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基本概念1.常见的几种交配方式:1).杂交含义: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作用:①用于育种(将不同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②用于显、隐性性状的判断。2).自交: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作用:①可用于植物的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别②区分显隐性③获得纯合子的一条途径。3).测交含义: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从而测定F1的基因组成作用:①用于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也可用于高等动物个体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别4).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与母方恰好是反交中的母方与父方.作用:用来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杂种自交后代中呈现与亲本不同性状的现象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2.性状类3.个体类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一定的基因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指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合子而发育而成的个体。指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合子而发育而成的个体。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P××F1亲本杂种子一代杂交自交4.基因类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隐性基因显性基因5.符号类存在: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特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而且相对性状明显。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二.孟德尔成功的原因科学设计试验程序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交(产生纯种)2、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3、豌豆还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子代会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叫做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亲本(P)子一代(F1)子二代(F2)高茎X矮茎高茎X高茎高茎:矮茎787:2773:1三.基因的分离定律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去雄套袋授粉套袋观察统计假说——演绎法以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经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据假说进行演绎和推理测交结果预测: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结论实验结果完全符合!假说完全正确!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②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F1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Dd配子DdDdDdDDDdDdd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2∶13(高茎)∶1(矮茎)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基因恢复成对F2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才导致了3:1的结果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实现的条件•假如我们研究一对相性状的遗传,在子一代中只看到显性性状,在子二代中看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比为3:1,那么下列几个条件一定要满足。•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2、子一代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3、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在观察期是相等的•4、显性是完全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Ⅰ、适用生物类别:Ⅱ、适用生殖方式:Ⅲ、适用遗传方式:Ⅳ、适用基因类型:真核生物,不适用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有性生殖,不适用无性生殖的遗传;有丝分裂过程不遵循。细胞核遗传,不适用细胞质遗传单基因遗传病(包括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该定律,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时不符合该定律。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在人类遗传病预防上的应用显性性状的选择隐性性状的选择显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选出后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选出后直接利用控制患者的生育禁止近亲结婚四.基因分离规律的应用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方法与技巧1.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的判断(1).杂交法。(2).自交法。(3).群体中随机选择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了双亲的性状,则子代出现频率较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出现频率少的性状是隐性性状。2.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断方法(1).自交法。适用于植物。(2).测交法。适用于动物。(3).花粉鉴定法。适用于植物。3.杂合子连续自交分析由于杂合体,如Aa自交后代中有1/2为杂合体,其余均为AA、aa的纯合体。(1).当自交后代全部进行自交时,只有Aa的后代才会有杂合体的产生,所占比例是1/2×1/2,其余仍然是纯合体。因此,若自交n代,形成的杂合体和纯合体所占比例:杂合体所占比例:(1/2)n纯合体所占比例:1—(1/2)n(当n无限大时,纯合体概率接近1)显性(隐性)纯合体:[1—(1/2)n]/2(2).若杂合子自交后代中,逐代淘汰隐性纯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2n+1)。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n-1)/(2n+1)。4.种皮性状和胚性状的遗传Fn代植株结的种子,种皮性状是Fn代的性状,胚性状是Fn+1的性状;Fn代的种皮性状,应在Fn代的植株上结的种子上观察,Fn代的胚性状应在Fn-1代植株结的种子上观察。5.特殊分离比依据基因的分离定律,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但也可能出现如下比例:1:2:1(不完全显性),2:1(显性纯合致死),1(隐性纯合致死)隐性致死:显性致死:配子致死:合子致死:致死基因:导致细胞或个体死亡的基因,分为显性致死和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植物中的白化基因(bb)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