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高新北路道路工程k0+249-k0+385段左侧桩基托梁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编制时间:2012年7月日编制单位: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审核人:审批人: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1三、道路工程施工工艺...............................................................................................3(一)测量放样........................................................................................................4(二)浆砌块石挡土墙施工....................................................................................4四、地面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措施...............................................................................5五、组织和质量保证应急等有关措施.......................................................................6六、质量保证措施.......................................................................................................8七、安全环保措施.......................................................................................................9八、附表附图.............................................................................................................10贵阳市乌当区高新北路道路工程k0+249-k0+385段左侧桩基托梁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贵阳市乌当区高新北路道路工程(一期)K0+249-K0+385段左侧桩基托梁挡土墙工程,位于贵阳市乌当区高新北路,起于高新路东桥旁,止于云井庄村老贵开路,全长3327.25m,宽度为30m、20m两种,为新建道路。本段起点桩号为K0+249,终点桩号为K0+385,全长136m。挡墙墙身采用M7.5砂浆砌片石。二、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三、材料及构造要求1、挡墙墙身采用M7.5砂浆砌片石,石料强度不低于MU30;2、挡墙露出地面线部分浆砌片石墙身均采用M7.5砂浆砌片石镶面,M10砂浆勾缝。3、挡墙应分段砌筑,分段长度为8m,两段间设置伸缩缝,缝宽2-3cm,缝内用沥青麻絮内、外、顶三边填塞15cm。4、挡墙泄水孔为10×10cm的方孔,上、下排泄水孔交错布置,相距2-3m设置一孔,最低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应高出地面或排水沟顶面0.3m。在泄水孔进水口出=处设置粗粒料(大粒径碎石或卵石)以利于排水。衡重台处应增设一排泄水孔。在每排泄水孔底部及基坑背面铺设一层粘土隔离层,以防止基底受水侵蚀。墙背隔离层以上直至路槽底部应回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如砂卵石等),最底部的隔离层以下及墙趾处基坑应回填夯实粘土。5、挡墙背后填料要求以透水性好粗颗粒土为主。并分层辗压夯实,确保其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6、桩基和托梁布置及技术详见附图。四、挡土墙工程施工工艺(一)测量放样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和业主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形成的控制网,引至施工区域,设置符合要求的临时控制点,并设置若干辅助点,便于施工阶段的放线、定位。对所有施工测量都做到有放必复,复核内业计算,定期复测测量标志。由于埋设的是临时导线点,所以要进行定期复测,并对放设的道路中心线进行实地核对。平曲线地段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放设曲线。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边线桩和雨水进水口位置及交叉路口的转拆曲线。根据设计图纸放出道路中心桩,桩距为2米,曲线段为10米,地形变化处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加密。对水准点进行使用时,必须有另一点作为校核,当发现两点高差与理论高差之差超过2MM,必须对整个水准网进行复测后方可使用。对设置的临时导线点、水准点,放样设置完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证认可后方可使用。在各工序施工中,设置的水准高程、纵轴线位置、平面定位,也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证后,方可使用。(二)浆砌块石挡土墙施工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不小于0.5m,挡土墙高小于3.0m时,挡土墙基底夯填厚0.1m碎石垫层,并浇长方形断面的C15砼基础:墙高等大于3.0m时,挡土墙基底夯填厚0.1m碎垫层后,浇筑锲形块断面的C15砼基础,并在基础前趾部分设钢筋网片加强处理。挡土墙在地面以上0.3m每隔2~3m设置泄水孔,孔径5~6cm。墙背设土工布反滤层(400g/㎡),以防泄水孔堵塞及路基填土外漏、流失。1、块石材料要求中部厚度不小于20~30㎝,宽度约为厚度的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倍,其标号不小于30MPa,用作镶面的块石,形状大致方正,选择或加以修整使表面平整。2、M10砂浆一律采用拌和机拌和,所用的水泥黄砂符合规范要求,其配合比由试验确定并报批同意后使用。3、石块要求错缝砌筑、塞缝饱满,砌缝宽度不超过3㎝。同时在墙身砌筑时,在靠外露面预留约2㎝深度备作勾凸缝用,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4、挡土墙因分段砌筑,一般每隔10~15m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宽度2㎝采用二层油毛毡三层热沥青胶合,两缝间墙身胸坡必须相同。如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将原砌筑面予以清扫和润湿。5、墙后填料及时填筑,将砌档土墙在砌体砂浆达到80%以上时,采用透水性的材料回填夯实,注意泄水孔处的反滤层施工,一切工艺并符合有关规定。6、挡墙压顶按设计要求立模浇筑C20砼压顶,挡墙外裸部分M10水泥砂浆勾缝,工艺略。7、质量控制:(1)外观鉴定墙直、弯顺、砌筑面平整美观砌体不得有空洞应坚实牢固、缝隙砂浆饱满,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沉降缝整齐、竖直、上下贯通。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不超过该面面积的0.5%,深度不超过10㎜。(2)浆砌块石实测项目按规范要求进行。四、地面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一)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交桩点、水准点,用经纬仪测出道路中心线,根据中心线量出侧石边线,并放一定的宽度,在路床上每隔一定间距钉一根小竹插扦,在用水准仪根据高程在小竹杆上控制道路标高,以此类推,一直到路面施工完成为止。(二)路基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畅通,塘渣垫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时,均要控制标高,根据松铺系数数经验值,预留好抛高值,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拌和,掌握好松铺系数和最佳含水率(按现场试验段结果确定),检查井和雨水口周围压路机难以碾压到的部位同步采用小型机具或人力夯夯实。(三)三渣基层施工时,采用摊铺机摊铺,并形成路拱,且采用略高的松铺系数,确保“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施工方法要求。在压实时采用二台压路机前后紧跟,反复碾压数遍,半幅压实,保持横坡,直到表面无明显轮迹;待碾压后采用纵坡用冷拔钢丝由牵引机二端固定,每隔5米作好标高准点,采用6米长铝合金路拱尺进行整平,根据路面坡势,将路拱尺固定(可用螺母伸缩来控制坡度),而延标高标准点向前推进,将高出标准的三渣混和料,用薄铲仔细铲平,这样的三渣基层面的高差就小。(四)沥青摊铺前应对三渣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局部不平之处应用沥青混合料整平,同时摊铺前检查井盖高程是否正确。沥青混合料运到工地,要专人测试温度,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要加盖蓬布,以保证混合料表面温度,严格控制各使用阶段的混合料温度(详见施工方法),严禁使用废弃料。沥青砼摊铺时纵向每条摊铺带在接茬处重叠10CM,派专人加以整平,使接茬处保持一致;如相邻的两条摊铺带相隔时间过长,纵向接茬处洒布适量的粘层油,以防接茬处脱剥和开裂,沥青砼路面碾压过程中需改变行驶方向应放慢速度,但不能停止,不能任意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急刹车。五、组织和质量保证应急等有关措施根据目前资料提供,主要有主线桥中心线南侧有2根Φ2200压力污水管,已做好详细保护措施,并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配合指挥部联系有关部门,做好原有管线的保护工作。施工前,请求业主组织各管线产权单位进行现场交底,并进行施工现场踏勘并收集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及施工资料,查清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埋深及走向,在现场做好标记,同时在施工图上标出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报有关单位批准后实施。项目部下设两名管线保护员,每个工区设专职管线联络员,自上而下贯彻管线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施工中发现不明种类的地下管线,应及时和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单位联系,以便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在未查实前,决不可盲目开挖施工。(一)组织管理措施1、施工前,应详细阅读、熟悉地下管线图纸等资料,并把道路施工过程中保护地下管线措施方案作为一项内容写入。2、建立项目部专职道路施工管理网络,并有管线保护员组成,把施工质量控制点保护措施、加固方案落到实处。3、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业主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未有结论前,不得擅自处理。4、在挡墙沟槽开挖前必须挖好样洞,尤其在路中和居民进出口的通道处样洞应加密,摸清周围管线实际走向、埋深、管名等分布情况。对于地下管线情况不明的地段,应当采取人工进行沟槽开挖严禁机械盲目开挖施工。5管线挖出后,经准确测量平立面位置记录备案外,并做好保护桩标记,再及时回填基坑,防止外物击碰管线,重要管线必须派人监护、跟踪观测。(二)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保证1、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技术操作规范、施工质量标准,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在施工中每个施工人员认真、严格地执行。2、每周一次组织施工技术人员技术会,研究在施工中碰到的难点工艺,群策群力攻克疑难施工点;同时互相学习他人的精艺技术,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3、成立QC技术攻关小组,由各个层次人员参加,针对施工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工序重点解决,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良工程。(三)技术交底制度1、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作业前用书面形成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质量、规范、验收标准、安全等,使每个施工人员都明确生产任务和质量目标。2、特殊工艺技术难点,除书面技术交底外,召开专题研讨会,统一认识,落实技术操作目标并作出书面文件落实到施工人员,对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起推动作用。(四)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1、工地负责人应该临危不惧,一方面向有关管线单位反映,要求组织抢险,另一方面立即报建设单位及自已上级主管部门领导。2、保护事故现场,把事故地点用护拦或红白带围起来,组织临时纠察队,维护好现场交通和附近居民、厂家等安全,防止伤害行人和事故扩大。3、施工单位领导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主动配合公用管线单位全力以赴,投入抢险任务,现场办公尽量缩短时间,