“附子无姜不热”?(1)强心:附子干姜配伍有明显强心作用,二者配伍后可使附子总生物碱及干姜姜辣素煎出率明显增高。强心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去甲乌药碱、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等,姜酚和姜烯酮也有一定强心作用。(2)抗心肌缺血:附子干姜配伍可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受损状况,可明显升高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附子中苯甲酰乌头原碱、总脂肪酸酯生物碱、干姜中的癸烷、癸酮是附子干姜配伍协同增抗心肌缺血能力的物质基础。5、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1)改善微循环;(2)改善血液流变学;(3)改善血流动力学;(4)抗血酸;(5)其他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组织异常增生等。6、甘草解毒作用机制(1)吸附毒物,甘草甜素水解后释放的葡萄糖醛酸可与含水量羧基、羟基的毒物结合,减少毒物的吸收;(2)通过物理化学沉淀毒物以减少吸收;(3)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4)提高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名词解释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2、中药药动学: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单、复方及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学科。3、中药的吸收:中药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4、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5、毒作用带: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是综合评价外源性化学物质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分为急性毒作用带和慢性毒作用带。6、适应原样作用: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7、中药的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知识点1、我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药物是何首乌。2、不同的化学成分是中药辛、甘、酸、苦、咸五味的物质基础。辛味药主含挥发油;甘味主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补虚药;苦味药常含生物碱。3、中药配伍形式研究:(1)药队配伍:半夏泻心汤以黄芩、黄连苦寒泄热,苦降药组为半夏泻心汤中药的组成部分;(2)饮片配伍;(3)组分配伍;(4)成分配伍。4、中药药效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针对中药的功能主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阐明中药防治疾病远离的科学。5、川陈皮素的跨膜转运主要是被动扩散。6、中药药动学的基本特点:中药药动学的辩证观思想、整体观思想、差异性、中药时效关系的不明确性、中药量效关系的复杂性。7、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毒性成分复杂、毒性表现多样、毒性可以控制。8、解表方药的发汗多属于温热发汗。影响解表方药发汗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温度、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等。9、麻黄发汗机制:(1)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定点下移,启动散热过程,引起汗腺分泌,促进发汗;(2)兴奋中枢的有关部位和外周α1受体及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10、麻黄利尿机制主要与d-伪麻黄碱作用明显有关。11、桂枝有效成分为桂皮醛。12、葛根素有类似β受体阻断剂作用。13、黄连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小檗碱有降血糖作用、抗溃疡作用,正性肌力作用。14、刺激性泻下:大黄;容积性泻下:芒硝;滑润性泻下:火麻仁,郁李仁。15、雷公藤甲素有抗肿瘤作用16、温里方药药理作用:(1)强心;(2)抗心律失常;(3)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4)抗休克;(5)对胃肠运动的影响;(6)促消化;(7)利胆、止吐、抗溃疡;(8)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影响(兴奋);(9)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兴奋交感神经,使产热增加,有驱寒作用)。17、附子的强心作用有效成分为去甲乌药碱,为β受体部分激动剂。附子的心脏毒性主要是乌头碱,造成各类心律失常。18、理气药能双向调节子宫平滑肌。19、止血药作用:(1)影响局部血管;(2)促进凝血因子生成;(3)提高血小板数量和增强血小板功能;(4)抗纤维蛋白溶解。20、血瘀证生理病理改变(现代认识):(1)血液高粘滞状态;(2)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3)血小板活化和粘附聚集;(4)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改变;(5)血栓形成;(6)其他:组织细胞代谢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等。21、丹参抗肿瘤成分为丹参酮类。22、川芎扩血管成分为川芎嗪。23、延胡索乙素阵痛最强,机制为阻断多巴胺D1受体。24、人参皂苷Rb1、Rg1增强学习记忆功能25、人参对物质代谢的影响:(1)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2)降血脂;(3)调节血糖。26、人参抗衰老作用主要是抗氧化:提高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水平。27、人参不良反应:皮疹(玫瑰红)、食欲减退、低血钾、急性中毒为鼻血。28、黄芪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能保护心肌。29、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均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盐皮质激素样作用。30、甘草解毒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机制为:(1)吸附毒物,甘草甜素水解后释放的葡萄糖醛酸可与含水量羧基、羟基的毒物结合,减少毒物的吸收;(2)通过物理化学沉淀毒物以减少吸收;(3)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4)提高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31、甘草不良反应:甘草流浸膏用于治疗胃溃疡常发生血压增高、浮肿、血钾降低以及头痛、眩晕、心悸等作用。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