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以镇江市科技园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以镇江市科技园为例姓名:李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梅强20070611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以镇江市科技园为例作者:李涛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吴普特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3)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及其结构功能,针对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的体系构建、战略选择与发展模式.2.学位论文刘颖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研究2008创新型科技园区是国家科技部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战略出发,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区域中枢和战略支撑点进行重新布局的重大举措,对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天津高新区亟需通过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来实现引领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乃至整个东北亚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解析创新与孵化器、增长极与创新极、创新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和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成功案例,为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可兹借鉴的创新经验。进而,论文给出了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定义、特点、建设任务和主要内容。通过SWOT分析法,确定了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即:天津高新区要成为支撑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国际性知识型社区和响应全球技术与市场变化的“创新极”。最后,论文提出了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即:①新建区(滨海高新区)要构建全球性区域创新系统;②已建区(华苑产业区和政策辐射区)要实现以创新为导向的升级和转型;③实现路径:包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全球创新治理与区域联合治理、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④外部支持建议:通过法律、组织、财税、金融、人才、考评等六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对天津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给予重点支持。3.期刊论文王桂芳论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定位-甘肃农业2004,(10)本文论述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及其结构功能,针对目前各地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地问题,从战略上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与建议.4.学位论文刘宇锋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探讨2007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高科技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我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当前,以企业化方式运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园区建设的一种趋势。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的主体,承担推动园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对上海紫竹科学园有限公司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下实现公司稳定持续的经营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双重目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园区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方案。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有限公司的筹建背景、组织结构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通过对科学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国外科学园发展经验的分析,总结了科学园建设的关键因素。第三章应用PEST框架对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园区公司当前面临的总体竞争环境,然后运用CIT模型对主要竞争者的竞争因素(C)、所处区域的创新水平(I)和发展阶段(T)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运用SWOT工具对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有限公司的优劣势、面对的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SWOT矩阵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第五章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提出了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有限公司的战略定位,根据对园区公司环境现状的分析,将研发机构集聚战略、产学研合作战略和联动发展战略作为园区公司优先实施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区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目标。第六章探讨了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有限公司3项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提出了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调整组织架构、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风险投资体系等具体措施。5.学位论文楼琦我国高科技园区“二次创业”的战略转型研究2006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已经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成为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科技园区已经完成了“一次创业”阶段的主要任务,开始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本文作者着重围绕我国高科技园区的“二次创业”战略转型进行研究。提出了我国高科技园区的“二次创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是要实现由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的成功转换的论点并对如何实现我国高科技园区“二次创业”的战略转型提出了对策。本文从高科技园区的应该起到的作用着手,分析了我国高科技园区在“一次创业”阶段所起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指出我国高科技园区进行“二次创业”的必要性和“二次创业”的战略定位。对于我国高科技园区由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的成功转换这一阶段的特征以及制约我国高科技园区“二次创业”战略转型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针对我国高科技园区“二次创业”战略转型的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6.期刊论文王许松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全力打造自主创新高地-数据2009,(5)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位于北京的中国硅谷--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了一区十园的发展格局.随着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它又有了新的名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首个示范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战略定位.7.学位论文张晓玲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004农业科技园区演绎了科技农业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科技农业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并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课题,也是一项极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对其深入研究为有效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该研究共七章,力求全面系统的阐述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特点和类型,归纳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布局,提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原则和标准.论文第一章导言详细论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二章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比较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的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前两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三章系统研究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产业布局与规划及其运行机制.论文第四章是对农业科技园区现实发展绩效的评价,在构筑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选择.第五章在进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风险投资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论文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主要研究农业科技园区的结构功能、战略定位、国际模式借鉴,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道路选择.第七章是论文的延续,在以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深入剖析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而为理论研究提供经验实证的支撑.在研究过程中该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摒弃了按时间划分科技园区发展历程的传统作法,按照园区成长的逻辑路线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2.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该论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按他们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排它性和竞争性,分为公共物品(纯)、私人物品和混合品,并比较分析每一种模式对应的市场均衡及改进策略.3.该研究阐述了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的逻辑关系,指出高新农业技术企业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营主体,农业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8.期刊论文范伯元北京科技:确立创新、服务的战略定位-科技潮2002,(3)回顾:2001年的七项成就2001年,我市科技事业在各个重要领域取得进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成效,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顺利实施,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的结构布局和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9.学位论文白玉华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2004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模式,不同区域特点、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对园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开展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不仅为探索红河模式和红河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也可为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提供新的选择策略.该文通过对几个典型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比较,阐明现有模式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性.通过红河州区域农业发展对科技需求以及园区主导产业的分析,提出了园区的战略定位.根据园区的功能定位与建设内容,提出园区建设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各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阐明了红河园区将成为当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辐射的源头,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示范的基地,农业科技企业孵化的平台的战略定位.不仅要示范带动红河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担负着辐射带动云南省及同类型地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科技发展的使命.提出了将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硅谷,形成科技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红河模式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三个阶段:开创探索阶段(1998-2003);协同整合阶段(2004-2005);创新提升阶段(2006-2010).开创探索阶段:园区的主要任务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服务;制定政策优惠措施,吸引企业入驻园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合作与开发,把园区作为开展研究与开发基地、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做好园区长远规划等.明确州政府是主要管理与投资主体.主要任务是,根据园区建设目标和任务,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提供政策、技术等支持和服务,为园区建设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宏观导向和统筹规划;织织协调和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和公益服务;实施监督和运行监管.协同整合阶段:构建起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等不同层次的园区发展体系.构建起技术开发、引进、转化及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的科技创新体系.以设立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重要突破口,构建起优质高效农产品及加工转化等现代化生产体系.以红河绿科骨干企业为龙头,新建园区物流与科贸中心,构建起园区产业化经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在政府、企业、农民的利益方面进一步寻求协同,对技术、市场、人才和管理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与服务机制,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建立新型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机制,建立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创新提升阶段:精心打造四个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才聚集平台、企业培植平台与文化教育平台.形成技术、资金、产业密集型的中国西南地区农业硅谷,形成科技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红河模式.建立一个有利于园区可持续发展、有创新特色的开放式园区运行机制.强化园区的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建设,使技术中心成为联接科技与产业经济的枢纽,带动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建立起以科技连接产品与市场,带动产业升级的园区发展机制与模式.完善企业与项目的引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园区产业水平及其带动能力的持续提高.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争取把红河绿科公司成为上市公司.10.会议论文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南昌高新区快速发展2003本文介绍了南昌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及六大优点和特点,提出了2003年高新园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发展思路.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7dbf56ba-f967-4766-b5d2-9dec015

1 / 9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