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06年9月20日,在杭州地铁1号线设计动员大会上,地铁公司领导提出了“大气、和谐、精致、可靠”的设计理念。针对“精致”,要求杭州地铁的设计要特别注意细节的设计。在地铁公司组织下,成立了地铁细节设计研究组。目的是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按照“大气、和谐、精致、可靠”的设计要求,通过广泛的调研工作,收集国内已经修建地铁的城市在地铁设计、建设等环节中因细节设计而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功经验,在认真的归纳、分析、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地铁的建设特点和建设需求,形成一套有关细节设计研究成果,用于配合杭州地铁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铁三院/栢诚设计咨询联合体安排相关人员开展了地铁细节设计的初步准备工作。通过整理目前我们设计院及公司内部积累的一些经验及资料,形成《地铁细节设计初步总结》。以做为课题组下一步深入调研和总结的参考。该总结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国内地铁细节设计问题总结第二部分:香港地铁细节设计经验总结第一部分国内地铁细节设计总结序号类别内容1线路在穿越既有公路桥时,应尽量躲避,条件困难时,可采用拆除非机动车道保留机动车道的方案,从而避免地铁施工拆除桥梁对道路交通的影响。2盾构施工的区间隧道,线间距在保证盾构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以缩短区间联络通道的长度,从而降低施工风险节省工程投资。3区间隧道上、下行线昀低点的里程应尽量对应一致,若不能对应时,区间联络通道及泵站位置应采用上、下行线昀低点里程的中间值,以保证联络通道垂直于区间隧道,从而降低施工风险。一线路4与远期规划轨道交通线的换乘节点,考虑到远期规划线路的不稳定性,换乘型式宜设计为“L”型通道换乘或“T”型换乘,不预留节点,以免造成废弃工程。1钢轨材质。正线钢轨与道岔钢轨材质、轨型应一致。2道岔滑床板。采用免涂油自动润滑结构,减少搬动阻力,增设滑床板弹片,使尖轨与滑床台密贴,防止空吊板。3车辆段轨道。尽量铺设钢筋混凝土枕(新Ⅱ型)。4信号接续线的焊接。在钢轨上的信号接续线及钢轨电气连接时跳线,不应采用焊接,应采用轨腰钻孔进行联结。5管线过轨。各种管线过轨时应与相关专业协调,避免道床施工后,再开挖造成道床先天病害。6道床与结构的联结。确保新老混凝土结合,加强整体性。7隧道结构应做好防水,避免引起道床病害。二轨道8道床排水。保证道床排水沟底与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厚度,避免排水沟开裂。1车辆段试车线应根据地形条件、车辆性能、试车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2车辆段平面布置要结合地形条件、工艺要求合理确定,尽量缩短咽喉区的布置。3车辆段轨道除试车线外不推荐一类木枕,应尽量铺设新二型混凝土枕。4关于车辆段的规模:根据杭州市快速轨道交通远景线网规划,和各线设置车辆段所占面积的大小,对各线车辆段的规模应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设计定位。对于位置适当,且允许所占地亩足够大的车辆段,应设置足够多的车辆大修和架修台位,以便承担相邻一条或两条地铁线车辆的大修和架修任务。这样既可提高车辆检修质量和设施利用率,又可相对节约投资。对规模定位较大的车辆段,还应留有足够的发展扩建余地。5关于车辆段内试车线的长度:目前,各车辆段内试车线在长度上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试车线,就是将检修后的车辆通过“调”“试”,将车辆的起动和制动性能调试到昀佳状态,再投入到运用当中。若试车线长度不够,就不能将车辆加速到要求的较高运行速度(80km/h)去调整其制动性能;否则,制动性能不佳的车辆将可能冲出试车线。故试车线应有足够的长度。6建议考虑在适当车站的合适地点设抢修材料用房。7车辆段的信号微机连锁系统,建议以微机操作为主操作系统,模拟屏为辅助操作系统。三车辆段8要重点考虑厂区内的综合管沟和其合理布局。1注重车站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注重对站位、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的布置及立面造型,使车站成为所在地区的标志性建筑。2注重结构的美观,不能仅从功能、受力角度考虑,应该包括美学,尤其是高架桥立柱外观造型。3防水材料品种不要太多,防水性能要进行论证,便于维修管理。重视变形缝的防水节点构造措施。4加强对车站通道工程的明、暗挖方案的对比。5加强对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研究,以提高地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四建筑结构与防排水6车站、车辆段的导向、标识系统要作为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与车站设计同时进行统筹兼顾,而且导向标识、垃圾桶及坐凳的摆放位置要人性化。在土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导向与标识的配电、安装等问题,力争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7车辆段站场标高的确定要慎重,既不能太高,加大工作量;也不能太低,造成积水。同时排水设计中,出水口标高和排水方式及排水坡度一定要合理。保证在台风正面冲击的情况下排水通畅,不中断行车。8车站出入口扶梯处截水断面应满足排水要求,出入口应全部上盖以满足防雨要求。出入口防雨棚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建议不设计成隔栏式(不防雨),侧玻璃墙下部要有一定高度的实体墙封闭,便于防水挡水9地下建筑主体结构应采用全包防水,结构中板(站厅层底板)应采用抗渗砼结构或增加防水层,避免设备房出现渗漏问题;如有重叠隧道上层底板应考虑防水设计。10各建筑屋面应明确防水等级(如OCC大楼)。靠近走道两边的门,门宽大于1100mm时建议设为双开门,少占走道空间。11出入口通道、站厅、环控机房均应考虑加防水层的截、排水沟,或具有抗渗功能的截、排水沟。排水沟便于清理、盖板要美观12设备房、扶梯下集水井检修井盖应统一标准,轻型易提。集水井应设置不锈钢盖板,轻便、耐用。13设计应考虑防止屏蔽门上方渗漏水问题的出现。14结构防水设计应做专题研究讨论。避免工程变形缝、施工缝在夏季多雨季节渗漏;变形缝钢板排水槽翘起、变形缝周边砼拉裂现象;应重视仰拱、底板变形缝和施工缝防水设计与施工,防止道床变形缝、施工缝渗漏水,妥善处理设计与工程接口问题。15通风竖井内侧应设置攀爬设施,方便运营检修。内壁要求光滑,以减少风阻力。16挡墙泻水孔应倾斜向下并用PVC管将排水出墙体,防止沿墙面流下,避免污染墙面,影响美观。17电缆隧道内的排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设排水沟和设有足够多的排水井。四建筑结构与防排水18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地面要考虑防水、防滑、防潮设计。五装修1各站厕所水管头应考虑增设减压阀。2装修设计除车站中间的公共区外其它房间应统一装修标准,备件宜统一,易维修,如地面、墙面、天花、洗手间门、卫生洁具、水龙头等;装饰材料应考虑备品备件问题。3各种门(如卷帘门、不锈钢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的材质、防火填料、型号规格和颜色应分类统一制定标准、安装应由同一个承包商承担,以减少工程接口问题。门锁要系列化、标准化4车站装修吊顶在满足安全美观的前提下,要便于拆卸。5所有设备机房在设计时就应采用防火防盗门和门禁等。6组织开展车站管线布线的标准化、美观化的研究。并结合车站装修综合考虑选择无吊顶方案,降低工程造价。7站厅、站台层结构高度要适当加高,主要考虑在安装阶段,常常会遇到环控风管跟装修吊顶标高之间的矛盾,而导致返工。8在设计联络结束以后,必须稳定设备的外形尺寸,尤其是大型设备,避免对土建基础和设备布置带来麻烦。9车站商铺、广告用电要独立设计安装符合商业计量的表。10设备安装应留足维修空间。11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车站物业开发、向导标识、广告灯箱照明、党政通信、公安通信、公众通信、PIS、门禁、大屏幕、感温光纤等系统。12车站应预留公网电话孔洞,出入口应设置通信管道检修门。公网机房应有空调及消防设施。与常规设备安装13设计院在广告媒体设计前应加强与业主、广告经营单位的沟通;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实际经营需要;实施过程中应加大跟踪落实的力度。1合理组织客流,包括站内进出通道、闸机售票机布置、围栏、导向标识等。六车站及风2土建设计的站台立柱不应作为屏蔽门的组成部分,以确保行车安全。3屏蔽门踏板与站台板间隙应严格控制,避免造成乘客夹伤,鞋子掉入轨行区等隐患,导致中断行车。4车站总体布局,要下功夫逐站研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地铁服务质量、水平。车站设备如:AFC消防箱等均应采用嵌入式,即扩大了公共区的使用面积,又方便管理、维修;充分研究如:AFC系统的闸机、售票机等的布局及与电扶梯、步梯的相对位置、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客流组织、人流方向、商铺、广告等,避免出现不足。5车站控室应搞标准化设计,保证行车指挥(控室大小、布局统一,合理)的同时要考虑人员职业健康(避免车站车控室环控出风口噪音大,出风口正对工作台等)。6由于受市政规划限制,车站采用组合式风亭时,按规范要求其新风口和排风口有一定的高差且方向错开,建议高差和距离要适当加大,保证在消防验收时不存在着倒灌烟现象,不影响排烟效果及平时的站内空气质量。建议在规划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不设或少设组合式风亭。7在城市中心区有条件的车站,要研究集中制冷设计方案,以减少地面建筑面积。8车站都应设哪些管理用房和设备用房9车站管理用房及设备用房如何合理布局10各种用房的使用面积多大为宜11出入口如何大气美观和谐,为确保乘客方便,出入口位置如何设置12车站内外各种乘客导向系统如何设置13地铁车站与贯通的物业开发如何分区管理厅冷却塔出入口布置14车站与铁路及公交衔接接口、管理及存在问题与建议15出入口兼做过街通道时应如何确保市民方便、安全的同时有利于车站的管理六车站及风厅冷16车站内都设有哪些便民设施,各种便民设施应如何协调配置17大型换乘车站内的各种管理用房应如何配置18车站车控室内都设有哪些应急设备和按钮,各种设备如何布置(在安装有主控系统的条件下)19市民对地铁风亭的看法与建议,与周边建筑物衔接好的做法20既有地铁车站的无障碍设计及设施存在问题与建议21车站站厅闸机应如何布置,各种模式闸机(进站、出站、进出站闸机)应如何配置22车站闸机采用何种制式更为实用和便利23单程票采用哪种制式较为合理24乘客对车站通风空调的感受及建议25乘客对站厅、站台照明的建议26乘客对PIDS设备安装位置建议27车站公用卫生间的蹲位数量多少为宜,男女比例多少合适28自动扶梯及电梯的应采用何种制式较为合理29乘客对屏蔽门设备使用的建议却塔出入口布置30高架、地面车站如何处理防雷和积水问题1建议在地面变电所进行列车再生制动储能装置能量吸收的试验。2供电等大型设备的招标时间应尽早开展,以便于土建结构施工预留设备开孔。七供电系统3主变电所110kv进线接线方式建议为内桥接线,进线电缆截面选取只考虑变电负荷及短路容量,不考虑供电局穿越负荷需求。如供电局需要穿越负荷,建议谈判时,将110kv进线电缆产权移交供电局。4主变110KV~35KV的低压配电在采用相同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规格、型号一致。5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纵差动保护装置接口选用的规格、型号应与供电局沟通。6供电各系统的整定值要在各合同中规定提供计算书。7车站牵引混合变电所无法实现无人值守,应考虑分控站配套,有人值守。8上网开关不要设在轨行区,应设在室内。9分段绝缘器不宜采用铆接,应采用整体。10低压电缆从网上方安装,隐患很大。11风管在变压器上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2承力索与接触线的电连接太硬,造成局部刚性磨损较大。13补偿棘轮要改变刚性联接,线磨太厉害。14补偿器空调在隧道设计时应考虑减少与其它电缆干扰。15上网电缆与隔离开关联接方式刚性不够。16电连接线夹过于重。17消防水管及排水管与馈线距离太近。18电缆路线过于混乱。19设计中对设备吊装孔洞,吊装“环、钩”的安装要求要到位。20设计中对接地装置引上线位置的要求要到位。1建议车站设置弱电系统综合设备室,按计算机用房标准设计,设置独立的空调。车站AFC系统网络设备及UPS设备应纳入弱电设备室内。2低压配电系统由各工点院设计,对于大的设计方案总体院应统一标准(如主接线方式、备自投方案等)。八低压配电系统3低压配电箱容量:建设中许多车站出现了供电专业配电箱容量不够的情况,建议设计要考虑更大的容量。4建议低压配电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由于各车站大部分负荷回路均是基本一致的,采用低压配电标准化、模块化尽管增加了设计工作量,但将极大的方便施工、调试和维护。低压配电智能化(马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