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背景下发展国有经济的理论依据§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背景下的国有经济§2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国有经济§3国有经济与国家经济安全§4后发大国背景下的国有经济与国家经济竞争力§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背景下的国有经济一、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与优越性我国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立国之本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一)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反映了我国近现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另一方面,在我国特定国情背景下,社会主义制度一旦建立,又必然会发挥出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优越性。首先,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反帝反封建上的成果,即真正确保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与人民民主之基础不可动摇。其次,新中国建国之初,作为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与技术差距,面临着尽快实现工业化、缩小与先发国家差距的任务。因此与先发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呈现的以自发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自然历史过程不同,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第一推动。而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能卓有成效地保证这一点。第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其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低、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展开的,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避免国内长期两极分化,让全社会多数人能尽早地享受发展成果。第四,中国既是一个是发展中大国,同时还是一个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多民族的大国,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稳定。最后,特别地,随着中国经济将来顺利发展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仍然需要国家计划调节,而且这一要求将更具挑战性,它体现在宏观经济的协调、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社会保障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诸多方面,而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显然更具有优势。二、国有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经济基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六条中给予了清晰说明:“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专门对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说明:“第七条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之所以在公有制经济中乃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性地位,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才能发挥其在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方面的优越性,才能有效引导整个社会经济沿着为社会中最大多数人利益服务的方向发展。首先,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总和。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同样也是适用的。即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之上层建筑部分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与思想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一经济基础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次,就目前我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而言,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如果国有经济得不到健康发展甚至不能保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则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将由于逐步丧失其核心经济基础而渐渐成为空中楼阁,而且也会因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逐渐背离社会主义的宗旨,最终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将趋于瓦解。最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很多方面,都有赖于国有经济去实现。如社会主义制度在宏观调控和计划调节方面的优越性,需要通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才能实现。除此之外,我国作为后发大国,面临着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挑战,同时还需要最终实现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而国有经济正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法宝,§2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国有经济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公共经济职能(一)公共物品的提供(二)经济行为的外部性(三)信息不完全(四)市场不完整(五)市场竞争中的垄断(六)个人偏好的不合理或非理性(七)收入分配(八)宏观经济波动二、政府公共经济职能与国有资产的范围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资产的范围就是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所需要的国有资产。具体而言包括:(一)与公共产品提供相关的国有资产,如政府为提供国防、司法等公共服务所需占有的国有资产,在提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工程与设施时所形成的国有资产。(二)与纠正经济外部性和提供优效品相关的国有资产,如政府在具有正外部性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具有优效品特性的基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所形成的国有资产。(三)政府为弥补市场不完整而在一些私人不愿或私人没有能力进行投资的行业进行投资,如对于一些回收周期长、资金量大的基础设施或基础工业的投资,对一些高风险的高科技行业如航天工程、生物工程等行业中商业化前景不明朗的领域进行的投资,通过这些投资创立一些国有企业,并形成相应的企业国有资产。(四)在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如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政府也可选择由自己来投资经营以避免私人垄断所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率,由此也形成国有企业及相应的企业国有资产。(五)政府为履行弥补前述各类市场缺陷的经济职能以及政府其它职能所需占用的资产,即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能所需占用的资产。§3国有经济与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保持其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或能力。有两方面影响因素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力始终最为重大:一是从国内看,一国能否独立自主地控制本国经济命脉性产业,如粮食、金融、军工、能源、交通、通讯与信息等产业,二是从国际看,一国对于其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国外资源和市场,能否确保其稳定与可及性。案例:简言之,就是2009年7月中国钢铁业协会与力拓进行铁矿石定价谈判的过程中,发现力拓的几名员工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中国钢企定价的一些绝密情报,比如企业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参数和国家政策发展动向等,这些都对定价都有关键影响。保密局的网站刊登了江苏省淮安市国家保密工作局原局长的文章说,力拓间谍活动六年使中国损失了七千亿元,这七千亿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以及辽宁省辛劳一年创造的财政收入的总和。真是令人非常震惊!力拓间谍案相关网址:如果花100万美元贿赂、收买工程人员解决问题,你会花10年和10亿美元自己研究吗?改革开放后,一些化妆成“国际友人”的商业间谍潜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景泰蓝制作、“英雄”与“金星”不锈钢笔套的抛光技术、诸多中药制作、宣纸制作、湖南龙须草席等传统技艺和专利技术纷纷外泄。《财富》统计:美国1000家大公司每年因商业机密被窃取的损失高达450亿美元,每家公司发生2.45次。力拓案的启示一是防范意识差。“长期以来,我们的商业机密和商业安全意识不强。过去很多看家的技术,被外资以合资、考察的方式获取了。有的甚至是我们以所谓对外开放的姿态,敞开给人家的。”北京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研究中心教授苏浩说,“大量商业机密在推杯换盏之间就告诉了别人。”二是法律法规滞后。当前尤其在国际全球化舞台上,夹杂着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更呈现出复杂性。“保密法有很多领域是覆盖不上的。虽然他们给我们造成很大伤害,但我们缺乏相关法律来解决。”江涌说。从美国看,其在保护商业机密方面有内外严格完善的法律保护网。例如,美国为了有效保护商业秘密,在1996年通过了《经济间谍法》。该法律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各种财务、商业、科学、技术、信息、计划、汇编、公司设计、操作步骤、程序等都可以构成商业秘密,并且不论是有形或无形。触犯者可处以15年以下有期徒刑,处50万美元以下的罚款。法人团体违法则可处1000万美元以下罚金。“在使用法律手段保护商业机密方面,我们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负责人何曼青说。三是体制建设不完善。江涌认为,商业机密涉及的行业、领域众多。但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职能部门去监督、管理,肩负起防护商业机密的责任。这是导致商业机密泄密案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监管机构为切实把国家经济安全落到实处,使国家经济安全法不致成为一纸空文,应成立国家经济安全检查局。主要职责是: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战略思考和长远布局;检查有关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对外资、外国商品的进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问题及时解决;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金融、物流、军工、能源、电信等产业的外资投资和并购项目有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坚决制止和加以限制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有力限制外资进入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包括重要的矿产资源行业。为发挥国家经济安全检查局的权威,该局应直属国务院领导。一、后发大国背景下私营经济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上所存在的局限只要世界仍然分立为各主权独立国家,国家之间相互冲突和封锁的可能性就永远会存在,因此如何提高国家经济安全使其保持在令人满意的水平就成为一国政府发展本国经济时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这是和一国内部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背景与目标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关于“后发大国”的界定;后发大国具有如下特征:1、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规模较大,市场(或潜在市场)广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较严重。2、经济发展上属于后发国家,已经进入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但尚未最终完成,外贸依存度较高。3、通常总有一些具有一定成熟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其产业转移和对外投资的基础之一。4、国际收支状况较好,有较充裕的外汇储备。与此同时,国内难于实现资金——资本的有效转化,形成潜在的资金输出压力5、总体上,后发大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低端,核心资产缺乏,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国际竞争力不足。6、市场经济发展相对不成熟,属于政府主导或政府干预较严重的市场经济。上述共同特征的总结不是十分严格的。不过,当今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些国家,金砖四国或抑或G-20中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符合上述大部分特征。一国为提高国家经济安全而可用的国家干预手段大致有:1、通过外交战略的审慎选择和具体实施,以争取相对安全和有更大回旋空间的国际政经环境;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以利用外国资源和技术以提高本国经济安全。2、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扶持和保护本国私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3、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创建国有企业并扶持其发展壮大。上述三种手段是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其中对后发大国而言,发展国有经济手段能更有效体现国家意志,因而更为重要。因为就本国私营企业而言,由于其资本、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的相对落后地位,一方面在通过市场竞争方式争夺国民经济命脉性产业控制权上本国私营企业相对于外资企业处于相对竞争劣势,另一方面受其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本国私营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朝自身具有短期比较优势的方向去发展,而不一定必须朝以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性产业为目标的方向发展,因而国家对其的扶持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既带来机会也带来挑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并非把世界所有国家领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恰恰相反,它不能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两极分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国力的国家进行市场竞争,加剧了两极分化不同国力之间的竞争是不平等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它们凭借各自的经济、科技等诸多优势,积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扩大经济势力范围,谋取最大经济利益。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