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时代主题的含义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毛泽东关于“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1964年7月,毛泽东在会见人本社会党人士时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197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们好多的决策,包括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山、散、洞’的方针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6-127页)祈祷和平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的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6.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依赖,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7.新世纪党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江泽民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涵义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1949年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约成立。1955年,苏联、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约组织。至此,东西两大阵营形成。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终结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欧洲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摆脱美国的束缚,而苏联推行的大国主义也使社会主义阵营逐步瓦解。世界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超多强政治多极化政治多极化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4.世界多极化的意义有利于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5.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但难以逆转经济的全球化据世界银行2002年初发表的《全球化:增长与贫困》报告,19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为1870一1914年;第二次为1945一1980年;第三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的全球化材料:设计德国车身薄板日本变速器加拿大美国发动机澳大利亚轮胎韩国等20多个国家它说明什么?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最终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波音公司的零部件在美国能否生产?波音公司为什么把某些零部件生产舍近求远放在国外进行?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朝横向和纵向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7.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8.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这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这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世界需要和平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财富和资源而发动的世界战争,给许多国家经济社会造成极其巨大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抛进了硝烟和死亡的阴影,15亿人卷入战争漩涡,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的财产受损。–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战争,9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美国侵朝战争:据最新媒介披露,这次战争各方的伤亡人数如下:美国14万2千人,南韩30万人,北韩50万人,中国90万人。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图为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美国大使馆附近发生的爆炸。2006年9月12日美国驻叙利大使馆遭到恐怖分子袭击2005年1月29日美国驻伊大使馆遭火箭弹袭击2人死亡2004年12月6日美国驻沙特吉达领事馆遭武装分子袭击2001年12月光辉道路分子袭击美国驻秘鲁大使馆未遂2001年9月26日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遭放火1999年3月28日美驻俄使馆遭开枪示威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发生炸弹爆炸事件,258人死亡美国驻外使馆近年遇袭纪录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客机分别从北面和西北面撞向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两座标志性建筑和象征瞬间消失。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际,离白宫不远的地方发生大火。接着,一架飞机撞到五角大楼,而后国会爆炸,国务院门口也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此外,还有一架飞机被劫持,在匹茨堡附近坠毁。这样在今天的大规模恐怖主义劫机爆炸中,共有4架美民用飞机被劫持和撞毁。世界需要发展一位南非人和他的住处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思想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决不能靠外国恩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2.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思想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内政;我们愿意和一切平等待我之国家合作,不排外,不挑衅,但必须站稳立场。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就是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友好国家的关系。“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4.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总理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周总理会见缅甸总理吴努1953年12月31日周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6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70年代,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从“一条线”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顺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