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工业空间集聚的演变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姓名:杨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刘曙光20090601中国工业空间集聚的演变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杨明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华红.甘露产业集聚形成机理及其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11)以往产业集聚理论不同程度地强调了集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本文以此观点为基础从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层面入手,按照经济学上对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判断,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决策模型和产业集聚竞争力分析模型,分别对产业集聚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和产业集聚竞争力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得出行业的附加值、技术增长率和集聚内厂家数量的年增长率是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结论.2.学位论文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以制造业为例2006集聚是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一种同一类企业在区域上的额外集中分布。产业集聚是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众多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的竞争力。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产业布局遵循的是政府指令性的均衡生产力布局原则,而非由市场主导,于是形成了违背产业特性与布局规律的“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经济结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的作用逐渐增强,要素流动性增强,许多产业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遵循产业本身发展规律,寻找最佳的区位,产业布局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布局都呈现出向少数地区集聚的趋势。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的产业集聚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各产业的布局变化是否存在产业集聚趋势,影响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产业集聚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和政策含义。本文以中国12个二位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西方较成熟的集聚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制造业集聚进行了实证性检验。产业集聚水平和集聚速度的估计分别通过构造区位基尼系数和产业集聚指数,然后进行数学计算得出。集聚效应估计首先构造了包含产业集聚水平变量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然后应用面板数据,估计出了各行业集聚对生产的贡献度。集聚影响因素分析应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根据相关产业集聚理论,设计了15个回归自变量,来检验影响中国制造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在自变量的构造中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首先在于构造检验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效应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得出了12个二位数制造业的集聚效应;其次是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各制造业集聚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政策含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中国制造业的集聚趋势显著。1990年以来,绝大多数产业的集聚水平都提高了,12个行业的平均集聚水平提高了33.59%,但不同产业的集聚水平有较大差异,烟草制品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的集聚水平居前五位。除了烟草制造业之外,其他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并且仍然有快速向东部集聚的趋势。对行业产品的细化分析表明,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生产集聚水平都高于二位数行业的集聚水平,并且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产品其集聚性显著高于普通技术的产品。其次,大部分行业的集聚效应显著。除了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之外的其余10个二位数制造业的集聚效应都很显著,产业专门化对生产的贡献度从0.08到0.38不等。集聚效应最为显著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水平也比较高。第三,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众多。劳动力成本、第三产业发展、产业本身规模、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以及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及对外开放水平等构成产业集聚的重要来源。低劳动力成本是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制造业部门(包括一些高新技术部门)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低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区域更容易吸引产业的集聚;产业集聚的锁定效应和自我强化效应显著,地区产业规模越大和企业数量越多,产业越容易集聚;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相得益彰,一个区域某产业的企业平均规模越高,体现出来的产业专门化水平也越高;产业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产业进一步集聚。但是,没有检验出区域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教育和技术因素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制造业集聚的实证研究证明在中国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产业集聚可以提高产业生产率并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对于中国发展新型工业化,提高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工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这种集聚趋势正在加强,对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挑战。因为中国制造业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会延续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从而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的工业差距。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产业和区域经济获得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政府适当的公共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有助于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集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单纯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将不足以使产业持续集聚,地区在吸引产业集聚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时,要注重培育产业配套能力,鼓励企业创新,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组织,改善产业集中度过低的状态,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引进外资是促使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力量,在吸引外资企业集聚时应该注重其根植性,以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虽然目前的制造业集聚趋势不利于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使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利地位,但中西部地区还是应该积极利用产业的集聚效应,发展适合在本地区集聚的产业,如优势资源产业和传统加工业。3.学位论文王兴平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研究2003上世纪中叶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工业化逐步趋于衰落,作为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载体的城市传统产业空间随之逐步衰退,而立足于信息化、全球化基础上的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产业空间的全球转移和重组。同时以“第三意大利”和硅谷为代表的西方新产业区发展模式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之上的城市新产业空间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新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力量。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进行研究,可以给中国推进新兴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也对丰富新时期的中国城市地理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NewCitySpaceofIndustryinChina)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以城市为依托、以新的生产方式和(或)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为基本特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空间,是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传统工业空间相区别而存在的空间类型。按照空间区位的差异,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分为街区型、边缘型、近郊型和远郊型四种,其中后三种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部,并主要以开发区的形式存在,是开发区型的新产业空间。不同类型的新产业空间既具有共性的发展规律,也具有差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本论文立足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以空间分析为主线,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空间区位与空间结构规律以及空间整合的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鉴于研究资料的可得性和作为城市空间要素的普遍性,论文将具体研究的范围界定为三种开发区型的新产业空间。为了给研究提供实证基础,论文以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市为实证区域,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为实证个例进行具体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进行了研究概念的辨析和理论框架的探讨;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重点研究了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揭示了分化效应及其对城市新产业空间产生的作用机制与过程,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产业空间集聚与空间扩张规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其中第四章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空间区位效益规律,第五章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规律;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探讨了新产业空间的空间整合机制与方法;第五部分包括第七章,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八章进行了总结、展望与讨论。其中,第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主要内容如下:第二部分:即第三章。通过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发现,虽然全球性的新产业空间要素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但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空间分化效应、创新与开放协同效应是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城市新产业空间是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而从城市空间中分化出来的,分化程度的差异形成不同区位与功能类型的新产业空间。新产业空间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和相应的空间扩张而得到发展和壮大,在新产业空间的产业集聚中,创新和具有根植性的中小企业的作用极其重要,而对于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则不仅要培育创新能力和内源性的本地中小企业,也要抓住全球性产业重组的机遇,承接国际性产业转移来推动本地的产业扩张,因此,创新与开放的协同效应是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产业集聚的关键。产业集聚是新产业空间的空间扩张的基本动力,但研究发现,在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扩张中,存在非产业因素的作用,比如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推动等,导致新产业空间的扩张出现开发和出让土地远远大于实际建设用地的情况,而在已经集中连片建设区域内部也存在闲置用地点缀其中的不协调状况,论文将其称为新产业空间的外部“光圈”效应和内部“蜂窝“效应,该效应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土地利用效益,直接导致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比国际其它区域的新产业空间规模偏大和而地均产出低下。论文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了评价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动态指标结构和方法。第三部分:即第四、五章。主要研究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空间组织规律。论文通过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区位和内部空间组织的分析,发现存在区位效益规律和微观区位-结构-功能相关律。在区位效益规律研究方面,论文通过对新型区位主体区位需求的分析,发现其区位需求可以概括为有利于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理区位、有利于接近高素质低成本劳动力和智力密集的地理区位、具有优惠的投资政策和完善的经济制度的地理区位、投资环境良好的地理区位、资本富足、消费潜力大的地理区位。这些区位需求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区位条件,这是一种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角度的空间区位;二是内在的区位环境,是有新产业空间内在的设施和政策以及服务所构成的开发条件的集成。论文以新产业空间的区位条件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区位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发展效益分析,发现存在明显的空间区位效益规律: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具有较强的沿海指向、大都市指向、都市边缘和近郊指向,总体上看,依托中国沿海区域大都市、位于其近郊和边缘区的城市新产业空间,无论是投资密度、出口密度,还是国际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都明显高于距离沿海较远、依托城市等级较低、和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新产业空间,即新产业空间的发展效益与其三个层次的区位条件呈现较强的关联性,而且不同层次的区位条件与新产业空间不同方面的发展效益联系。在内部空间组织方面,论文通过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规划实例的大量解析,发现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中确实存在着因微观的空间区位差异而带来的空间结构与开发模式的差异,边缘型新产业空间倾向于采用开敞的层状结构,近郊型新产业空间倾向于采用半开敞的扇形结构,而远郊型的新产业空间则采用独立的城市结构比较适宜。这就是中国开发区型新产业空间的内部空间组织中存在的微观区位-结构-功能相关律。第四部分:即第六章。研究认为,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区位效益规律和微观区位-结构-功能相关律勾画出了其基本的空间组织规律,但现实的新产业空间由于种种原因而并不一定按照该规律设定的逻辑发展,同时由于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