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李白说课人:孟繁丽单位:吉林省孤儿职业学校说课主要内容: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为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课。本文是李白的代表作,和之前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但诗人却跳出了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以及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了解李白的诗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2、学情分析我的学生可能与在座各位有所不同,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受到的教育不连贯、不全面,因而语文基础相对较差,特别是诗歌,因其本身表达含蓄,跳跃性又大,难免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态度,所以,这节课我希望以《将进酒》为例,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大纲学生教材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2、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逐渐产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能够体味出诗中的意蕴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整体,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二、说教法•1、诵读法(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在单元提示中写到:本单元的学习,要把诵读放在首位,从诵读入手,在反复诵读中与作品的语言文字不断接触,领会字里行间的神韵节奏,感受作品的的语言形式……所以诵读法是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2、导读法•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阅读诗歌。三、说学法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课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2、能够朗读诗歌不难,理解诗歌复杂的思想感情就不容易了,通过让学生自己探寻、发现、研讨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四、说教学思路一、导入二、整体感知三、疏通诗句四、诗歌情感及思想内容五、艺术特色六、深层次诵读诵读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他诗酒无双,文苑第一,他豪迈飘逸,不畏权贵,他蔑视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傲岸独立,痛恨阿谀奉迎,因而备受排挤,郁郁失意,他痛苦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屡受打击,却能乐观面对。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学们猜猜说的是谁?听录音整体感知疏通诗句鉴赏诗歌在师生问答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理解透了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悲----欢----愤----狂悲→悲叹人生短促欢→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愤激→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狂放→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这首诗大约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年唐玄宗眈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诗中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豺狼当道,奸臣弄权,他只有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体会诗歌艺术特色诗人好用夸张写法,这和他的浪漫气质和狂放性格有关,所以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试从这首诗中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2、下面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内容,试着跟老师一起把这首诗背诵一遍,本课在富有感情的朗诵中结束。深层诵读1、在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我们来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朗诵,看看他们是怎样用声音来演绎诗歌的,播放朗诵录音,和课前的录音不一样,这一次是带画面的,更富有感情,更激昂,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板书设计:将进酒李白悲(夸张、比兴)欢(夸张)愤激(化用)狂放(夸张)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