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移民17年重庆库区焕新颜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影响深远。三峡工程的进展,百万移民的搬迁,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标志着三峡工程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17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市的关心支持下,在百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下,经过全市人民不懈的努力,截止2008年底重庆库区1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1.60万人,复建各类房屋3411万平方米,调整搬迁淹没工矿企业1397户,分别占规划任务的99%、98.8%和100%,一、百万移民工程圆满“收官”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的主要任务在重庆。经过17年不懈的努力,我市提前完成四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实现搬得出、初步稳定的阶段性目标。截止到2008年底,重庆库区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1.60万人,完成规划任务的99%。其中:城市和县城移民54.71万人,占比49.0%;集镇移民9.70万人,占比8.7%;乡村移民47.19万人,占比42.3%。在重庆库区15个区县中,移民任务最重的是万州区,累计搬迁移民24.93万人,占重庆库区的22.3%;其次是云阳县,累计搬迁移民16.30万人,占14.6%(见图1)。1图1:重庆库区分区县移民数单位:万人17年来,重庆库区累计完成移民项目投资493.33亿元。其中:用于农村移民迁建投资为133.61亿元,占整个项目投资的27.1%;城市和集镇迁建投资为215.03亿元,占43.6%;工矿企业迁建78.80亿元,占16.0%,上述用于移民和搬迁资金占到整个项目投资的86.6%(见图2)。图2:重庆库区移民项目投资单位:亿元2二、纵向看:库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移民搬迁建设中,重庆库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产业结构已由以农业为主向工业化初级阶段转变,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库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运行的质量不断提高1、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7年来,重庆库区经济发展克服企业“关停并转”、重大自然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34.06亿元,是1992年13.42倍,年均增长为11.5%。其中:2000-2008年,库区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经济增长速度逐年走高,年均增长12.2%,比同期全市GDP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见图3)。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2008年达到14670元,是1996年的4.63倍,年均增长11.5%。图3:1992-2008年重庆市及重庆库区GDP增速单位:%32、经济整体素质大幅提高17年来,重庆库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库区财政实力显著提高,迈上百亿台阶,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9.25亿元,是1996年的9.7倍,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6年3.6%提高到7.6%,提高了4.0个百分点。从微观层面上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好转。2008年库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95.07亿元,是1996年的22.9倍;2008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8.8%,比1996年提高134.3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由1992年的人均1831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28元,年均增长17.9%。(二)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重庆库区以移民搬迁,城镇重建为契机,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经济增长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992年库区经济仍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体系,三次产业比重为38.9:31.8:29.3,是经济发展初期的“一、二、三”的产业结构。移民的17年也是库区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17年。第二产业特别工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支柱;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2008年,重庆库区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4.8%,比1992年提高23.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占比达到49.3%,比1992年提高17.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15.2:449.3:35.5,“二、三、一”产业结构表明库区经济已呈现工业化初期的特点(见图4)。图4:1992-2008年重庆库区三次产业结构2、农业稳步发展17年来,重庆库区加快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走以农、林、牧、渔、副为基础的开发性大农业路子。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努力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柑橘、榨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农业商品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重庆库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9.65亿元,是1992年的5.26倍。粮食生产克服了耕地被淹的实际困难,在粮食播种面积比1996年减少23.4%的情况下,2008年粮食产量达到562.30万吨,仅比1996年下降6.0%。牧业总产值为177.34亿元,是2001年的1.85倍;蔬菜产量为448.6万吨,是1996年的1.5倍。农业商品经济发展较快,2008年,库区农业商品化率达到57.7%,比2003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电力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力服务水平快速提高。2008年重庆库区农村用电量达到20.43亿千瓦时,是1996年的2.6倍,年均增长8.2%。用电量的上升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库区农业的稳步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3、工业逐步走出产业“空心化”由于库区淹没企业搬迁、库区工作重心在移民,且移民时间跨度长、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库区工业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产业空心化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解决产业空虚措施的出台,库区工业发展逐步走出产业“空心化”,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回升。1996-2002年期间,库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年降到谷底,仅为596家。从2003年起,企业数开始逐步回升,2005年恢复到了1996年的水平,2007-2008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企业数迅速增加。到2008年底,重庆库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24家,是1996年的2.4倍,是2002年的3.1倍(见图5)。6图5:1996-2008年重庆库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单位:户工业生产经历“U”型增长周期。1992-1998年,受库区企业搬迁和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呈逐年下降态势,年均增速为15.1%;1998-2005年,库区工业生产增速逐步加快,呈逐年上升态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4.7%;2006-2008年,库区工业生产呈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5.3%,工业成为拉动库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8年,库区工业增加值达到728.17亿元,是1992年的20.2倍(见图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26.4%提高到2008年的39.7%,增幅为13.3个百分点。7图6:1992-2008年重庆库区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企业经营效益好转。1999年库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经营利润总额实现扭亏为盈,为0.82亿元,之后呈逐年上升态势,到2007年达到95.88亿元。2008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利润小幅下滑,为93.47亿元(见图7)。图7:1996-2008年重庆库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单位:亿元84、第三产业平稳发展17年来,重庆库区交通更加便捷,商贸流通繁荣兴旺,金融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房地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库区第三产业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1992-2008年,库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2.6%的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29.3%提高到2008年的35.5%,增幅为6.2个百分点。(三)投资为库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7年来,重庆库区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投资总量跨上千亿级台阶,各项建设快速发展,为库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08年,重庆库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9.43亿元,是1992年的39.7倍,年均增长25.9%,年均增速高出同期重庆市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1996-2008年重庆库区累计完成投资7395.82亿元,特别是2002年以来,库区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每年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2008年投资增速创新高,达到32.8%,高于重庆市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库区基础设施的大改观。2008年重庆库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47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6872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8年达到473公里。“要想富、先修路”,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库区与主城区的时间距离,库区物流和9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铺就了“高速通道”。2008年,库区公路货运量为1.10亿吨,是1996年的1.8倍;客运量为3.87万人次,是1996年的3.59倍。工业投资带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库区被淹没企业的迁建,一度使库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呈现低迷态势。为解决产业空心化的困局,重庆库区加大了工业投资力度,2003-2008年累计投资达1812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3%;年均增速达到49.5%,高出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5个百分点。大规模的投资使库区工业逐步走出“空心化”,2003-2008年库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8.1个百分点。(四)商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17年来,重庆库区商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苏宁电器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落户库区各区县。库区购物环境、商品种类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城乡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喜人景象。1996-2008年,库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两番,2008年达到637.6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2.5%(见图8)。10图8:1996-2008年重庆库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五)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库区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蒸蒸日上。2008年重庆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13元,是1996年的3.1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13元,是1996年的2.66倍。收入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的持续升级,2008年库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9385元,是1996年的2.88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922元,是1996年的2.41倍。三、横向比:库区发展相对落后,需加大建设力度三峡移民工程给重庆库区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库区取得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输”在起跑线上,“困”在地理条件上,“限”在环境约束上,库区发展相对落后,仍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一)经济发展滞后11三峡工程长达几十年的论证过程,导致国家极少对这个区域进行生产力布局,产业发展先天不足;移民时间跨度长,库区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移民搬迁上,丧失了与全国、全市同步发展良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库区15个区县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44.2%,但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市的36.0%,人均GDP相当于全市的8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48.6%;第二产业为37.2%;第三产业为31.1%。二是产业结构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重庆库区非农产业比重为84.8%,比全市水平低3.9个百分点;其中:12个腹心区县2的非农产业比重为82.6%,比全市水平低6.1个百分点,库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较低水平阶段。三是财政收入偏低,收支缺口严重。2008年,重庆库区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区县级财政收入的30.7%;人均财政收入1114元,仅相当于全市人均区县级财政收入的69.4%。从整体情况来看,库区所有区县均存在巨大的财政缺口,入不敷出情况严重。2008年库区财政赤字达485.2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50.4%。巨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