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教学要求:1、了解新中国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2、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国等重要史实;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到“课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4、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②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③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改变及教育的初步成就;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2)过程与方法: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③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②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③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模块链接: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材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和教育的复兴,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教育的三个阶段。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观察引言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回答后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及要点:一、人民教育的奠基:(三个要点: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1949年)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1949年10月1日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同时对所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确立了国民的道德素质标准和培养新社会所需新人的教育目标。根据1950年政务院的有关规定,接收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改为公办和中国人自办且由政府补贴的私立院校。同时接收了外资津贴的中小学,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②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面向工农开门。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2、制定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正式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表现:①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②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③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2)意义: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学思之窗”分析教材P100“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提问: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教师概括指出:发展:①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文革”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2、表现:①学校停课,教育战线混乱(红卫兵大串联、“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②废止高考制度,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1966年废止高考,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典型事例)【备课资料】张铁生交白卷成英雄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1975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3月25日,该法院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张铁生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1991年10月,张铁生出狱。3、影响:(注意关键词:破坏、缺乏、下降、拉大)使教师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导致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三、教育的复兴:(引导学生思考:“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1、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①全面整顿教学秩序(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②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始于1952年。从这一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取的办法。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和政治与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文革”开始后不久,高考制度即被取消,高校也停止招生工作。直到1972年,大多数高校又开始恢复招生,但明确规定: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这期间,“白卷英雄”被树成典型,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差参不齐,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3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这是他恢复工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即拍板,当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12月,570万考生走进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有1160万人。这恐怕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200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30年来,我国共有近6000万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1000多万人被高校录取,其中培养出3万多名博士生和30多万名硕士生。③组织编写新教材④倡导尊师重教社会风气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1985年),颁布了《教师法》(1993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①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年,当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处在起步阶段时,邓小平同志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十多年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三个面向”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②改革教育制度,基础、中等和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2006年)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增设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扩大自主权③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我国的“211工程”计划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并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我国的“211工程”院校(共107所)北京(2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9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湖北(7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3所):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