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上课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3.生态系统的物质来源是什么?无机物有机物,反复循环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特点:动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1)循环性(2)全球性二、实例-----CO2和碳酸盐等含碳有机物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碳(元素)循环1、存在形式:2、过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捕食燃烧大气中的CO2库化能合成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的循环形式:CO2(2)碳在生物群落之间的传递方式:(1)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生物完成的(4)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总结:自养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生物群落中的含碳有机物是通过和被分解成CO2和H2O,归还到无机环境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燃烧光合作用、——温室效应3、碳循环平衡被破坏化能合成作用正常情况下,碳循环是平衡的⑵后果:⑴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②开发新的洁净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③大面积植树造林3、碳循环破坏——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⑶对策:模型建构(概念图)捕食遗体遗骸呼吸光合用方框和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用箭头表示物质流向,绘出碳循环的概念图CO2库呼吸呼吸遗体遗骸化石燃料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燃烧分组讨论: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受酸雨侵蚀而枯死的树木近十年来,佛教胜地峨眉山冷杉林成片死亡。其中金顶降水pH值平均为4.34;酸雨率达到85.7%,附近600余亩,几乎全部死绝,景观全非。如何防治酸雨?pH小于5.6的雨,统称为酸雨N和P含量过多,将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藻类等过度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2007年06月27日云南滇池发生的水华(绿如油漆)思考: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杀虫剂为什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DDT难分解,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思考:为什么热带雨林的土壤非常贫瘠?高温、多雨,分解者、生产者众多,物质循环速度很快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区别特点范围形式联系有机物无机物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性、全球性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循环以为动力,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能量合成与分解物质导学案P42-43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巩固练习D2、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3、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叶绿体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DB巩固练习巩固练习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巩固练习5、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案例1:探究落叶是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组对照组自变量实验现象结论分析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对土壤高温处理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土壤中是否含微生物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A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土壤中是否含有分解淀粉的微生物7天后,A1+碘液不变蓝7天后A2+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7天后,B1+碘液变蓝7天后B2+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