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二则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2.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学习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3.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关于《礼记》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宣帝(前73——前49年在位)时,戴德、戴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两个版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般简称为《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从《礼记》收录的资料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宗法制度的演变情况。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包含较丰富的哲学思想。课文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节选的这一部分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仍值得重视。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旨zhǐ弗fú无标点朗读读出停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弗:不。食:吃。善:好处。其:前一个是“它的,指嘉肴的”;后一个是“它的,指至道的”。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故:因此,所以。困:困惑。自反:自我反思。强:勉励。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故:所以。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学:同“斆”,教导。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学”(xiào)与“学(xuė)”其实就是一个字?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下面两个字——。比较这两个字的不同。这是《说文解字》中“教”与“学”的写法。前面这个是“教”,后面这个是“学”,不难发现这两个字的写法非常相似。其中表示算筹,指的是孩童,表示手持鞭子、棍杖。学字多了几个形状:像爪一样,表示的是手,突出“手把手”教的含义,即庐,表示房屋。其实“教”与“学”在古文中属于异体字,即音义完全相同,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也就是说,教与学原本在古文中意思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所以教是学的一部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类比论证。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由“嘉肴”、“至道”作比喻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3、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证,“学学半”的意思是“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需要注意的是,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与现代意义的“教学相长”并不是一个概念。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而在现代教育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老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但无论哪一种“教学相长”,都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值得肯定。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6、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7、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①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速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而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得不到施展,事倍功半。②一方面,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8、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9、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文主要谈论了教师如何自我提高的问题,通过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命题。为了使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文章先把学习比作吃饭,虽有美味佳肴,如不亲口品尝,永远不知道它的滋味。同样的道理,即使有最精深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不明白它的好处。强调“品尝”和“学习”,都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同样,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自强不息。由此可见,“教学相长”是正确的结论。这段文字所讲的“教学相长”,实际上是谈教师如何自我提高的问题,提倡教师要不断地向书本和教育实践学习。①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②引用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处】《礼记·学记》【释义】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不懂得道理。【赏析】此谈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孔子常怕自己因种种事情耽误学习,他不耻下问,好学深思;他一学习起来就废寝忘食,获得一点点进步都兴奋不已,他终生都在坚持学习,甚至达到“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总之,他是靠了学而不厌才积累起那么丰富的知识,成为儒家的创始人,永受后人尊敬。《礼记》名句赏析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出处】选自《礼记·曲礼上》【释义】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赏析】做一个高尚的人,不仅要学问高深,而且要品德高尚,这样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强调君子必须具备德才学识修养的同时,我们不妨从反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缺乏学问道德修养的人,妄尊自大,没有礼貌,不懂礼仪,言行随心所欲,没有约束,他还能被社会接纳吗?不能,肯定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所以君子只有博学识广,以礼制欲,循礼而行,才能称之为君子。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出处】《礼记·曲礼上》【释义】对自己所喜欢的人,也要看到他的缺点错误;对自己所憎恶的人,也要看到他的好的一面。【赏析】这是说凡与人交往,不能以一己之爱憎来评判他人的善恶、贤愚。人之常情,当喜欢一个人时,看不到他的缺点、错误;憎恨一个人时,又看不到他的优点、长处。这样来看人、交友,就不全面,而且还可能出问题。只有“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才能全面、准确地评判出一个人的善恶贤愚来。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出处】《礼记·曲礼上》【释义】鹦鹉能学舌,终究是飞鸟;猩猩能言语,仍然是禽兽。现在的人却不懂得礼节礼仪,虽然能说话,不也是禽兽的心态吗?【赏析】古人认为鹦鹉和猩猩是生物中很聪明的动物,它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说话。然而它们不懂礼,不能以礼处事,依然不能改变它们是畜生的地位。可见,知“礼”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不知其可。”“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根本被丢掉,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处】《礼记·中庸》【释义】释义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赏析】“凡事预则立”告诉我们,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不预则废”告诉我们,如果只顾眼前的行动,不顾长远的结果,必然会给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危害。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出处】《礼记·杂记下》【释义】只知道紧张地工作而不知道放松,文王、武王也不能做到。一味地放松而不知道紧张,文王、武王都不那样做。既有紧张的时候,又有放松的时候,这才是文王、武王的工作方法。【赏析】如何处理休息与工作的关系?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儒家认为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看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张有弛,才能更加有效。【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曰:“礼后⑦乎?”子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