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_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在认识上的分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工业革命”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天灾?人祸?——酸雨的危害悲观的环保主义观点悲观的环保主义以麻省工学院D.梅多斯(Dennis.L.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作方式是呈指数增长的,全球增长将会在下世纪某时段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的来临。该书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人类自身前途的极大关注。地球上的最后——最后一片森林地球上的最后—最后一棵树地球上的最后——最后的家园地球上的最后—最后的晚餐地球上的最后——最后一滴水地球上的最后——最后的生命乐观的环保主义观点乐观的环保主义以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特在1993年出版的《世界无末日》一书为代表。该书认为:地球环境通过全球的共同努力是可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还地球的美丽—蓝天白云和树还地球的美丽—草原还地球的美丽——蓝天还地球的美丽——桂林山水还地球的美丽——林荫道还地球的美丽——秋色还地球的美丽——极光还地球的美丽——清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摘自《习近平关于全面神华改革论述摘编》“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一、可持续发展历程探源1、《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反思2、《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3、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4、《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飞跃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1)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2)大会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意义在于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的觉醒和关注。(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当时的环境与发展形势需要,同时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而召开的,会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2.会议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各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及有关国际公约。(三)《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时间:2002年8月26日~9月4日地点:南非约翰内斯堡目标:全面审议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和主要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今后行动的战略与措施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10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一)《增长的极限》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论点如下。1.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关系;2.世界系统的五个基本因素: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3.解决的办法:控制发展,必要时不发展。二、关于可持续发展三份重要报告(二)《世界自然保护策略》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有三个:①解释生命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②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③提出达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虽然《世界保护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反复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并没有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三)《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一个世界”的总观点,并在这样的一个总观点下,从人口、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机制、法律、和平、安全与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从自然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协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2.从社会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出版了《保护地区—可持续生存战略》。《生存战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出了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3.从经济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这类定义有不少表达方式,但都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4.从科技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除了制定政策和管理国家之外,科技进步也起着重大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5.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布氏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满足需要,首先是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于未来环境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即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内涵(两个基本点)1)需求--人的基本权力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就业、教育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资源开发与环境限度不能被突破2)限制--“人人平等”不剥夺后代人的权力决定两个基本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进行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生存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人们主要是穷人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扥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的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2、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也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三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以及内部各个阶层的协调,持续发展源于协调发展。3、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括两个纬度: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4、高效发展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的效率包含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益的成分。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发展。5、多维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且持续发展本身包含了多样性、多模式的多维度选择的内涵,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球性目标的约束和指导下,各国与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从国情或区情出发,走符合本国或本区实际的、多样性、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具体来说:1.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的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经济增长数量增长:产品、产值等的增长质量提高:指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2.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盒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持续性原则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以及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21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生态经济基础条件目的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①本代人之间的公平性②代际之间的公平性2、持续性原则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3、共同性原则人类要共同促进自身之间和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1.经济学理论(1)增长的极限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将支配世界系统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综合,提出人口不断增长、消费日益提高而资源却不断减少、污染却日益严重,这制约了生产的增长;虽然科技不断进步能起到促进生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生产的增长时有限的。(2)知识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将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是指根据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学的三个定律:一是高效原理,即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生产;而是和谐原理,即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睦共生、协同进化;三是自我调节原理,即协同的进化着眼于其内部各组织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完善和持续性,而非外部的控制或结构的单纯增长。3.人口承载力理论所谓人口承载力理论是指地球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由于自身的自组织与自我恢复能力存在一个阈值,在特

1 / 1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