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史专题选修课教案张尊健1第五讲古今战例选讲之西方古代战例[活动主题]古今战例选讲之外国古代战例[活动目标]1、通过对外国古代战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外国古代战例的发展特点;2.结合历史、政治、地理学科重点了解外国古代战例战例3、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教案及课件,了解学生的现状,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实施过程]一、西方古代战争中的阵型与队列冷兵器时代欧洲步兵(或以步兵为主体的军队)战术队型:1、古埃及方阵:古埃及军队按使用武器的种类不同将步兵分为长矛队、短剑队、狼牙棍队、投石队、弓箭兵队等组成一个大方阵,战车在前冲锋;两翼是游骑,没有严格的队形。2、亚述方阵:盾牌兵在第一排,弓箭兵在第二排,后面是长矛兵;有时弓箭兵在最后一排,前方的长矛兵便跪下以利其射箭;战车和骑兵均在两翼。3、多里斯步兵方阵:又称希腊步兵方阵,公元前8~6世纪出现,横列,第一线是贵族重装甲步兵以长矛、短剑攻击;后面数排是其奴仆组成的轻装步兵,以标枪、石块进行辅助投掷攻击。4、雅典步兵方阵:前面是一排或数排呈疏散队型的轻装步兵,进行投掷攻击或绕至敌侧翼战斗;两翼由少数轻装骑兵掩护;重装甲步兵居中排成8~16排横队,正面约1000人,以盾牌为掩护、用长矛或短剑攻击;属于典型的整体方阵,没有战术细分。5、斯巴达步兵方阵:因方阵中的士兵都是左手举盾牌,前进时要保护其左侧士兵的右侧,出于本能地保护自己的意念,士兵们都会不自觉地向右运动以寻求盾牌的保护;斯巴达人的方阵右翼通常向右、向前、向左进行运动,攻击敌侧翼无防护的薄弱环节。6、马其顿方阵:由非利浦和亚历山大不断完善,大方阵16384人,纵深1024人;作战时64个小方阵横向排列,每个小方阵正面及纵深均为16人;横队左旋或右旋变为行军纵队。其重型步兵所用长矛极长,后面更多排的矛均能超过前排形成矛墙,进攻极锐利但如被突入阵中即会遭到屠杀;其骑兵进攻队形基本为楔形。7、飞行纵队队形:由亚历山大在高加米拉之战中排出,看着象是一个空心的大方阵,但其在正面、两翼都可以构成正面,防备来自各方的冲击。8、斜切战斗队形:军事史专题选修课教案张尊健2由艾帕米农达发明,整个队型不是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是将主力排成50排长纵队置于左翼进行突击击败了企图左旋的斯巴达军右翼,以一部排成8排方阵防守中央和右翼。19世纪非特列指挥的普军队形与此基本相同,只是其营行军纵队遇敌后左旋或右旋90度角呈横排进行火枪射击而已。9、罗马军团:罗马步兵队形克服了方阵转动不灵活的缺点,出现了纵深预备队,是冷兵器时代欧洲步兵战术的顶峰,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中发展。(1)初期的罗马军团(公元前4~2世纪):每军团30个步兵中队、10个骑兵中队,共4500人。骑兵在两翼,各有5个中队,每中队32人;步兵分为轻装步兵、长矛兵、主力兵、后备兵,后三种为重装甲步兵,共分4线(基本阵型为三线):第一线为散开队型的10个中队轻装步兵,每中队60人,有时候轻装步兵会部署到后备兵一线,与后备兵各中队相隔排列,这样就成了三线;第二线为10个长矛兵中队,每中队120人,正面12人,纵深10人;第三线为10个主力兵中队,每中队120人,正面12人,纵深10人;第四线为10个后备兵中队,每中队60人,正面6人,纵深10人。各中队之间的间隙与中队正面的宽度相等,后面的中队掩护前一线中队的间隙,战斗时后线中队可以适时顶上替换疲惫的前队。(2)中期的罗马军团(公元前1世纪左右):马立乌斯和恺撒相继进行了改革,将30个步兵中队变为10个大队4800人,每大队480人,由3个中队合编而成,每中队160人;整个军团排为3线,第一线4个大队、第二线3个大队、第三线3个大队,废除了轻装步兵,士兵装备全部改为标准的投枪、盾牌、短剑,仍有少量骑兵在保护翼侧。这样,对敌正面减小、队型变换简单了,指挥也相应得力。(3)晚期的罗马军团(公元4世纪左右):韦格蒂乌斯在其《兵法简述》中记叙了罗马军团的这一变化(或许其中也加入了其个人对军制改革的憧憬)。整个军团共6818人,其中步兵6100人,骑兵718人;第一大队1105名步兵、132名骑兵,又称千人大队,是军团主力,其兵员素质极高,军团的鹰旗也在这个大队里;第二~第八大队各有步兵555人、骑兵66人,第九、第十大队各有步兵555人、骑兵62人;除第一大队极精锐外,第三、第八大队(位居中央)和第五、第十大队(位居左翼)由于其所在位置也比较精锐。大队队形:军团队形:10、汉尼拔新月阵:坎尼之战中,汉尼拔在中间配置了较弱的西班牙和高卢军,两翼是较强的本土迦太基步兵方阵,最外两翼是最强的迦太基骑兵;开战后中央的西班牙和高卢军退缩,将罗马步兵方阵吸入,两翼的迦太基步兵方阵前进后内旋侧击,最外两翼的迦太基骑兵击败脆弱的罗马骑兵后从罗马方阵背后回兜。自此西方军界就将合围战术称之为坎尼战术,并一直沿用下来。11、瑞士重装长矛兵方阵:每个方阵大致为2500人,50排*50列或35排*70列,通常有3个方阵呈品字形排列,军事史专题选修课教案张尊健3方阵士兵严格保持阵形;遇到翼侧攻击时停下,士兵们将长矛平放指向不同的方向,故此具备了全方位的防御能力。我没有这个方阵的图,画着也不方便,哪位老兄有的话给支援一下吧!冷兵器时代骑兵战术队形:1、栅栏式队形:5~11世纪时期所用,一名骑士带领自己的几名侍从、奴仆组成一个长矛手组,骑士们呈横队排列,后面是侍从兵(轻装兵)。2、野猪头式队形:11~15世纪拜占庭军队的战斗队形,又称铁猪队形或猪嘴队形。其形为一钝楔子形,骑兵在前、步兵方阵在后、翼侧有骑兵掩护;骑兵分为战斗线、支援线、预备线三线;步兵方阵为16排的纵队,第一排前进时将防盾连锁,后面各排将防盾顶在头上(即效仿罗马人的龟形阵);在重步兵后面是弓弩手,他们的箭是从前列防盾之间发射出来的。一旦对方的阵势被骑兵冲乱,重步兵随即以纵队实施突击,进攻的顺序是先投掷枪矛,再用剑斧展开肉搏,弓弩手在最后射击,骑兵与步兵在突击和投射时都有密切的配合。火器与冷兵器混合使用时的战术队形:1、西班牙阵形:约3000人组成一个战术单位,其中2000人为长矛兵组成一个30排的方阵,另1000人为火枪兵置于长矛方阵两翼;以后又在长矛兵前方配置了炮兵和散兵,两翼加设装备了短枪的骑兵,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不再配图了。2、古斯塔夫瑞典旅战术队形:30年战争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改革了荷兰莫里斯体系,每个连队有72名火枪兵和54名长矛兵,增加了火力配置;将长矛兵方阵置于中央,正面36人、纵深6排,装备短枪和马刀的骑兵置于两翼,炮兵和火枪兵置于两肋,火枪兵正面16人、纵深6排,有时也将火枪兵混编在骑兵中获得保护,由此获得了火力与冲击的完美结合。火器时代的步兵战术队形:1、线式战术队形:1700年左右,配备刺刀的燧发枪大量装备军队,火力的增强使得战斗队形的纵深从六排、四排、三排逐渐减少到二排,步兵队形变成了正面极宽、纵深极浅的线状横队,两翼是骑兵分队,两肋是轻型野战火炮,最外两侧是重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大量火枪的火力,但只能击溃、无法全歼敌人。2、拿破仑纵队战术队形:纵队比横队更容易保持队形和便于指挥、突破敌阵,拿破仑将一条散兵线置于最前方,用以阻滞敌人、掩护主力展开,后面是数线密集的步兵营纵队,最后是预备队;炮兵置于主力的前方和两侧进行炮火准备,骑兵在后翼侧准备支援突击。缺点是这种密集纵队容易遭到敌集火杀伤。3、散兵线战术队形:1859年后装线膛枪装备军队使得步兵火力大大提高,纵队在战斗中接敌前自行散开成为数线的小股散兵群,到达敌火射程后变为散兵线,并伴随己方炮火沿地形地物向敌跃进攻击。前几天我们曾经讨论过清与英法通州之战,我们当时的骑兵群组突击战术比英法军的散兵线战术落后了好几个档次,所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注意,军事史专题选修课教案张尊健4英法军用的不是线式战术队形,那样很容易被我蒙古精骑突破。二、西方古代战争的特点纵观西方古代战争史,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史从伐兵道伐谋,这也可以说是世界战争史的一个普遍规律。在早期的战争中,交战双方是谈不上什么战略战术的,完全是一种力量的撞击。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军队的战略战术、作战指挥越来越丰富,智谋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最终成为战争的中心环节。第二个特点是军事改革对战争的结果起巨大的影响。例如亚述帝国的军事改革,使得亚述一跃成为西亚强国,称雄达百年之久;罗马在与迦太基的战争中改革海军舰只,发挥长处,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个特点是骑兵的作用日益增强,并逐渐占据了战争的主要舞台。由于骑兵较步兵有强大的机动能力和较强的突击能力,它在战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第四个特点是海战的地位比较重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战在西方战争史上的地位始终比较重要,不管是早期的希波战争还是以后的布匿战争、罗马内战甚至十字军战争,海战都对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与此相应的是在战争中十分重视水陆协同作战。三、西方古代战争的选讲:希波战争希波战争,即希腊波斯战争(Greco-PersianWars或PersianWars),是公元前500左右波斯帝国为扩张领土而对希腊发起的侵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军事史专题选修课教案张尊健5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波斯帝国实行不断西进的侵略政策。公元前546年,波斯并吞了吕底亚,接着征服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公元前51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远征多瑙河以北的西徐亚人,虽然失败,却乘机占领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截断希腊与黑海的交通。原为雅典等城邦所掌握的商业,现在转到依附于波斯的腓尼基商人手中。波斯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还妄图征服希腊半岛。在这种形势下,希腊各邦无论为着本身的生存或为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都必须进行一场反对波斯侵略的战争。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城邦掀起了反抗波斯统治的暴动,这个暴动成了希波战争的导火线。当时米利都曾求援于希腊半岛各城邦,但是希腊半岛各城邦多未出兵相助,只有雅典和优卑亚岛上的爱勒多里亚派出了25艘战船助战。大流士集结重兵,镇压了小亚细亚各城邦的反抗,此后波斯便把侵略的矛头直接指向希腊半岛。战争的过程公元前492年,波斯海陆大军进攻希腊。舰队航行至亚陀斯海角时,遇飓风,大部分舰船沉没,2万海军葬身鱼腹。陆军在色雷斯遇到当地人民的抵抗,损失重大,被迫折回。波斯军远征失利后,大流士一面继续备战,一面实行恫吓。他派使者到希腊各邦,要求贡献“土和水”,意即降服于波斯。雅典和斯巴达坚决拒绝,雅典把波斯使者抛进了深渊而斯巴达把使者投入井里,并嘲笑说:“自己去取土和水!”但是,阿尔戈斯、埃吉纳、忒拜等邦却屈从了波斯。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波斯10万军队、600艘战舰在达提斯和阿塔菲尼斯率领下,借口惩处支持小亚细亚希腊人起义的雅典和埃雷特里亚,发动对希腊的第二次进攻。波斯从萨摩斯岛出发横渡爱琴海,经提洛岛直趋优卑亚岛。攻占爱勒多里亚后,在雅典城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动员了所有的公民,征集1万名重装兵,此外只得到彼阿提亚的小城普拉提亚派来的1000名援军,而雅典所面对的却是10万波斯大军,可谓众寡悬殊。在形势十分紧急情况下,雅典采纳了将军米太亚德的建议,全军出动至马拉松。交战之初,米太亚德把军队列成长方阵,以主力集中于两翼,中军兵力较弱。两军接触后,雅典中军受波斯军的压力向后退却,而两翼则以机敏迅速的急进军突破了波斯军的弓箭射击,以长枪的密集方阵击退了波斯军的两翼,致使波斯军阵容大乱,纷纷逃向海上的战舰。雅典军的两翼则转向后方与中军联合,围歼波斯中军,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雅典胜利后,派了一名战士回雅典报捷,他一气跑了四十多公里,抵雅典城后说:“我们胜利了。”话音刚落,便晕倒而死。后世为纪念这一壮烈事件,决定定期举行马拉松赛跑。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海战:马拉松战后,双方都积极准备再战。雅典大力扩充海军,新造200艘三列桨战舰,希腊31个城邦结成反抗波斯侵略的同盟。波斯也从各地强征人力物力,准备再度大举侵入希腊。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国王薛西斯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