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分组、学生讲述实习收获。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讲义)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一、社会性简介所谓“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即培养儿童适应社会,发展其“社会性”的教育。那么,什么是“社会性”呢?假设提问:很不幸,你乘坐的飞机失事了。不幸中的万幸,你存活了下来。但是,万幸中的不幸,只有你一个人幸存了下来。这时候,你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总之,你是需要看到有别的人。为什么呢?对了,因为这有这样,你才觉得安全。换句话说,只有在和其他同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觉得安全。这,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表现。是的,人惧怕孤独,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会性的场合。但是在人们离不开社会的同时,人们在社会中和人交往时,又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正如一首老歌唱的:“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这分明是一种痛苦。”只要有社会,就会有矛盾,有人际交往的痛苦。说到痛苦,佛教对其阐释得比较透彻:【扩展知识:人生八苦】第一类是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之苦;第二类是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这是主观愿望所不得满足之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与追求,以此为苦,说明人的存在本身为苦。佛教的教义认为,凡是有生命的个人,苦都是在所难免的。这种看法未免有些悲观,让人觉得人生简直就是一片灰暗。2佛告诉我们,因为你是人,所以你就必须在人世间承受痛苦——充满了宿命论的意味。那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作为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呢?(一)社会性的产生提问:作为一个人,需要些什么?原发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引用一:马斯洛的本能五层次理论)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增加了这种需求。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智利被困矿工)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当然,现代科学证明了,很多动物都具有社会性,但是动物的社会性远没有人类的复杂罢了。当人一出生时,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举例“东西方的礼仪”、“中国和韩国的礼仪”“古代和现代的婚姻、恋爱”】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举例,狼孩的故事和离开社会又回到人类社会的小孩)最后,需要强调的,人的需要是痛苦的根源,但是,它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的进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痛,并进步着。3(二)社会性的内容关于社会性的内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在关注,但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这里,我们不去了解和区分这些专业的学术争论。我们只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性。【定义】: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培养社会情感、掌握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变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社会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社会性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作为人生之初的学前儿童期,其社会性内容有哪些呢?本课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选取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共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第二节内容,这里略)二、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在简单了解了社会性是什么之后,回到我们本门课的内容,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需要开设《学前儿童社会学》这门课程,或者说,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处?【提问】同样是智力中等或智商水平较高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谐,懂得乐群合作、礼貌谦让,受人欢迎;可有的人却与他人的关系紧张,攻击性强、孤僻易怒,受人排斥呢?经过比较后得出结论:有的人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有的人不适应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甚至逆反、对立。一言以蔽之,两种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大不一样,即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一样。现实要求我们要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发展好社会性,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不是厚黑学,也不是善于钻营,而是一种素质】试想:你是愿意跟善于协调各种矛盾的聪明人在一起,还是喜欢和一个整天愤世嫉俗、不受人欢迎的人在一起?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现代社会是个崇尚个性解放的社会,特立独行值得鼓励。【辨析:追求个性的社会需要人们发展社会性么?为什么?】特立独行讲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却并不是与人为恶。个性张扬和与人和睦可以兼容。底线是不要伤害他人的利益。4“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排斥”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同样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需的内容。伟人邓小平同志曾告诫那些急功近利的足协官员们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伟人故去了,中国足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从娃娃抓起!社会教育,尤其如此!1.社会性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是说,儿童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安全需要表明儿童间接地需要情感支持及社会交往,襁褓中的婴儿因为感到温暖、安全,进而产生与成人主要是母亲的亲近需要。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儿童一天也离不开与成人、教师、同伴的交往。(“计时隔离”可以作为惩罚的原因)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来说,社会性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引用二:什么是情商)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所学的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却占85%。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成功,婚姻生活也并不一定美满;而情商很高的人则必定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智商高的人一般来说是专家,情商高的人却具备一种综合与平衡的才能。而情商的核心就是与别人进行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举例:刘邦最大的优点是有自知之明,凡事从不独断专行,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虽文不如萧何,谋略不及张良,率军打仗不比韩信,却能指挥这些人心甘情愿为他服务。)因此,好的教育并不单单只是智力的训练。因为相比较而言,社会性水平的高低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生活中获取幸福和成功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家庭关系的成功与幸福。2.社会性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心智的发展5首先,良好的社会性会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因为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他时时刻刻在接收着来源于周围人、事或自身内部的种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理和分析,会对我们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社会性发展得好——和谐相处——开心、愉快——内分泌系统平衡——免疫力强】【社会性发展不良——冲突对抗——生气、烦躁——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发育】有医学研究表明,幼儿心情紧张可导致呕吐、腹泻、发烧等;长期神经紧张还可导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疾病中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痒、慢性肠炎,也都与神经紧张有关。【材料】现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心理问题(抑郁、酗酒、焦虑)其次,社会性还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社会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同伴、师生关系好——获得更多交往发机会——交流多、视野广、能力提高快。原本智力水平中等的孩子,如果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很好——良好社会性中的自制力、适应能力、毅力、真诚等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这虽然不能直接提高智力程度,但是它们能使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他的学业成就完全可以比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因素发展得不好的孩子高许多。同样道理,智力水平很高的孩子,也会因为非智力水平的低下而导致智力水平发展一般甚至很差。3.社会性认知的需要儿童的社会性认知不等同于对一般客体的认知,它是儿童主体观念(是非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观念,或记住现行社会的规则、规范,而是在了解它们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抉择,形成自己的认识。【即创造力、独立性、适应能力等良好的个性。】越早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越有助于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处于领导地位,形成孩子的领导气质,也有利于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培养良好过硬的素质。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以后需要的知识才干。控制自我、倾听他人、与人合作等这些社会性技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必须具备的。6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各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下面,我们尝试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抽取学前阶段儿童社会性构成的最基本因素,即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行为、道德等五个方面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一、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人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才能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等等。从知、情、意这一角度出发,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1、自我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等。首先,幼儿自我评价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还有自己的名字、年龄等;其次,观察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等;最后,涉及自己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途径有三种: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即从与别人比较中对自己做出评价;自我检验,或狭义的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客我能否满足主我的要求,往往与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个体对社会规范、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感受自爱自尊7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等。3、自我控制是指在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的能力。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分为五个阶段:2岁前分别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外部控制阶段(即服从控制者的命令);2岁左右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即利用表征能力,以符号代替物体,在没有外界监控的情况下服从控制者要求、延缓自己要求的行为;4岁以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