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2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庆市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报告人:尹华川条国际专用数据通道,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落户重庆,加快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全国密钥管理中心、中国移动SIM卡多应用服务中心、基于RFID(射频)技术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即电子车牌)等项目建设,努力推进“三网融合”试点。2009年底,电话用户达到2050.0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02.3万户,互联网网民数达到760万;电话普及率达到72.7户/百人(按常住人口计算);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100%,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达到62%。发展3G用户23万户左右,全年运营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计投入87.4亿元,3G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个亿,新建基站4079个,基本实现了3G信号覆盖到各区县。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2)电子政务建设状况政务内网:基本完成了对全市相关部门的交叉覆盖,市政府约75%的部门已完成了自己的业务网络建设,与国家部委网络已实现互通;政务外网:重庆市尚未形成统一的政务外网,各政务网络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难以满足重庆市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以及协同办公的需要。已经组织制定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总体方案和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划;应用状况:开展网上办公、为民服务、政府网上考评等工作。国家“金字工程”顺利推进,“金税”、“金关”、“金财”、“金盾”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工商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已覆盖40个区县的所有乡镇及社区,社区卫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已建立了近100万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城市一卡通已累计发卡150万张。重庆电子口岸正式开通,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已正式启动。约有5%的部门还未实现其业务的信息化或未全部实现业务信息化。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2)电子政务建设状况互联互通: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与业务流程衔接不紧密,各类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低,信息汇总与实时处理能力弱。约有30%的政府部门实现了与其业务相关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运维现状:重庆市政府部门大部分还采取自建自维的方式。由部门信息中心自行维护的单位占69.3%,外包运维服务的占30.7%。重庆市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年运维费从5万-1500万不等,差距巨大,普遍存在运维管理规范和运维资金预算制度缺失的问题;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3)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我市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为67.2%,每100人拥有计算机为3.5台;在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企业中,实施设计信息化的占54.7%,管理信息化的占50.6%,制造过程信息化的占23.7%,电子商务的占13%。近三年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设计效率平均提高了14.82%,新产品贡献率平均提高了12.18%,开发和制造成本平均降低了6.86%,管理效率平均提高了15.38%,管理成本平均节约了9.89%,产品质量平均提高了8.86%,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10.34%,生产能力平均提高了10.41%。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3)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行业分类信息化建设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电子制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率(%)73.7567.572.3462.380.794.2每100人拥有计算机台数(台)7.3119.65.98.631应用设计开发软件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比重(%)83.7572.580.1448.0554.8394.1生产制造过程应用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31.2530.022.746.7529.0329.41应用了管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60.051.2556.0359.7474.1958.82应用电子商务软件进行产品销售的企业比重(%)17.515.016.310.419.417.6重点行业信息化应用情况: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3)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圈两翼”信息化情况如下表:区域分类信息化建设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南渝东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率(%)70.8145.3561.18每100人拥有计算机台数(台)9.11.62.8应用设计开发软件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比重(%)70.8145.0547.20生产制造过程应用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26.5920.7223.60用了管理信息化技术的企业比重(%)53.7545.0552.80应用电子商务软件进行产品销售的企业比重(%)19.089.3110.25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4)移动电子商务建设状况移动电子商务初具规模:我市已经实现了手机在商场、超市、餐饮娱乐场所等(共4900多个点)的现场小额支付;重庆移动与重庆轨道交通总公司战略合作,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手机钱包乘坐轻轨。已实现自动售货机、手机代缴水电气费、手机购彩票、手机购保险、手机购游戏卡、企业应用等多种远程业务。目前重庆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已走到全国前列。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初步构建:在以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为龙头的产业聚集区内,以重庆移动为发起者的产业联盟正吸引国内外知名芯片厂家(飞利浦、上海复旦微电子、中芯微电子)、智能卡商(雅思托、江苏恒宝、上海柯斯、握奇数据)、终端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中兴通讯、眀基、华禹)、系统集成厂商(神州数码斯特奇、华为)加入或聚集到产业联盟内,同时带动市内软件、系统集成和终端厂家(重庆结行、重庆千赋、瑞笛恩科技、亚德科技、南华中天、中讯亚太、重庆英诺)迅速成长。重庆市信息化现状分析(5)数字城市建设状况重庆的数字城市建设的应用已经从单纯的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开始向涵盖政府行政和工作管理、城区功能管理、城区公众服务和数字化生活的城区集成化信息管理的大系统转变。重庆市高新区、北部新区等已经开始建设集成化的数字城市项目,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城乡数字鸿沟大;①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现象突出;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落后,缺乏资源共享;③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足;④信息系统的政府、企业和公共事务应用水平不高;⑤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原则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重视培训,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创造共赢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智能重庆”建设这一目标,积极实施五大工程,重点做好十项工作(即“1510”),加快推进信息化立法,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发展3G通信网络,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化建设。“五大工程”: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二是统筹城乡农村信息化体系工程;三是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工程;四是“三网融合”试点工程;五是物联网工程。“十项工作”:一是完成信息化和智能重庆发展规划;二是启动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三是推进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工作;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农村信息化体系10个试点区县建设;五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10个试点区县和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六是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七是完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二期工程建设;八是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九是推进基于RFID技术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即电子车牌)建设;十是推进全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重庆市信息化近期重点工程五大工程“两化”融合农村信息化物联网电子政务外网三网融合“两化”融合3.1.1概述(1)背景-国家战略:十七大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到强。•五化并举,“两化”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化”融合3.1.1概述(2)概念“两化”融合在全球经济和科技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刻阐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关系,科学回答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重要论断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特征: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两化”融合3.1.1概述(1)概念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信息化。“两化”融合3.1.2“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资源融合(1)“两化”融合的内涵“两化”融合3.1.2“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关系(1)“两化”融合的内涵技术融合: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生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产品融合: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增加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之后就变成了信息家电,产品价格比原来有大幅提高。业务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到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效率;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资源融合: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能极大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两化”融合3.1.2“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关系(2)“两化”融合与产业升级关系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经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效率和附加值不可缺少的手段。制造业、电子产业、能源产业、矿山水利、化工、建筑、商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在产品升级、生产管理、市场销售、金融管理等行业和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的应用。衍生新的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衍生出的新产业。如物联网产业、汽车与机床电子产业、嵌入式软件与产品、新型服务业等。催生产业需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信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优化产业结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以信息化为纽带,形成强耦合的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具有重要的作用。“两化”融合3.1.3重庆市“两化”融合工作情况(1)重庆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融合现状据市经委2007年开展的对我市近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信息化调查显示,我市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为59.3%,每100人拥有计算机为3.5台;在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企业中,实施设计信息化的占54.7%,管理信息化的占50.6%,制造过程信息化的占23.7%,电子商务的占13%。近三年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设计效率平均提高了14.82%,新产品贡献率平均提高了12.18%,开发和制造成本平均降低了6.86%,管理效率平均提高了15.38%,管理成本平均节约了9.89%,产品质量平均提高了8.86%,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10.34%,生产能力平均提高

1 / 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