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学——病害篇各论各论第7章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第8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第9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第七章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一、叶斑病类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但叶斑病并非只是叶上发生,有一部分病害,既在叶上发生,也在枝干、花和果实上发生。叶斑病类型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如,丁香叶斑病、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香石竹叶斑病等。月季黑斑病菊花褐斑病叶斑病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肥水要充足;夏季干旱时,要及时浇灌;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建造苗圃;种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片湿度;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消灭侵染来源。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药剂防治。注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根据病害种类可选用下列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10-15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二、白粉病类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类病害。一般多发生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在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并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重者可抑制寄主植物生长,叶片不平整,以致卷曲,萎蔫苍白。现已报道的白粉病种类有155种。白粉病可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枝叶干枯,甚至可造成全株死亡。第七章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黄栌白粉病紫薇白粉病白粉病的防治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温室内可用10%粉锈宁烟雾剂熏蒸。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抗霉菌素120对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效。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三、锈病类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该类病害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在不适宜的灌溉下、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天气时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第七章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海棠-桧柏锈病冬孢子角锈孢子器锈病类的防冶方法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梨等与桧柏、龙柏混栽。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或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可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天1次,连喷3~4次;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一、杨树烂皮病1、分布与危害杨树烂皮病也称杨树腐烂病。我国杨树栽培区都有发生。杨属各常见园林植物均可危害,也危害柳树、板栗等常见园林树木。常可引起行道树大量枯死。2、症状主要危害枝干和枝条。表现为枯梢和干腐两种症状类型。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幼树及大树的小枝上。小枝发病后迅速死亡。溃疡症状不明显,但后期可长出橘红色分生孢子角。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干腐型——为常见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侧枝上。发病后病部皮层腐烂变软,初期病部水肿状,暗褐色,过一段时间后,病部失水下陷,有时发生龟裂。后期病斑可产生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水天气,在病部可产生橙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斑边缘明显,黑褐色。病部发病严重时,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离如麻状,与木质部容易脱离。当病部环绕树干一周时,病部以上枝条即干枯死亡。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杨树烂皮病分生孢子角干腐型3、病原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属、黑腐皮壳属的污黑皮壳(ValsasordidaNit)。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的金黄色壳囊孢(Cytosporachrysosperma(Pers)Fr.)。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4、防治措施选用抗病树种,选用优质苗木,保护根系,防止失水。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木自身抗病能力。定植当年进行树干涂白。及时清除病死枝条。扦插繁殖时,从健康无病的母株上采取繁殖材料。对繁殖床内的沙土进行消毒。发病时可选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涂抹病斑。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二、泡桐丛枝病1、分布与危害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鸟巢病、疯枝病。分布极广,一旦染病,全株各个部位均可表现出受害症状。染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2、症状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丛枝型。发病开始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和不定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细弱,节间变短,叶序混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团,呈扫帚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小枝枯死,若大部分枝条枯死会引起全株枯死。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冬开花现象。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3、病原泡桐丛枝病是由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微生物—植原体引起的。该病主要通过茎、根、病苗、嫁接传播。在自然情况下,也可由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在取食过程中传播。泡桐丛枝病4、防治措施加强预防。培育无病苗木,采用种子育苗或严格挑选无病的根条育苗。据观察,感染丛枝病植株的种子并没有病原。因此,实生苗发病率很低。如采用根条育苗,应挑选无病根条,且严格消毒。方法是将根条晾晒1-2天后,放入500至1000单位的四环素水溶液中浸6-10小时,再进行育苗。另外,要尽量选用抗病良种造林,一般认为白花泡桐、毛泡桐抗病能力较强;山明泡桐和楸叶泡桐抗病能力较差。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加强管理。在生长季节不要损坏树根、树皮和枝条,初发病的枝条应及早修除。改善水肥条件,增施磷肥,少施钾肥。据观察,土壤中磷含量越高,丛枝病发生越轻;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而且发病轻重与磷、钾比值成反相关。其比值在0.5以上很少发生丛枝病。第八章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一、幼苗猝倒和立枯病1、分布与危害幼苗猝倒和立枯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园林植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各种草本花卉和园林树木的苗期都可发生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严重时发病可达50-90%。经常造成园林植物苗木的大量死亡。2、症状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不同时期发病,表现不同的症状类型,主要有三种情况:烂芽型:苗木种子播种后,由于受到病菌的侵染或不良条件的影响,种子或种芽在土中腐烂,不能出苗。猝倒型:幼苗出土后,幼苗未木质化之前,由于病菌的侵染,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病部褐色腐烂、缢缩,倒伏死亡。这种症状类型叫猝倒型。立枯型:幼苗苗茎木质化后,根部或根茎部被病菌侵染,发病部位腐烂,幼苗逐渐枯死,但幼苗不倒伏,直立枯死。这种症状类型叫立枯型。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幼苗猝倒病3、病原引起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原因有两方面:由于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如土壤积水或过度干旱,地表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中施用生粪或施用农药浓度过高等。由于一些真菌侵染所引起。主要是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4、防治方法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防治为主,配合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苗床用药剂进行处理,做好土壤消毒。加强苗床管理。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较好,光照充足的地块做育苗床。推广营养钵育苗。精选种子,适时育苗。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二、月季根癌病1、分布与危害月季根癌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分布也很广泛。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菊、樱花、夹竹桃、银杏、金钟柏等。寄主多达300余种。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2、症状月季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也可发生在主根、侧根以及地上部的主干和侧枝上。发病初期病部膨大呈球形或半球形的瘤状物。幼瘤为白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以后,瘤渐增大,质地变硬,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龟裂。由于根系受到破坏,发病轻的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叶色不正,重则引起全株死亡。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根癌病3、病原该病由细菌引起,为根癌土壤杆菌,又名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体短杆状。发育最适温度为22℃,最高为34℃,最低为10℃,致死温度为51℃(10分钟)。耐酸碱度范围为pH5.7至9.2,以pH7.3为最适合。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4、防治方法花木苗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液浸5-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或利用抗根癌剂(K84)生物农药30倍浸根5分钟后定植。对已发病的轻病株可用300-400倍的抗菌剂“402”浇灌根部,也可切除瘤体后用500-2000ppm链霉素或500-1000ppm土霉素涂抹伤口。对重病株要拔除,在株间向土面每亩撒生石灰100kg,并翻入表土。还可用刀锯切除癌瘤,然后用尿素涂入切除肿瘤部位,据报道这种方法在日本已成功。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对床土、种子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70%五氯硝基苯粉8g混入细土15-20kg均匀撒在床土中,然后播种。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g-100g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细心栽培,避免各种伤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因为地下害虫造成的伤口容易增加根瘤病菌侵入的机会。改劈接为芽接,嫁接用具可用0.5%高锰酸钾消毒。加强检疫。第九章园林植物根部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