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女性访谈节目中的塑造的女性形象学生姓名:刘晋指导老师:贾绘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传媒方式快速发展,把人们带到了高速的信息时代,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之一,他所表现的内容就体现了当下的人们的价值观,和人们对某些文化的看法。作为最普遍的大众传媒的电视当然最可以体现人们的某些文化看法,电视节目所宣传的内容,更是大众的所关注的心理驱势的真实写照。于是,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不仅反应的是文化的印记,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某种文化形象的需求。可见,大众传媒与如今女性形象的塑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如今呈现在大众眼中的女性形象㈠电影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一般是英雄背后的贤妻良母、男性欲望的对象、招徕观众的卖点。现代中国电影一般分为三类,主旋律片、艺术片、娱乐片。在主旋律影片中,女性大部分是在男性英雄的背后,默默地奉献。即使像《红色娘子军》这样以女性为主的影片,男英雄依然是影片中的主宰和中心。三部传记故事片——《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都拍得相当感人,但从女性立场看,这些“好人”的身边凑巧都有一个“好妻子”的故事。流行音乐中女性形象:女人是爱情动物,据研究者统计,90首流行歌曲中75%是爱情歌曲,大部分写女性盼望爱情,孤独地等待,表现出雨后的玫瑰为爱枯萎等意象。受到大家喜爱的著名歌曲《常回家看看》:“生活里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这仍然表达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定位观念。㈡主导报纸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女性是不成比例的少数和“三八风景线”,对女性的地位和社会贡献的报道与女性实际情况不相称,女性被边缘化。新闻人物中女性只占16%,新闻人物有言论者,男性占79%,女性为21%,其中以党政领导身份讲话的占6%,专业人士为21%,以家属身份出现的是98.16%。性别盲点和文化结构把妇女作用边缘化和忽略了。㈢中小学语文课中的女性形象:被历史遗忘或忽视的人。如邓颖超,本人即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但在《周总理的睡衣》(新编小学语文第五册)中,她是配角,是家庭主妇的形象,女性在工作中的作用倒显不重要的了。㈣杂志封面的女性形象:“大美人”世界。美女的标准在改变:年青、漂亮、骨感。做广告的女性80%—90%的人是年轻漂亮的,而且对身材高矮、胖瘦要求得十分苛刻。它暗示受众者只有苗条淑女才是美的,肥胖者是丑的。㈤生活类杂志中的女性形象:男性眼中的性感尤物。女性的价值就在于年轻貌美,身材苗条。还有些文章就公开宣传“女为悦己者容”,美丽就有幸福。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误导了女性的发展,使一些图慕虚荣的妇女误把外在包2装当成提高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盲目追求物质金钱而忽视自己精神的成长和内在品格的发展,实在是一种悲哀。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其一,角色定型据刘伯红、卜卫1996年对“我国电视广告的女性形象”揭示,有性别歧视倾向的广告占33.7%,在有性别歧视倾向的403个广告中,角色定型的就占71.1%。在角色定型的广告中,把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定在家庭内,限定在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上;把女性和男性的关系界定在美丽、温柔、依顺、性感上;把女性的智力限定在追求时尚、爱情和享受上,这些人天生不会逻辑思维,很少在科技事业上动脑子,只会感情用事。实际上宣传的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聪明理智、女愚昧脆弱”的传统性别文化。其二,性符号广告中着意刻画衣着暴露的女性,暴露的部分多是性感部分,或是女性姣好的身材、柔嫩的肌肤,用这些作镜头焦点吸引男性观众或客户。有的还采用各种摄影表现手法,突出女性的乳沟;有的房地产、宾馆、酒楼类的广告中,将特写镜头集中在女性的腹部、臀部,有的镜头缓慢从女性性感部位移过,有的镜头短暂定格,暗示女性是性对象,是商品。女性杂志上的丰胸广告:“女人的自信来自两点”“只有挺起胸,才能抬起头”“做女人挺好”等广告词,无不是以性为卖点,引导妇女的价值取向。《中国日报》记者蔡虹尖锐指出:“中国新闻媒介一直在努力增加对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报道,树立新型的妇女形象。但是,与此同时,广告媒体却在展示着错误、陈旧的妇女形象,唱着不合时宜的老调。”二、虽为女性谈话节目但也未摆脱大众传媒的套路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出现了女性谈话类节目,这个主要是关注女性的节目。《半边天》和《天下女人》是这类节目的代表,前者是主要以呈现普通女性的私人生活为主来叙述,其中的女性的形象主要分为奉献型的、期待拯救型的、女强人型的,并且是通过每类人的感情故事来进行叙述,而后者则主要是请来了明星、白领和一些私人话为主题来叙述,它的女性形象可以划分为四类都市丽人,主要请的是大众所关注的明星和知名人物来组织叙事对话。这两个节目虽都属于谈话类节目,但是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半边天》主要受到国家意识的影响,高度关注和关爱普通女性的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别意识,并且为宣传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坚守着并且在继续努力,但是进行的举步维艰,虽然一直都在努力着但是,其中的人物塑造和叙事话语都无法摆脱潜在的男权意识的束缚,而《天下女人》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使得两性平等的意识逐渐淡化,在性别平等与性别偏见的矛盾观念中斗争,有时候甚至过度倡导传统女性的特质,可是相比之下反而这类节目比较受大众欢迎。总之,从整体上看来,两类节目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各种刻板印象或明或暗的潜伏于其中。由此可知,大众传媒一直都在不经意的传播者有损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三、对此现象的浅析㈠传统文化对女性形象的影响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男性统治的确立以及男权文化的欲念是传统女性形象产生的主要原因。1、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原始社会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位和待遇是相似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化,牲畜成为原始人的主要生活资料,而从事畜牧业、制作工具的大都是身强力壮的男子,他们在发展生产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女子却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和家3务劳动,成为辅助性劳动,妇女从事的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中不再占主要地位,男子所占的地位逐渐超越了女性。实际上,这是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2、男性统治的确立原始人从实践中体会到,为了有利于生产发展,允许猎人把自己长期使用的狩猎工具及饲养的牲畜作为自己的私产,把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由氏族共有,逐渐分配给小家庭使用,天长日久,变为小家庭的财产。家庭私有财产的增加逐步冲击了氏族公有制。原来的氏族首领本是为氏族服务的公仆,后来逐渐成为财富和战俘的最大占有者和管理氏族成员的特权人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从此,原始社会解体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了,人类历史上开始出现了剥削制度。这同时也是男性统治制度的确立,从此,女子就开始沦落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境地。3、男权文化的欲念随着男性统治确立而产生的男权文化,是以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为特征的。这种文化对女性有着一种独特的欲念要求。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审美要求——女性是“花瓶”、是欣赏品。作为强者、尊者的男性所欣赏的对象是与其相反的弱者、卑者的形象,只有如此,似乎才能达到强者心态的和谐。这种审美的总标准是“阳刚阴柔”,即对女子的审美要求为轻声柔气、懦弱纤细、举止舒缓、步履轻盈、胆怯怕羞、温柔驯服。如“缠足”一种变态畸形的“审美”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审美情趣,所以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并“流为种习”的原因了。因为小脚女人的行为举止与传统的审美观有相通之处,缠了脚的妇女,“走起路来,那一种妖娆的模样,甚是好看”。这的确是一种变态和畸形的“审美”感受。其二,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性是奴隶、是工具。在人类社会中,作为奴隶和工具的女性,只能被封闭于家庭内部,几乎与社会隔绝,女性根本无权参与人类公共的管理事业。事实上,无权参与社会的管理,也就无法在社会中掌握自己的命运。萎缩于家庭中的女子,作为人妻,虽有主内之权,而这种权力充其量不过是充任家庭的奴仆,她既要替丈夫孝敬公婆,又要为丈夫养儿育女。其三,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性是私有物、是玩物。私有物的特征之一是归个人所有,他人不得染指。女性作为人妻也就成了归属个体男性的私有物。这种私有物既是私有制的产物,亦是为私有制服务的。私有物的特征之二是凭物主的意愿而取舍。男权统治时代产生的男权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男权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这种赤裸裸的不平等和不合理却被男权文化所包装,使它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存在。自此,男性成为堂而皇之的统治者、高贵者,女性则成为卑微渺小的受虐者和下贱者。女性生来就成了男性的附庸,生命的价值就是为男性服务,所以女性生来就必然充当一种“天然”的人类角色,并按照男性的欲念来塑造自己。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就是这样形成的。㈡社会性别差异1.社会性别差异形成原因:“父权制文化”①。由两个核心制度构成:1、“男权家庭制度:即以父系为中心的家庭权力结构,表现为父亲、儿子在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分配中拥有优先权”②;2、性别分工制度:这种制度将社会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部分,其中公共部分——涉及到对外交往、公共决策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部分,主要由男性来主管,而私人①【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第11页,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第20页,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4领域——主要包含内务管理和执行决策等“小事”部分,则由女性来承担。以性别分工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社会性别意识是造成男女两性社会地位差距的主要根源。性别分工通过家庭和社会双重机制强化了社会对男性的偏好,使男性在就学、就业和公共管理等各个领域比较容易地获取各种稀缺资源。2.社会性别差异的生产和再生产“性别社会化:是个人关于性别角色及其规范的学习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③性别认同(genderidentity)是指由个人认同自己生理上的性别而形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性为。性别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在两性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强化着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婴幼儿时期的性别社会化——模仿;学龄期社会化——强化(教师和教材传递着各种有关社会性别差异的信息,学校成为制度化地生产两性差异的社会化机构。青春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青春期社会化是建立自我认同、确立成年后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性别社会化具有双重性和冲突性。女性首先要习得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目标--成功的社会价值;但同时还必须认同社会评价女性的标准--女性气质。);成年阶段——自我的社会化。现代女性处于双重标准中:一方面男权文化要求女性固守家庭;另一方面女性获得了一定的现代性,走向社会。女性只能面临多重社会角色的重压,不断地在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之间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并艰难地在事业和家务之间寻找平衡点:老年期——边缘化性别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差异被社会强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情形⑴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性别角色行为,是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个体接受社会对不同性别个体的角色要求,并形成一种行为规范。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的不同性别个体的一种学习和培养过程,要通过教育和具体实践才能逐渐达到。对性别角色行为规范的学习,将终身影响个体的活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其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性别角色意识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最早,而且最大。⑵学校教育对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在学校接受教育占据了儿童期、青春期以及青年期的许多时光,在学校的生活所发生的一切对个体以后的人生具有深刻的影响。教师成为家庭之外影响最大的第一个成年人。研究表明,教材中的性别角色明显反映出社会文化对两性作用的定型看法。社会把男女性别的不同作用反映到教材中。第一,在国家课程政策方面,用社会性别视角制定、编写和审查课程标准、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把男女平等原则渗透进中小学各科教学;第二,把性别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整体改革中,将性别平等作为现代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并体现在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